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赛场集结
初冬的清晨,青州市体育馆外已经人声鼎沸。红色的横幅在寒风中猎猎作响,“青州市电子技能大赛复赛”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来自全市各地的参赛队伍陆续汇聚,穿着统一队服的选手们脸上带着紧张与期待,三三两两地讨论着比赛项目,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
陈阳和傅星骑着自行车赶来时,刚好是七点半。两人都穿着干净的蓝色工装,傅星把工具箱搭在车后座,陈阳则背着装满资料和备用元件的背包,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微微晃动。远远望去,他们的身影在熙攘的人群中不算起眼,却透着一股沉稳的底气。
“人真多啊。”陈阳锁好自行车,目光扫过攒动的人群,心里微微有些紧张。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准考证,指尖传来纸张的质感,才稍稍安定下来。
傅星掂了掂手里的工具箱,语气平静:“都是各地的好手,平常心就好。”他看向陈阳,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安抚,“我们准备得很充分,正常发挥就行。”
陈阳点点头,跟着傅星走进体育馆。赛场已经布置妥当,宽敞的大厅里整齐排列着数十个操作工位,每个工位上都摆放着电脑、示波器、万用表等专业设备,还有标着编号的零件盒。裁判们穿着统一的制服,正在逐一检查设备,神情严肃。
签到台前,工作人员核对完两人的身份信息,递过来两个选手号码牌:“17号工位,理论笔试在上午九点开始,记得带好证件和文具,手机统一存放在储物柜。”
“谢谢。”傅星接过号码牌,给了陈阳一个,自己则把号码牌别在工装胸前。17号工位在赛场的中间区域,两人走过去时,旁边几个工位的选手正在调试设备,键盘敲击声和仪器的蜂鸣声此起彼伏。
陈阳放下背包,开始整理桌面:“我再检查一下备用元件,你看看电脑和示波器能不能正常使用。”
“好。”傅星应着,打开电脑主机,熟练地操作起来。屏幕亮起的瞬间,他快速检查了操作系统和相关软件,又拿起示波器测试了波形显示,确认一切正常后,才朝陈阳点了点头。
陈阳的手指在零件盒里轻轻拨动,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每个常用元件都分门别类地放着,还有几个他特意准备的高精度传感器,是为应急故障排查环节准备的。他想起这几天熬夜复习的日子,想起图书馆大爷的指点和老李送来的资料,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
“都齐了。”陈阳合上零件盒,抬头时刚好对上傅星的目光。两人相视一笑,没有多余的话语,却有着无需言说的默契。就像过去无数次一起维修电器、一起攻克难题时那样,只要对方在身边,就觉得有了依靠。
八点半,裁判长走上主席台,用麦克风宣读比赛规则:“本次复赛分为三个环节,理论笔试九十分钟,工业控制电路实操一百二十分钟,应急故障排查四十分钟,三个环节连续进行,中间不设休息时间,请各位选手合理安排时间……”
规则宣读完毕,选手们纷纷回到自己的工位,赛场内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设备运行的细微声响。陈阳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心态,目光落在桌面上的试卷上,等待着笔试开始的信号。
笔尖交锋的理论战场
上午九点整,理论笔试正式开始。试卷被分发到每个选手手中,陈阳快速浏览了一遍,题型比预想中更灵活,除了基础的电路原理、安全规范,还有不少关于工业电子技术发展趋势的论述题,甚至有几道涉及pLc编程的基础概念题,正是他和傅星之前重点复习过的内容。
他拿起笔,先从熟悉的基础题做起。笔尖在试卷上快速移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知识点框架——这些天,他把《电子技术基础笔试题库》翻了不下三遍,重点内容都做了标记,傅星还特意帮他整理了易错点,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电子管的阳极电流主要由什么控制?”陈阳看到这道题,嘴角微微扬起。昨晚深夜,傅星还在台灯下给他讲解过电子管的工作原理,栅极控制电子流动的关键知识点,他记得格外清楚。
答题间隙,陈阳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旁边的傅星。傅星正低着头,眉头微蹙,专注地看着试卷,右手握着笔,时不时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阳光透过体育馆的玻璃窗,落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清晰的下颌线,连认真思考的模样都透着一股沉稳的力量。
陈阳连忙收回目光,专心答题。他知道,现在不是分心的时候,理论笔试占30%的分值,每一道题都至关重要。遇到一道关于工业控制电路安全规范的论述题时,他顿了顿,想起图书馆大爷电话里提醒的要点,结合傅星整理的资料,有条理地写下答案,从接地保护到过载防护,再到操作流程规范,一一阐述清楚。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赛场内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陈阳完成了所有选择题和填空题,开始攻克最后两道论述题。其中一道题是关于“电子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前景”,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他想起维修店接过的几个工业设备维修订单,想起傅星讲解的pLc编程应用,慢慢组织语言,写下自己的见解,既提到了技术优势,也客观分析了目前的局限。
还有十五分钟结束时,陈阳完成了所有题目,开始逐题检查。他的目光格外仔细,尤其是计算题和填空题,反复核对公式和数值,生怕出现粗心导致的错误。当检查到一道电路故障分析题时,他发现自己最初的答案有误,连忙用橡皮擦干净,重新计算,直到得出正确结果。
“时间到,停止答题!”裁判长的声音响起,选手们纷纷放下笔,工作人员开始收取试卷。
陈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傅星也刚好检查完试卷,把笔放在桌上,转头看向他,眼神里带着询问。
“还行,大部分都会。”陈阳压低声音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轻松。
傅星微微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弧度:“嗯,我也是。接下来准备实操。”
两人没有多聊,快速整理好桌面,拿出备用元件和工具,为接下来的工业控制电路实操做准备。赛场内的选手们也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在检查设备,有的在低声讨论刚才的比试,空气中的紧张感再次升温。
实操台上的攻防战
上午十一点,工业控制电路实操环节正式开始。每个选手都收到了一份详细的任务书,要求在一百二十分钟内,根据给定的控制要求,完成工业控制电路的设计、搭建、调试和运行,裁判将根据电路的稳定性、创新性和实操规范性打分。
陈阳和傅星的任务是设计一套电机启停控制电路,要求实现手动控制、自动延时停机和过载保护功能,并且需要通过pLc编程实现远程控制接口。这个任务比他们之前练习的模拟装置更复杂,涉及到继电器、接触器、pLc模块的协同工作。
“我们分工吧。”傅星快速看完任务书,抬头对陈阳说,“你负责pLc编程和远程接口设计,我来搭建硬件电路和调试电机控制部分,中间随时沟通参数。”
“好。”陈阳没有犹豫,立刻答应下来。他知道傅星的硬件实操能力更强,而自己对编程更熟悉,这样的分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两人的优势。
傅星拿出图纸,快速绘制出硬件电路的接线图,标注好每个元件的型号和参数。他的动作熟练而精准,拿起电烙铁时,手腕稳定,焊点圆润光滑,很快就完成了继电器和接触器的接线。陈阳则坐在电脑前,打开pLc编程软件,根据控制要求编写程序,从输入输出点定义到逻辑指令编写,一步步有条不紊地进行。
“pLc的输出点我用了q0.0到q0.3,对应电机启停和保护信号,你接线的时候注意对应。”陈阳一边编程,一边对傅星说道。
“收到。”傅星头也不抬地回应,手里的动作没有停顿,正在连接电机和过载保护器,“电机的额定电流是5A,我选了6A的过载保护器,参数已经调好。”
赛场内一片忙碌,电烙铁的滋滋声、导线的剪切声、仪器的蜂鸣声交织在一起。旁边工位的选手偶尔会发出焦急的叹息,显然遇到了难题。陈阳和傅星却始终保持着沉稳的节奏,偶尔低声交流几句,眼神交汇间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陈阳编写完程序,开始进行模拟调试。他通过软件模拟输入信号,观察输出点的状态变化,确保逻辑指令正确无误。就在这时,他发现远程控制接口的通讯协议有点问题,程序无法正常识别信号。
“傅星,远程接口的通讯协议需要调整一下,我这边得改改程序。”陈阳皱了皱眉说道。
傅星停下手里的动作,走过来看着电脑屏幕:“是不是波特率不匹配?之前模拟装置用的是9600,这里可能需要调整为。”
陈阳眼睛一亮:“有可能!我试试修改波特率参数。”他快速修改程序,重新下载到pLc模块中,再次进行模拟调试。这一次,远程控制接口成功识别到信号,指示灯正常亮起。
“好了!”陈阳松了口气,转头看向傅星,刚好看到傅星也在看着他,眼里带着一丝赞许。
傅星回到自己的工位,继续调试硬件电路。他接通电源,按下手动控制按钮,电机顺利启动,运转平稳。接着测试自动延时停机功能,设定延时时间为30秒,电机启动后,30秒准时停机,过载保护功能也正常生效,整个电路运行稳定。
“硬件调试好了。”傅星说道。
陈阳点点头,开始将pLc模块与硬件电路连接,进行整体调试。他按下远程控制按钮,电机应声启动,延时停机和过载保护功能都完美实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稳定,没有杂波干扰。
“搞定!”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相视一笑。此时距离实操结束还有二十分钟,他们不仅完成了所有要求,还在电路中加入了故障报警指示灯,当电机过载或通讯异常时,指示灯会闪烁报警,增加了电路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傅星开始整理工具和线路,把导线整理得整齐有序,焊点也重新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虚焊、漏焊的情况。陈阳则关闭软件,保存好程序,对整个系统进行最后一次全面测试,确认所有功能都正常运行。
“时间到!”裁判长的声音再次响起,傅星刚好整理完桌面,两人站起身,退出了操作区域。
走出工位时,陈阳看到旁边几个选手还在焦急地调试,有的甚至还在接线,心里不由得庆幸自己和傅星的默契配合。他看向傅星,傅星也刚好回头,两人眼里都带着轻松的笑意,一切尽在不言中。
应急时刻的并肩作战
下午两点,应急故障排查环节准时开始。这个环节最考验选手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实操速度,要求在四十分钟内,排查出工业设备中的三个隐蔽故障并修复,故障类型包括线路故障、元件故障和参数故障。
陈阳和傅星被带到一台工业控制模拟设备前,设备已经通电,但无法正常运行,屏幕上显示报错信息。裁判递过来一份设备说明书,说道:“现在开始,四十分钟后提交排查结果和修复报告。”
傅星快速翻阅说明书,陈阳则开始检查设备的外观和线路。“先看电源部分,”傅星说道,“报错信息显示供电异常,可能是电源模块或线路问题。”
陈阳点点头,拿起万用表,测量电源模块的输入输出电压。输入电压正常,但输出电压为零,说明电源模块可能存在故障,或者供电线路有问题。他仔细检查电源模块的接线,发现一根电源线的接头松动,接触不良。
“找到一个故障!电源线路接头松动。”陈阳说道,快速用螺丝刀拧紧接头,再次测量输出电压,恢复正常。
傅星已经开始检查控制电路部分,他打开设备的控制箱,仔细观察线路板上的元件,发现一个电容的外壳有轻微鼓包,显然已经损坏。“第二个故障,电容损坏。”傅星拿出备用电容,快速更换掉损坏的电容,动作熟练。
此时,设备能够启动,但运行时出现卡顿现象,屏幕上的参数显示不稳定。“第三个故障应该在传感器或参数设置上。”傅星说道,拿出示波器,连接到传感器的输出端,观察波形变化。
陈阳则打开设备的参数设置界面,仔细核对各项参数。“参数没问题,”他说道,“可能是传感器故障,或者传感器线路接触不良。”
傅星观察着示波器上的波形,发现波形有杂波干扰,而且信号强度不稳定。“传感器线路可能有破损,”他说道,顺着传感器的线路仔细检查,果然在设备内部的拐角处,发现一根线路的绝缘层被磨损,导致线路短路。
“找到了!线路破损短路。”傅星说道,拿出绝缘胶带,快速修复破损的线路,重新连接好传感器。
陈阳再次启动设备,设备顺利运行,屏幕上的参数显示稳定,没有报错信息,所有功能都恢复正常。此时,距离比赛结束还有十分钟。
“还有时间,我们再检查一遍,确保没有遗漏。”傅星说道。
两人分工合作,陈阳检查电源部分和参数设置,傅星检查控制电路和传感器线路,确认三个故障都已经修复,设备运行稳定。他们填写好排查结果和修复报告,交给裁判时,刚好是四十分钟整。
裁判接过报告,仔细核对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但眼神里带着一丝认可。
走出应急故障排查区域,陈阳和傅星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三个环节的比赛全部结束,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心里却格外踏实。他们没有立刻离开赛场,而是坐在体育馆的休息区,喝着自带的矿泉水,放松着紧绷的神经。
“感觉怎么样?”陈阳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期待。
傅星喝了一口水,说道:“应该没问题,三个环节都发挥得不错,尤其是实操和故障排查,都完成得很顺利。”他顿了顿,看向陈阳,“你的编程和参数核对帮了大忙,要是没有你,远程接口那个问题可能要耽误不少时间。”
“你也一样啊,硬件调试和故障排查都很快,”陈阳笑了笑,“而且分工的时候,你总能想到最合理的方式。”
夕阳透过体育馆的玻璃窗,洒在两人身上,暖洋洋的。休息区里,其他选手也在讨论着比赛情况,有人兴奋,有人沮丧,而陈阳和傅星只是静静地坐着,偶尔说几句话,更多的时候是沉默,但这种沉默并不尴尬,反而透着一种默契的安宁。
陈阳看着傅星的侧脸,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从一起开维修店,到一起参加比赛,从初赛到复赛,他们一起经历了困难和挑战,一起分享了喜悦和成长。这种并肩前行的感觉,温暖而坚定,像冬日里的阳光,驱散了所有的寒冷和迷茫。
傅星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转过头,对上他的视线。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扬起嘴角,眼里的光芒像星辰一样明亮。陈阳的心跳微微漏了一拍,连忙移开目光,看向窗外,脸颊有些发烫。
暮色中的坦然与期许
下午四点,所有比赛环节全部结束,选手们陆续离开赛场。陈阳和傅星收拾好工具箱和背包,骑着自行车,沿着来时的路返回维修店。
夕阳西下,把天空染成一片橘红,巷口的梧桐叶在风中轻轻摇曳,洒下斑驳的光影。自行车的铃声清脆,两人并肩骑行,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
“晚上想吃点什么?”傅星忽然问道,语气比平时轻松了不少。
陈阳想了想,笑着说道:“还是去张记包子铺吧,上次的肉包子挺好吃的,再买两瓶橘子汽水,庆祝一下比赛结束。”
“好。”傅星点点头,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两人来到张记包子铺,老板看到他们,热情地打招呼:“比赛结束了?肯定考得不错吧!看你们俩这精气神儿,就知道没问题。”
“借老板吉言,发挥得还行。”傅星笑着回应,“来八个肉包子,两瓶橘子汽水。”
老板麻利地打包好包子和汽水,递过来:“给你们多放了两个豆沙包,免费的,算是给你们的贺礼!好好休息,等着你们决赛的好消息。”
“谢谢老板!”两人连忙道谢,接过包子和汽水,心里暖暖的。
回到维修店,天已经擦黑了。陈阳打开台灯,昏黄的灯光填满了小小的店铺。两人坐在维修台前,慢慢吃着包子,喝着橘子汽水,甜丝丝的气泡在舌尖炸开,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被这甜味冲淡了。
“不管结果怎么样,这段时间的努力都值了。”陈阳咬了一口豆沙包,豆沙的甜糯在嘴里散开,“我学到了很多工业控制电路的知识,故障排查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傅星点点头:“我也是。而且,和你一起努力的日子,很踏实。”他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入陈阳的耳朵里。
陈阳的心跳微微加速,抬起头,对上傅星的目光。傅星的眼里带着真诚的笑意,像灯光一样温暖。他连忙低下头,假装喝水,掩饰自己的慌乱,心里却像被温水浸泡着,暖暖的。
吃完东西,两人收拾好桌面,坐在维修台前,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的夜色。巷子里很安静,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形成一片淡淡的清辉。
“陈阳,”傅星忽然开口,“如果我们能进入决赛,我们就把维修店扩大一点,增加工业设备维修的业务,你觉得怎么样?”
陈阳眼睛一亮:“好啊!现在工业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维修需求肯定很大,我们正好可以把比赛学到的知识用在实际中。”
傅星笑了:“那就这么定了。不管决赛结果如何,我们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嗯!”陈阳重重地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不管未来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和傅星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夜色渐深,维修店里的台灯还亮着,像一盏小小的灯塔,照亮了两人并肩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食物香气和电子元件的味道,混合着橘子汽水的甜味,成了独属于他们的味道。
两人没有聊太久,毕竟比赛了一天,身体都很疲惫。收拾好东西后,便走进里屋休息。躺在小床上,黑暗中,能清晰地听到彼此的呼吸声,还有窗外传来的细微声响。
陈阳没有立刻睡着,脑海里回放着今天比赛的一幕幕,从理论笔试到实操,再到应急故障排查,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傅星的配合。他想起傅星专注调试电路的样子,想起傅星在他遇到难题时的指点,想起两人相视一笑的默契,心里的情愫像藤蔓一样,悄悄蔓延,温柔而坚定。
身边的傅星似乎也没有睡着,呼吸微微有些急促。过了一会儿,傅星轻轻翻了个身,离陈阳更近了一些,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丝淡淡的暖意。
“晚安。”傅星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很轻,却带着一丝温柔。
“晚安。”陈阳轻声回应,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容。
那个夜晚,两人睡得格外安稳。梦里,他们并肩站在决赛的赛场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耀眼,维修店扩大了规模,生意兴隆,他们一起忙碌着,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