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溶洞的坍塌,如同一声闷雷,惊动了半个京城。虽地处西城边缘,但那冲天的烟尘和隐隐传来的震动,依旧让无数人从睡梦中惊醒,议论纷纷。
翌日清晨,皇宫,乾元殿。
小皇帝周睿高坐龙椅,尚显稚嫩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垂帘之后,太后的身影影影绰绰。而林惊澜,作为摄政王,设座于御阶之下,百官之前。
今日的朝会,气氛格外凝重。地下爆炸事件,显然已传遍朝野。
“陛下,太后,摄政王!”一名御史率先出班,手持玉笏,声音激昂,“昨夜西城瀚海商会之地,突发地陷,烟尘蔽空,巨响如雷,致使周边民宅震动,百姓惊惶!臣听闻,此事与……与某些夜间行动有关!敢问摄政王,究竟发生何事?为何会引发如此巨变?是否应给朝廷,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他虽未直言指责林惊澜,但话里话外,已将矛头隐隐指向。
紧接着,又有几位言官出列附议,言辞或激烈或含蓄,核心意思无非是:摄政王行事是否过于酷烈?是否因此引发了不测之祸?是否应约束权柄,以安民心?
林惊澜端坐不动,面色平静。他早已预料到会有此一问。朝中派系林立,此前肃清成国公一党,提拔寒门,触动了不少旧有勋贵和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如今抓住机会,自然要跳出来聒噪一番。
首辅李光弼眉头微皱,出班缓颊道:“陛下,老臣以为,西城地动,事出必有因。摄政王殿下为国操劳,夙夜在公,昨夜行动,想必是为查处奸佞,安定社稷。具体情况,还需详查,不宜过早定论。”
“李阁老此言差矣!”另一位勋贵出身的官员反驳道,“查处奸佞自无不可,但闹出如此大动静,惊扰京师,岂是贤臣所为?若因此引发民乱,又该当如何?”
朝堂之上,顿时争论不休。支持林惊澜的寒门新贵与部分务实派,与那些心怀不满的旧勋贵、清流言官形成了短暂的僵持。
龙椅上的小皇帝有些无措地看向垂帘后,又偷偷瞄向面无表情的林惊澜。
终于,林惊澜缓缓起身。他并未看那些争论的官员,而是面向御座,微微躬身,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陛下,太后。昨夜之事,臣,正欲禀报。”
整个乾元殿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经查,西域瀚海商会,实为邪教‘圣火教’潜伏于我大周京城之重要巢穴!”林惊澜语出惊人,“该邪教勾结内宦,图谋不轨,不仅以邪术蛊惑人心,更于其地下秘窟之中,建造‘幽冥血池’,行邪恶祭祀,意图接引域外魔物,祸乱天下,动摇国本!”
他目光扫过刚才发声质疑的几名官员,眼神锐利如刀:“臣昨夜率麾下义士,捣毁邪窟,破其妖法,格杀顽抗之邪徒数十人!激战之中,邪徒头目幽冥老人,穷途末路,引爆预设机关,方致地陷。此一战,乃是为护卫社稷,涤荡妖氛!何错之有?”
他顿了顿,声音更冷:“至于惊扰百姓……若因铲除国之蠹虫、抵御邪魔外道而略有惊扰,便可归咎于行事者,那莫非我等便要坐视邪教坐大,任凭魔物降临,荼毒苍生,方能称得上‘仁政’、‘贤臣’吗?届时,惊扰的便不是些许烟尘,而是家国沦丧,尸横遍野!”
一番话,掷地有声,有理有据,更将事件性质拔高到护卫国本、对抗邪魔的高度,瞬间占据了道德与法理的制高点。
那些原本还想借题发挥的官员,顿时哑口无言。指责摄政王剿灭邪教、保卫京城?这顶大帽子他们可戴不起!
太后在垂帘后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不容置疑:“摄政王为国除害,功在社稷。些许动荡,乃不得已而为之。众卿不必再议此事。当务之急,是安抚受惊百姓,严查圣火教余孽,防其死灰复燃。”
“太后圣明!”林惊澜躬身。李光弼等支持者也纷纷附和。
一场朝堂风波,被林惊澜以强硬姿态和绝对理由强行压下。但这背后的暗涌,却并未平息。那些失势的旧勋贵,以及对林惊澜权势日益膨胀感到不安的势力,只是暂时蛰伏,等待下一个机会。
退朝后,林惊澜回到摄政王府书房。
柳如烟已在等候,禀报道:“王爷,听风阁初步排查了昨夜坍塌现场,未发现幽冥老人和陈贵妃的尸体。他们在废墟中发现了一条被炸毁大半的隐秘通道,通向城外方向,痕迹显示有人通过。”
“果然跑了。”林惊澜并无意外,“能确定是他们吗?”
“通道内残留有微弱的火遁术波动和一丝陈贵妃特有的香粉气,基本可以确定。”
“继续追查,重点是城外,尤其是可能藏身疗伤的地方。幽冥老人受伤不轻,陈贵妃被那鬼东西寄宿,状态更差,他们需要时间和安全的地方。”
“是。”
柳如烟离去后,林惊澜揉了揉眉心。朝堂的暗箭,逃脱的强敌,寄宿的邪火……内忧外患,纷至沓来。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根据各地听风阁传来的消息,南方数省因夏季洪涝,灾情严重,已有小股流民聚集,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北疆瓦剌部落虽暂退,但探子回报,他们正在整合内部,厉兵秣马。东海之外,二皇子周王的使者,似乎也与某些倭寇、海盗勾连渐深……
“王爷,可是在为朝堂之事烦心?”苏婉清端着一碗参茶走了进来。她已正式接掌漕帮,换上了一身更显干练的锦袍,英气中多了几分沉稳。
林惊澜接过茶,摇了摇头:“跳梁小丑,不足挂齿。倒是你,漕帮内部可还安稳?”
“托王爷洪福,借着肃清内奸的势头,已初步稳住局面。各地分舵均已接到严令,全力保障漕运畅通,并协助官府稽查可疑人物。”苏婉清汇报完,看着林惊澜眉宇间的倦色,轻声道,“王爷,江山太重,您……也要多保重身体。”
看着她眼中真切的关怀,林惊澜心中一暖,拍了拍她的手:“放心,本王心中有数。”
送走苏婉清,林惊澜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京城之外,是暗流汹涌的天下。他知道,自己不能停下脚步。朝堂的争斗,只是餐前小点,真正的盛宴,还在那广袤的山河之间。
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更稳固的根基,以及……更多能助他平定天下的臂助。陈贵妃和幽冥老人逃脱,虽留后患,但也将“玄狐”与圣火教的注意力暂时引开,给了他一段宝贵的发展时间。
“传令下去,”林惊澜对阴影处吩咐道,“让萧玉若加快商路扩张,尤其是通往西南和西北的商道。令慕容婉加紧操练‘惊澜军’,淘汰老弱,补充精锐。告诉沈墨瞳,江南的试验田,可以扩大规模了……”
一道道命令悄然发出,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开始向着动荡的帝国四方蔓延。潜龙已跃出深渊,下一步,便是趁着这王朝倾颓、枭雄并起的大势,龙腾九霄,搅动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