养心殿内,雍正正和自己的兄弟和儿子凑在一起处理着年家的后续事宜。
年羹尧一死年家树倒胡孙散,那些从前不管是和年家有旧怨,还是傍着年家的大树往上攀爬的臣子。
一个个瞬间变成了忠君爱国的好臣子,揣测着皇上的心意开始揭发年羹尧的罪行。
群臣无论是为了自保还是为了表忠心,搜罗的年羹尧的罪行高达九十二宗其中大逆罪5宗,欺罔罪9宗,僭越罪16宗,狂悖罪13宗,专擅罪6宗,贪黩罪18宗,侵蚀罪15宗,忌刻罪6宗,残忍罪4宗。
恨不得把年羹尧从地府拉出来再好好的痛骂一顿。
其中有些罪名虽然说的稍微有些过火,但大部分的罪名在年羹尧身上都是完全成立的。
年羹尧确实有本事,但他去了军队后忘却了该如何做一个好臣子。
他的狂傲不仅仅对着敌人要命的是他的狂傲见了皇帝也丝毫不收敛。
将皇宫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把皇帝当成了自己的亲妹夫。
能让雍正这个皇帝都用得上忍耐二字的臣子唯有年羹尧一个,而让皇帝记在心里,又多加容忍的臣子往往都活不了太久。
有这些罪名的加持年羹尧别说是死后哀荣了,雍正直接下令剥夺了年羹尧生前所有的荣耀。
他的妻子儿女都因他而获罪,除了年未满十五岁的男丁以外年羹尧那一支全部处死。
年羹尧的妻子儿女尽数充进教坊司,年羹尧这一脉所犯下的罪行遇赦不赦。
至于年羹尧的亲兄长年希尧那一脉,在年家人人心慌慌的时候皇上却突然开恩。
年希尧一脉不必跟着年羹尧一脉一同处死,只是罢官。
甚至年家已经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夫人和老太太,他们二人也只是被剥夺了当初退休时康熙给的虚职和诰命。
可以由自己的长子奉养,不用担心临了了的还要因为二儿子的事情被摘了脑袋。
雍正此举对于年家人来说已经是君恩浩荡。
至于前朝那些疯狂搜罗着年羹尧罪证的那些人,这个时候倒是没有任何人跑出来说皇上心慈手软了。
虽然他们自认不会和年羹尧一样胆大妄为,但谁知道他们的子孙后代会不会犯到皇上的头上?
如今皇上连年羹尧这样的人都能多加宽恕,对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来说也是一项保障。
雍正倒也想过将整个年家连根拔起,将年羹尧的九族全部来一个消消乐。
雍正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他的所有兄弟就像变了个人一样,没人反对甚至有人已经在背后开始给雍正出谋划策了。
他们已经开始搜罗年羹尧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就连年家已经出嫁的女儿也不想留下。
清朝所谓的九族正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的亲属体系。
把这九族全都诛灭那年羹尧这一脉就真的没有翻身之法了,毕竟早就在地底下团聚了。
就在雍正已经准备下发圣旨之前,弘历这个做太子的倒是劝阻了几句。
嘴上说的是担忧自己的皇阿玛会因此背上个暴虐的名声,别看电视剧和小说里的皇帝整日就喊着要诛人的九族。
可实际上在整个华夏的历史上诛九族的次数都是数的过来的,历史上明确记载的“诛九族”案例经考证几千年来可以确认的也仅有两例罢了。
第一是隋朝杨玄感案。
杨玄感身为众臣之子,居然趁隋炀帝远征高句丽时起兵谋反,兵败后自尽。
隋炀帝为震慑叛乱,对其尸首处以分尸、曝晒、焚烧等极刑,并下令“诛九族”。
可实际上根据史书记载,也不过只是诛杀了他的亲近直系罢了。
至于第二就是明朝方孝孺案。
这个甚至是在后世流传纷纷的诛十族。
这两个一个是因为起兵谋逆,另一个则是因为拒绝为皇上书写继位诏书甚至辱骂皇上乱臣贼子。
年羹尧罪责虽然深重但还没有到诛九族的程度,雍正若是真的下旨诛了年羹尧的九族。
那就是原本的有理也要变成无理了,搞不好在背后还要被扣上个嗜杀暴虐的帽子。
在弘历眼里为了一个年羹尧让自己的阿玛受这样的委屈不值得。
杀了年羹尧那一脉也就罢了,年希尧虽然是长子,但因其文弱官位也没有自己的二弟来的高。
原本整个年家都是年羹尧一手遮天的。
但有一个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点就是年羹尧其实是庶子,他与大哥年希尧的关系恐怕没有他们传出来的那样亲近。
一个文弱的嫡长子和一个战功赫赫猖獗至极的庶子,他们二人的关系怎么可能那么好呢?
更要命的是年世兰和年羹尧才是一母同胞,只是娘家没有女儿年世兰便充作嫡女一直养在年夫人的膝下。
这些事情皇家没有不知道的,毕竟当初先帝想给雍亲王娶的侧福晋是年家的女儿。
并不是硬要年家的嫡长女。
康熙一朝虽然也有嫡庶之分,但庶女的待遇也比嫡女差不了太多。
毕竟康熙皇帝的第二位皇后就是庶女,就像当时康熙皇帝要娶的是遏必隆孙女而不是嫡孙女一样。
年世兰以庶女的身份充做嫡女,嫁入雍亲王府的事情上位者并不在意。
但年羹尧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他能以一个庶子的身份踩在自己嫡亲兄长的头上。
他的那位原本应该是家族顶梁柱的嫡亲兄长怎么会没有意见?
不过是因为从前的年羹尧的确战功赫赫声名远扬,年希尧才隐而不发罢。
如今雍正饶恕了年希尧一脉,就是保全了年家的嫡支主脉。
年希尧也只会对雍正更为忠心绝对不会想着替自己那个庶出的弟弟报仇雪恨。
.....
明天请假一天,又是番茄1月1度的休息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