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儿的自传《逆光生长》持续在各大书店热销,短短三个月内就加印了十次,创下了出版界的奇迹。更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本自传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林婉儿正在基金会办公室处理文件,秘书通报有几位司法部门的访客想要见她。
“请他们进来。”林婉儿放下手中的笔,有些疑惑地整理了一下衣襟。
进来的是三位身着正装的男女,为首的中年男子自我介绍道:“林女士您好,我是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的张副局长。这两位是我的同事。”
双方寒暄落座后,张副局长开门见山:“我们这次来,是因为您的自传在司法系统内部引起了很大反响。特别是您对女囚援助项目的投入和见解,让我们很受启发。”
“过奖了,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林婉儿谦逊地说。
“不,您太谦虚了。”一旁的女官员接过话,“我们研究过您基金会援助的女囚再犯罪率,发现几乎是零。这在整个司法系统都是罕见的。”
张副局长点点头,表情认真:“实际上,我们正在筹划全国监狱系统的改革方案,希望能借鉴您的经验。不知道您是否愿意担任我们的特聘顾问?”
林婉儿愣住了,她从未想过自己的经历和努力会引起国家部门的关注。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妈妈。”当晚,林婉儿把这件事告诉家人时,林晓第一个表示支持,“你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陆辰逸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经过慎重考虑,林婉儿接受了这个邀请。她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个头衔,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接下来的一个月,林婉儿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监狱改革方案的研究中。她走访了全国各地的女子监狱,与狱警、心理辅导员深入交流,更重要的是,她倾听了一个又一个女囚的故事。
在北方某女子监狱,她遇见了一个叫小芳的年轻女孩。小芳因防卫过当致丈夫死亡被判刑,入狱后一直郁郁寡欢。
“我当时真的没办法了...”小芳哽咽着说,“他天天打我,我浑身都是伤。那天他喝醉了,拿着菜刀说要杀了我全家...我推了他一把,他摔倒撞到了头...”
林婉儿轻轻握住小芳颤抖的手,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婚姻中遭受的冷暴力和不公。虽然程度不同,但她理解那种绝望。
“你后悔吗?”林婉儿轻声问。
小芳摇摇头,又点点头:“我不后悔保护了自己,但我后悔用了错误的方式。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会选择报警,而不是自己动手。”
这次走访让林婉儿更加坚定了推动改革的决心。她向司法部提交了一份详尽的改革方案,重点包括:加强狱中心理疏导、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出狱后的就业支持体系等。
令她欣慰的是,方案大部分内容都被采纳了。司法部决定以她基金会援助的女囚为试点,逐步在全国推广新型改造模式。
与此同时,林婉儿的故事和监狱改革的消息也传到了沈梦琪耳中。
在监狱图书馆,沈梦琪偶然看到了一份报道此事的报纸。当她看到林婉儿的照片和近况时,手指不自觉地收紧,报纸被捏出了褶皱。
“她总是这么好运...”沈梦琪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但很快又被深深的疲惫取代。
这些年来,沈梦琪在狱中经历了无数次情绪起伏。从最初的愤怒、不甘,到后来的绝望、麻木,再到如今偶尔的清醒和反思。心理书籍读得越多,她越清楚地看到自己过去的扭曲和不堪。
那天晚上,沈梦琪失眠了。她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第一次认真思考:如果当年她没有那么贪婪,没有一次次设计陷害林婉儿,自己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也许...我也会幸福吧...”她轻声自语,眼角滑下一行泪水。
第二天,沈梦琪主动请求见心理辅导员。
“我想参加那个新推出的职业技能培训。”她对辅导员说。
辅导员有些惊讶,这是沈梦琪入狱多年来第一次主动要求参加改造活动。
“能告诉我为什么吗?”辅导员温和地问。
沈梦琪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我只是...不想这辈子就这么完了。”
这个消息传到林婉儿耳中时,她正与司法部官员讨论试点项目的具体实施。
“这是好事。”林婉儿微笑着说,“改造的目的就是给人重新开始的机会。”
会后,张副局长特意留下来,对林婉儿说:“林女士,有件事想和您商量。我们打算在监狱系统中引入警示教育的环节,想以沈梦琪的故事为案例,不知道您是否同意?”
林婉儿怔住了。这意味着沈梦琪的罪行和经历将被作为反面教材,在全国监狱中宣讲。
“这需要她本人同意吗?”
“按照规定,我们会对案例进行匿名处理,但核心情节会保留。”张副局长解释道,“不过,如果您觉得不合适,我们可以选择其他案例。”
林婉儿思考片刻,摇了摇头:“不,就用这个吧。如果她的故事能阻止一个人走上歧路,那就有意义。”
警示教育项目启动那天,林婉儿受邀参加了在第一女子监狱举行的首场宣讲。她坐在台下,听着讲师讲述那个经过改编的故事:
“...她原本拥有令人羡慕的生活,却因为嫉妒和贪婪,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她设计陷害他人,企图夺取不属于自己的财产,最终付出了自由的代价...”
林婉儿注意到,台下有个年轻女囚听得特别认真,眼中闪着泪光。
宣讲结束后,那个女囚主动找到辅导员:“老师,我刚才听的那个故事...我感觉就像在听我自己的经历。我也因为嫉妒我姐姐,差点做了错事...”
林婉儿站在不远处,静静地听着。这一刻,她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回家的路上,她接到监狱打来的电话:沈梦琪希望能够见她一面。
陆辰逸得知后,坚决反对:“我不认为见她是个好主意。她带给你的伤害还不够多吗?”
“正是因为伤害足够多,我才更应该去。”林婉儿平静地说,“我想亲眼看看,她是否真的改变了。”
会见安排在三天后的下午。隔着玻璃窗,林婉儿几乎认不出对面的沈梦琪。那个曾经光彩照人、精心打扮的假千金,如今面色苍白,眼角有了细纹,唯有那双眼睛,似乎比从前清澈了许多。
两人拿起电话,沉默在空气中蔓延。
最后还是沈梦琪先开口:“谢谢你愿意见我。”
“听说你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林婉儿说。
沈梦琪点点头:“我在学缝纫。老师说我有天赋。”她停顿了一下,声音低了下来,“我还读了你的书。”
林婉儿有些意外。
“书写得很好。”沈梦琪苦笑一下,“虽然很多地方让我看得无地自容。你说得对,我们都是命运的囚徒,只是我被自己的欲望囚禁得太久了。”
“现在呢?”林婉儿轻声问。
“现在...”沈梦琪望向窗外,“现在我终于明白,真正的自由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是不想要什么就可以不要什么。”
这句话让林婉儿对她刮目相看。曾经的沈梦琪永远在索取,永远不满足,而现在,她似乎真的有所领悟。
“我听说我的故事被用来做警示教育了。”沈梦琪突然说。
林婉儿点点头,等待她的反应。
出乎意料的是,沈梦琪笑了,那是一种释然的笑:“挺好的。如果我的错误能成为别人的警示,那我的牢也不算白坐了。”
会见时间快结束时,沈梦琪郑重地说:“林婉儿,对不起。为所有的事。”
这是多年来,沈梦琪第一次真诚的道歉。
林婉儿看着她,轻声说:“我接受你的道歉。”
离开监狱时,夕阳正好。金红色的光芒洒在大地上,温暖而宁静。
陆辰逸在门口等她,关切地问:“怎么样?”
林婉儿挽住他的手臂,长舒一口气:“我想,她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当晚,林婉儿在日记中写道:
“今天见到了沈梦琪,惊讶于她的改变。原来,再坚硬的冰,也有融化的一天;再黑暗的心,也有向往光明的本能。司法部的改革项目进展顺利,已经有五个省份开始试点。张副局长说,如果效果良好,明年将在全国推广。
晓晓今天来电,说他开发的助残App用户已经突破百万,帮助很多残疾人找到了工作。看着他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无比自豪。
辰逸开始学习做法国菜,说是要为我们的金婚纪念日做准备。看着他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的样子,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