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风波暂告一段落,林惊澜的目光已越过巍峨的宫墙,投向那片广袤而动荡的山河。听风阁如同无形的神经网络,将帝国各地的讯息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摄政王府的书房中。
“王爷,江南急报!”一名听风阁骨干快步走入,呈上一封插着红色羽毛的信件,代表最高紧急军情。
林惊澜展开信报,快速浏览,眉头渐渐锁紧。信报来自江南行省总督府,但内容却令人心惊:
“今夏暴雨连绵,太湖、鄱阳湖流域多处决堤,淹没良田万顷,灾民数十万流离失所。地方官府赈济不力,甚至多有克扣,民怨沸腾。半月前,一股自称‘赤眉军’的流民队伍于赣南山区起事,攻城掠寨,打出‘均田地,免赋税’旗号,旬日之间,裹挟灾民,已聚众数万!其首领身份神秘,用兵诡谲,连破三县,江南震动!地方卫所兵备松弛,屡战屡败,恐成燎原之势!”
赤眉军!数万之众!
林惊澜指尖敲击着桌面。南方,果然还是出乱子了。天灾与人祸交织,便是滋生叛乱的温床。这“赤眉军”能如此快速崛起,其首领绝非寻常流民。
“可有这‘赤眉军’首领更详细的情报?”林惊澜沉声问道。
“回王爷,听风阁在江南的兄弟正在全力打探。目前只知匪首自称‘赤眉天王’,真名不详,据说骁勇善战,且身边似乎有能人异士相助。另……另有未经证实的传言,说叛军之中,有一女子,地位超然,被尊为‘白莲圣女’,擅长蛊惑人心,许多灾民视其为救苦救难的活菩萨,纷纷投效。”
女子?白莲圣女?林惊澜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白莲教,这可是前朝便流传下来的秘密教派,屡屡被朝廷镇压,却又总能在民间死灰复燃,最擅利用天灾人祸聚拢信众。若这“赤眉军”与白莲教勾连,其危害性将远超普通流寇。
“王爷,南方乃财赋重地,绝不容有失!”闻讯赶来的萧玉若面带忧色,“我们的商路多在江南,若叛乱持续,货物受阻尚在其次,只怕各地分号也会遭到波及。”
慕容婉一身戎装,英姿飒爽,抱拳请命:“王爷,末将愿领一旅精锐,南下平叛!定将那什么‘赤眉天王’擒来京城!”
林惊澜摆了摆手,示意慕容婉稍安勿躁。他走到悬挂的巨大疆域图前,目光深邃。
“江南地势复杂,水网密布,我军多为北地儿郎,不习水战,且劳师远征,补给困难。叛军挟流民之势,熟悉地理,若贸然派大军征剿,恐陷入泥潭,反为其所困。”
他顿了顿,手指点在地图上赤眉军活动的区域:“当务之急,是遏制其蔓延之势,弄清其虚实。慕容婉,你从‘惊澜军’中挑选五百精锐斥候,由你亲自率领,即刻南下,不必与叛军主力纠缠,以侦查敌情、绘制地图、联络当地尚能控制的府县为主。同时,设法接触那些尚未从贼的地方豪强、士绅,看看能否争取过来。”
“末将领命!”慕容婉虽觉不过瘾,但也知这是稳妥之策。
“玉若,”林惊澜又看向萧玉若,“动用你的商业网络,以采购物资、救济灾民的名义,向江南渗透。重点是粮食和药材,既要与官府合作稳定人心,也要设法摸清叛军的物资来源和薄弱环节。必要时,可以适当‘资助’一些尚在观望的地方势力,让他们协助维持秩序,对抗叛军。”
“明白,王爷。我会让商队带上一些好手,以防不测。”萧玉若点头,商业手段同样是战争的延伸。
“如烟,”林惊澜最后看向柳如烟,“听风阁在江南的力量要全部动起来,重点查清三件事:第一,赤眉天王的真实身份和来历;第二,那位‘白莲圣女’的底细;第三,叛军内部是否有其他势力插手,尤其是……是否与圣火教,或者‘玄狐’有关联!”
他不得不怀疑,这南方的叛乱,是否会与刚刚在京城受挫的敌人有关。若真是他们暗中煽动,以此牵制自己的精力,那麻烦就大了。
“王爷放心,妾身已飞鸽传书江南各处分舵,不日必有消息传回。”柳如烟郑重点头。
一道道指令迅速发出,林惊澜的势力机器开始高效运转,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南方危机。他没有选择大张旗鼓地派兵,而是采用了更灵活、更深远的策略,侦查、分化、渗透、情报先行。
“赤眉军……白莲圣女……”林惊澜喃喃自语,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那一片被标注为红色的区域。这突如其来的烽火,打乱了他稳步发展的计划,但也或许……是一个契机。一个将势力正式延伸至帝国最富庶的南方,并在乱局中收服新力量的契机。
他想起核心团队与红颜知己的构建,覆盖军政、商业、情报、农业的庞大网络。如今,商业(萧玉若)、情报(柳如烟)、部分军事(慕容婉)已开始向南方延伸。那么,接下来,是否会在那片烟雨朦胧的南国之地,遇到新的、能够助他掌控这片富饶土地的红颜与臂助呢?
那位神秘的“白莲圣女”,又究竟是何等人物?
南疆的烽烟,已然升起。而这乱世的棋盘上,林惊澜再次落下数子,静观其变,以待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