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港后方的秘密审讯室内,灯光惨白,空气凝滞。5名“幽灵船”核心骨干被分别关押在独立审讯室,身上的武器与通讯设备已被全部收缴,唯有眼底的凶光与顽固的沉默,彰显着他们的极端立场。
“重点突破代号‘海蛇’的头目,他是货轮行动的直接指挥,必然掌握核心情报!”赵峰指着战术平板上的资料——“海蛇”本名卡里姆,曾是某战乱地区武装分子的爆破专家,涉嫌参与多起跨国海上恐怖袭击,是国际通缉的高危分子。
审讯室中,“海蛇”被固定在特制座椅上,嘴角挂着嘲讽:“你们永远别想知道任何事,为了‘海洋圣战’,我可以献出一切!”
负责审讯的队员并未急于逼问,而是将一叠照片摆在他面前:“这是你在老家的妻子与女儿,她们现在居住的难民营,正是我们国家援助建设的。你所谓的‘圣战’,不过是让更多家庭像你一样流离失所。”
“海蛇”的眼神闪过一丝波动,却依旧嘴硬:“少用亲情动摇我,信仰高于一切!”
此时,辰辰与老周在监控室同步观察着他的微表情——瞳孔收缩、指尖颤抖、喉结滚动,这些细节都表明他的心理防线正在松动。“他对家人的牵挂是突破口,”辰辰通过内部通讯器建议,“再抛出‘幽灵船’背后组织的黑料,让他意识到自己只是棋子。”
审讯队员立即调整策略,拿出一份加密通讯记录:“我们已经破解了你的卫星电话数据,发现你所谓的‘组织’,不过是在利用你运输违禁品牟利。你被捕后,他们早已抛弃了你,甚至计划炸毁难民营,斩草除根!”
“不可能!”“海蛇”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审讯队员趁热打铁,播放了一段截获的通话录音——组织头目冷漠地表示“卡里姆已失去利用价值,必要时可清除其家属”。
“海蛇”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双手抱头,发出痛苦的嘶吼。良久,他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我说……我全说!”
根据“海蛇”的供述,“幽灵船”隶属于一个代号“深渊之网”的跨国海上恐怖组织。该组织以非洲某岛国为据点,勾结海盗与跨国犯罪集团,长期从事武器走私、毒品贩运、恐怖袭击等活动,核心成员多为各国通缉的极端分子。此次运输放射性违禁品,是为了与东南亚某分裂势力交易,换取资金与武器,计划在我国沿海制造连环恐怖袭击,破坏海上贸易通道。
更令人震惊的是,“深渊之网”在全球多个港口安插了潜伏人员,构建了严密的情报网络,甚至渗透进部分商船公司,能够精准规避各国海关与海军的巡查。其头目代号“深渊领主”,身份神秘,从未露面,仅通过加密通讯指挥行动。
“立即整理情报,上报国家反恐中心!”赵峰下令,“同时联系国际刑警组织与相关国家反恐部队,共享‘深渊之网’的线索,启动跨国联合打击预案!”
技术组迅速对“海蛇”提供的情报进行核实——通过他供述的潜伏人员名单,锁定了3名隐藏在我国沿海港口的嫌疑人;根据其描述的“深渊之网”据点特征,结合卫星图像,确定了该组织在非洲岛国的核心基地位置;从其记忆中提取的加密通讯频率,为破解该组织的联络密码提供了关键线索。
与此同时,其他4名核心骨干在证据与心理攻势下,也陆续交代了更多细节:“深渊之网”计划在三个月内,利用改装的渔船与货轮,在印度洋、太平洋多条国际航线发起协同袭击,目标包括油轮、集装箱船与沿海城市港口设施。
“必须提前动手,摧毁‘深渊之网’的核心基地,斩断他们的魔爪!”赵峰在战术会议上语气坚定,“此次行动将是跨国、跨兵种的联合作战,我们小队将作为先遣突击队,潜入基地执行精准打击任务!”
队员们眼神锐利,齐声领命。辰辰摩挲着狙击步枪的枪托,心中明白,这场战斗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艰难——陌生的海外战场、复杂的海域环境、狡猾的敌人,每一项都充满未知与危险。但他更清楚,守护国家的海上安全,打击跨国恐怖主义,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训练场上,队员们开始针对性强化训练:海上渗透、热带丛林作战、敌后侦察、新型武器运用……每一项训练都以“深渊之网”的基地环境为背景,力求做到万无一失。辰辰与老周重点练习了远距离海上狙击、丛林隐蔽观测等技能,确保在复杂环境下依旧能精准锁定目标。
一周后,国家反恐中心传来指令:跨国联合打击行动正式启动,代号“猎网”。中方特战小队将与多国反恐部队协同,搭乘军用运输机秘密前往非洲某国,再换乘潜艇渗透至“深渊之网”的基地附近,发起突袭。
出发前夜,辰辰站在营区的海边,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激战。他握紧手中的狙击步枪,心中默念:无论前路多么艰险,都要将“深渊之网”彻底摧毁,守护祖国的海疆与国际航线的安宁。
次日清晨,特战小队身着新型迷彩服,携带全套装备,登上了前往海外的军用运输机。飞机起飞的刹那,辰辰知道,一场跨越重洋的追猎,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