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楚云飞在仔细研究了“野狼窝”遭遇战的详细报告和那几件从战场带回的、属于日军神秘小队的特殊装备后,内心深处涌起的那股凛冽的危机感。山本特工队的出现,如同一根毒刺,扎醒了他——未来的战争,不仅仅是正面战场的排兵布阵,更包括阴影下的匕首交锋。他绝不能让自己的心脏地带,再次暴露在这种致命的威胁之下。
司令部作战室内,气氛凝重。那支烧焦的百式冲锋枪、特制手雷的碎片、带有“山本”字样的残破身份牌,以及侦察连和二连伤亡官兵的名单,像无声的控诉,摆在桌上。方立功、赵铁柱、孙大勇等核心军官肃立一旁,脸色都很难看。
“都看清楚了吧?”楚云飞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冰冷而坚硬,“这不是偶然,更不是结束!这是一次有预谋、高水平的武装侦察和战术试探!鬼子已经把我们当成了值得动用‘尖刀’的目标。下一次,这把尖刀可能会直接插向我们的团部,我们的炮兵阵地,我们的仓库,甚至……在座的某一位!”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以往的战法,大兵团攻防,我们不怕。但对付这种来去如风、专攻要害的‘幽灵’,常规部队就像拳头打蚊子,有力使不出!我们必须有一支同样精锐、反应更快、手段更狠的‘拳头’,专门用来对付这些毒蛇!”
楚云飞猛地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晋西北防区的核心位置。
“我决定,立即从全团范围内,秘密选拔最优秀的官兵,组建一支直接隶属于团部的特别突击队!代号——‘旋风’!”
他转过身,语气不容置疑:“这支队伍,规模要小,装备要精,训练要狠!它的任务,不是正面攻坚,而是:敌后破袭、斩首行动、侦察引导、反制敌军特工、营救关键人员!他们要像旋风一样,迅猛、精准、一击必退!”
方立功等人面面相觑,组建这种超常规的小部队,在当时中国军队中极为罕见。赵铁柱忍不住问:“团长,这……怎么个选法?怎么个练法?”
楚云飞早已胸有成竹:“选拔标准,就八个字:忠诚可靠,身怀绝技!” 他详细解释道:
成员必须政治可靠,背景清白,意志坚定,宁死不屈。由政工部门严格审查。
不拘一格!枪法如神者、精通爆破者、擅长格斗者、会操舟驾车的、懂电台维修的、甚至熟悉山林生存的猎户出身,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列为候选!优先从侦察连、特务连、炮兵和机枪手的精锐中挑选。
必须通过极其严苛的体能考核,负重越野、武装泅渡、攀爬越障,标准要远高于普通部队。
“初步规模,定为一个加强排,约五十人。由我亲自担任队长,伯格曼先生担任首席战术教官!方参谋长,你负责协调全团资源,确保选拔和训练顺利进行!”
命令一出,整个358团为之震动。各营连主官接到秘密通知后,纷纷推荐本单位的尖子。一场无声的“竞赛”在防区内展开。
负重三十公斤三十公里山地急行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者,十不存三。
百米外打香头、夜间快速识别目标、徒手攀爬五米高墙、制作简易爆炸物、战场急救……各项专长考核,淘汰率极高。
单独审讯、疲劳审讯、突发情况应对,测试其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经过近十天的层层筛选,从上万名官兵中,最终只有四十八人脱颖而出。他们中有原侦察连的格斗高手和神枪手,有机枪连的精确射手,有工兵排的爆破能手,甚至还有两名曾是猎户、对山林了如指掌的普通士兵。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股精锐特有的彪悍和沉稳。
“旋风”突击队正式成立后,基地设在“星火”基地深处一个更加隐蔽、戒备森严的山谷中。训练立即展开,其强度和科目,让这些百里挑一的精锐也叫苦不迭。
楚云飞和伯格曼共同制定了远超时代的训练大纲。
每天拂晓开始,武装越野、障碍穿越、格斗训练(伯格曼引入了德式刺刀术和擒拿)、不同武器精确射击(步枪、手枪、冲锋枪、机枪),强度是普通部队的三倍以上。
爆破(安装、排除、制作简易爆炸物)、侦察(潜伏、跟踪、绘图、情报判读)、渗透(夜间行动、伪装、无声杀人)、通信(简易信号、电台使用)、野战生存(寻找水源、辨别方向、野外取食)。
重点训练小组(3-5人)战术。强调默契配合,分工明确(狙击手、突击手、爆破手、支援手),演练室内近战(cqb)、野外伏击与反伏击、定点清除等战术。楚云飞亲自讲解战术思想,强调“快、准、狠、隐”。
经常进行无预案的实战对抗演习,“旋风”队员扮演蓝军,对抗团里其他精锐连队,甚至进行“斩首”团指挥部的模拟演练。训练场如战场,伤亡指标被允许(当然有严格保护措施),逼真程度令旁观者咋舌。
伯格曼以其德国式的严谨和近乎苛刻的标准,亲自督导每一项训练。他对队员们的每一个战术动作、每一次射击精度、甚至伪装网的铺设细节都要求完美。起初,队员们对这位“洋教官”的严厉颇不适应,但很快,他们就被其专业的军事素养和以身作则(伯格曼虽年近五旬,但许多体能项目仍亲自示范)所折服。
楚云飞则更侧重于战略眼光和意志锻造。他经常与队员们一同训练,一同啃干粮,在篝火旁讲述未来可能面对的残酷战斗和特种作战的意义,灌输“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念和为国牺牲的精神。
一个月后,“旋风”突击队已初具雏形。队员们的单兵素质、小组协同能力和战术意识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一次全团观摩的汇报演练中,他们以一个班的兵力,在复杂地形下,悄无声息地“歼灭”了一个防守严密的模拟敌军指挥所,其行动之迅速、配合之默契、手段之凌厉,让包括赵铁柱、孙大勇在内的所有观摩军官震惊不已。
楚云飞站在观摩台上,看着队员们矫健的身影,对方立功低声道:“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未来的‘獠牙’和‘盾牌’。山本特工队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要用这支‘旋风’,加倍奉还!”
方立功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充满了信心。
“旋风”突击队的组建,标志着楚云飞的军事思想向现代化、合成化迈出了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