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七年,春。当消息最终由朝廷邸报和家族安插在州府的人手抄录,连同长安林文、林明轩等人更加详尽的密信,通过双重渠道,确凿无误地传回太湖林家庄园时,一个崭新的时代,以其不可逆转的煌煌之势,正式降临神州大地——唐王李渊受隋恭帝禅让,即皇帝位,国号“唐”,改元武德,定都长安。持续十余年的血火纷争、群雄逐鹿,至此,终于迎来了一个强有力且法统昭彰的终结者,一个名为“大唐”的庞大帝国,开始了它书写历史的篇章。
林家庄园内,上下一片肃然,这肃然并非源于恐惧,而是一种面对历史定鼎时刻的庄重,一种对未知未来审慎的期待,以及一种对家族终于平稳度过鼎革之险的深沉庆幸。议事花厅中,炭火已熄,换上了清雅的熏香,气息宁神。王婉宁手中拿着那份抄录自官方邸报、字迹工整的禅让诏书摘要,以及来自长安林文、林明轩等人笔下更加生动具体的情况汇报。林枫站在她身侧,身姿依旧挺拔,神色间却复杂难言,既有亲历乱世终结、天下重归一统的宏大感慨,亦有对家族在这新纪元中如何自处与发展的审慎思量。已然开始系统学习经史子集、对朝堂架构、官制品阶有了初步认知的林砚,也难得地被允许全程参与此次家族最高层面的议事,他屏息凝神,努力捕捉着父母与月娘姨娘话语中的每一个信息,感受着这注定将载入史册的非同寻常的时刻。
“尘埃落定了。”王婉宁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历经漫长等待、多方博弈后的释然与洞悉世事的笃定,“李唐受禅,程序完备,名正言顺,新朝已立。自此,天下刀兵将渐次止息,人心思定,社稷当渐归秩序,礼乐将重新昌明。”她的话语,为这持续十数年的乱世,画上了一个清晰的句号。
月娘适时上前,呈上另一份用宣纸工整誊写、盖有家族印鉴的文书,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长久紧绷后终于得以舒缓的轻松:“姐姐,朝廷首批用于安抚地方、确认归属的各地大族与主动归附官员的初步名单,也已由驿道快马下达各州郡,进行公示与存档。我太湖林氏,赫然在列,且排名颇为靠前。”她指着文书上的关键语句,“官方文书明确记载,确认我林家为‘识时务、保境安民、于地方颇有善举之良善大族’。族长林枫,蒙朝廷恩典,特授正七品上‘朝请郎’散官。姐姐,此虽为荣誉虚衔,不掌具体实权,无固定职司,却意义非凡!这意味着,我们林家正式得到了新朝的官方承认、接纳与初步的肯定!我们不再是前朝遗民,而是大唐治下的合法臣属与家族了!”
林枫微微颔首,对这个结果似乎并不意外,但眉宇间仍流露出由衷的欣慰,他沉声道:“朝请郎……此衔源自前代,多为加予致仕官员或优待地方着姓耆老,清贵而无实权,正合我意,亦合我林家现状。重要的是,有此身份,家族算是名正言顺地平稳过渡,未曾因前朝旧事受到任何清查、牵连与无端质疑,这便是我林家之福。”他深知,在改朝换代之际,能获得如此“清白”的评定和一个体面的官方身份,是多少家族梦寐以求而不得的。
王婉宁放下文书,目光清亮如秋水,缓缓扫过厅内每一位核心成员,开始条分缕析地总结林家能在此次鼎革中平稳过渡、甚至获得褒奖的深层原因:“我林家能如此顺利、甚至可说完美地度过这新旧交替之关,获得新朝承认与恩典,细究起来,缘由有三,此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其一,便是‘较早支持’,占了一个‘先’字。”她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自李渊晋阳起兵,尚在进军关中、胜负未卜之时,我林家信息网络便已全力运转,密切追踪。待其入主长安,初步稳定关中,我们便未雨绸缪,主动上表祝贺,言辞恳切,此乃‘表态’之先。随后数年,更是通过正当商业往来为唐军提供物资、利用信息优势提供地方情报、乃至果断派遣族中优秀子弟西入长安投身仕途等方式,持续不断地表达归附诚意与提供实际协助。在新朝看来,尤其是对于那些负责评定功过、梳理归附次序的吏部、户部官员而言,我林家并非那些待天下大势已定、李唐扫平群雄后才被迫上表归顺的骑墙观望之辈,而是‘心向唐室’较早、且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的家族。这份虽不及元从功臣‘雪中送炭’般厚重,却远胜于绝大多数‘锦上添花’之流的情谊与投入,新朝是看在眼里,记在功簿之上的。”
“其二,也是至关重要、关乎家族安危的一点,”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庆幸与对先翁林承业远见的敬佩,“那便是我林家‘未与前隋核心罪恶牵连’,身家清白。先翁在时,便高瞻远瞩,定下‘不涉浑水,固本培元’之训,始终远离隋末那腐败黑暗的朝堂争斗,不与宇文述、虞世基等声名狼藉的权奸酷吏交往,只专心经营自家太湖基业与商贸网络。杨广末年,天下汹汹,民不聊生,我林家亦未曾依附任何割据势力,更未参与任何针对百姓的横征暴敛、助纣为虐之举。家族背景相对干净,历史脉络清晰可查。这在清算前朝余孽、整肃吏治、力求涤荡旧弊以收拢民心的新朝初期,无疑是一道极其重要的护身符,使得我们免于被列入需要警惕、甄别甚至清理的名单。新朝需要的是能够帮助其稳定地方、恢复生产、输送人才的合作者,而非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调查、防备的潜在麻烦来源。”
她略微停顿,饮了一口温茶,继续道,声音中多了一份家族底蕴带来的自信,“其三,便是我林家自身作为‘地方大族’和如今初步形成的‘官宦之家’的雄厚底蕴与不容小觑的软硬实力。我们在江南历经数代积累的庞大产业、对太湖区域经济民生的深远影响力、训练有素的庄丁护卫、畅通南北的商贸网络,以及文哥儿、远志、明轩他们在长安各自领域内稳步晋升所展现出的潜力与价值,都向新朝清晰地证明,林家并非徒有虚名的空壳,而是有财力、有能力、有人才、且愿意遵守新朝法度、为其所用、并能做出贡献的地方实力派。承认并吸纳这样的家族,给予适当的荣誉和地位,对于新朝迅速稳定江南富庶之地、巩固新生政权、实现有效统治,是成本极低而收益显着的选择。朝廷的认可,既是对我们过去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合作的期许。”
林枫听完王婉宁这番透彻的分析,心中豁然开朗,点头道:“如此说来,我林家算是过了这新朝立鼎的第一关了?而且过得颇为稳健。”
“是,过了第一关,而且是凭借自身努力与远见,漂亮地、稳健地过了。”王婉宁语气肯定,带着一种战略目标达成的沉静喜悦,“获得官方明文承认,族长授以清贵散官,这意味着林家不仅安全无虞,更在新的政治秩序中获得了一个合法的、受保护的、甚至带有一定荣誉的起点。我们过往在乱世中的所有谨慎选择、隐忍积累,以及近几年的主动运作、精准‘投资’,终于换来了这份在新朝的‘通行凭证’与初步的‘地位认可’。这比万两黄金更为珍贵。”
“内宅同庆,调整适应**
喜讯迅速在家族内部传开,内宅之中自然也是一派欢欣。
王婉宁特意在后院设了一场简单的家宴,与各位姨娘共同庆贺。三姨娘抚着胸口,笑道:“阿弥陀佛,可算是安稳了!这些年提着的心,总算能放下大半。还是姐姐和老爷运筹帷幄,咱们林家才能有今日。”她已经开始思忖,日后与官宦人家内眷往来,需注意哪些新的礼仪规矩。
四姨娘则更关注实际,她对王婉宁说:“姐姐,新朝既立,必有新政。我听闻朝廷已在修订新律,鼓励医药。咱们家药铺那些成方和药材种植之法,或许可以更加规范,甚至能借此机会,与官药局有些往来,既是惠及百姓,也能巩固家业。”
五姨娘温婉地笑着,看着在席间乖巧用餐的孩子们,轻声道:“孩子们如今是大唐的子民了,这蒙学读物,是否也该添些歌颂新朝德政、讲述本朝英杰的故事了?得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忠君爱国,身在何朝。”
王婉宁听着姐妹们的言语,心中欣慰,她们都已迅速意识到了身份转变带来的变化。她颔首道:“诸位妹妹所言皆有道理。新朝新气象,我等内宅女眷,虽不直接参与外事,但言行举止,亦关乎家族门风。往后与外间交往,需更加注重礼数,秉持贞静贤淑,乐善好施之风。三妹可多留意官眷间的风尚;四妹整理药方之事可继续进行,但与官药局接触需谨慎,循序渐进;五妹考虑子女教育甚是周到,可先挑选些前朝忠良故事,潜移默化引导忠义之心,待朝廷有明确导向后再做调整。”
她的安排,既肯定了姐妹们的积极性,又给予了明确的方向和界限,确保内宅能够稳定有序地适应新时代。
“策略微调,着眼未来**
欢庆与安抚之后,便是更为务实的规划。王婉宁深知,获得承认仅仅是开始。
她首先与林枫、月娘商议了对外的姿态。“立刻将朝廷授官及嘉奖之事,依制通传全族上下,令所有仆役、庄户知晓,同沐新朝恩典,感念皇恩浩荡。”王婉宁指示道,“对外,庄园大门可依制张挂象征性的喜庆灯笼或彩帛,持续三日即可,以示遵从朝廷法度,与民同庆。但切记,绝不可过分张扬,更不可借机大肆宴请、炫耀财富,徒惹是非,招致不必要的关注甚至嫉妒。对内,则要告诫族人,尤其年轻子弟,需戒骄戒躁,身份变了,谦逊谨慎的家风不能丢。”
对于与地方官府的关系,王婉宁也有清晰定位:“往后,与州府县衙的往来,需更加注重规矩。夫君既有朝请郎身份,可按礼制与地方官员进行正常交往,逢年过节依例递上名刺问候即可。我林家产业庞大,依法纳税、配合官府政令乃是本分,绝不可因有了虚衔便生出骄纵之心,甚至试图以势压人。我们要展现的,是诗礼传家、遵纪守法、乐善好施的良善大族风范,而非跋扈之地主豪强。”
接着,她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未来。“月娘,朝廷新立,百废待兴,必有一系列新政颁布,如均田、租庸调、科举等。你要动用所有信息渠道,密切关注朝廷动向,尤其是与商业、土地、人才选拔相关的政策。我们要第一时间掌握,以便及时调整家族策略。例如,若朝廷鼓励垦荒,我们或可顺势而为;若科举成为主流,族学教育便需相应倾斜。”
最后,她看向林枫,语气郑重:“夫君,新朝虽立,然天下初定,各地难免还有零星匪患或心怀异志者。我林家庄园的防卫,不仅不能松懈,反而要因应新形势,加强演练,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守护家园周全。同时,也要留意江南其他归附势力的动向,维持好必要的平衡。”
庭外春光明媚,百花竞放,一派生机勃勃。王婉宁的策略,如同这春日里精心耕耘的沃土,在顺利播下种子、获得官方认可这块“田契”后,接下来的重点便是更精细的施肥、除草、灌溉,以期在未来收获累累硕果。新朝立鼎,对林家而言,绝非奋斗的终点,而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全新历史起点。获得了官方承认与合法地位,如同拿到了一张宝贵的、参与未来大唐盛世建设的“入场券”。如何在即将展开的宏伟画卷中,找准自身位置,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不断巩固并提升家族地位,同时巧妙规避新朝政治中可能存在的暗流与风险,将是林家接下来数十年间面临的核心课题。但无论如何,林家已然凭借其过往十数年在乱世中淬炼出的智慧、远见与不懈努力,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转折关头,稳稳地、自信地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其未来,正如这窗外的盎然春意,前景可期,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