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的发行虽解了燃眉之急,但张圣深知,借贷终非长久之计,庞大的利息支出未来将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帝国需要真正可持续的、能带来暴利的财源。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穿越者知识库中那些能够撬动巨大财富的“奇技淫巧”——这一次,是玻璃镜与香水。
养心殿的偏殿,如今已俨然成了一个小型的格物实验室。张圣屏退了闲杂人等,只留下了绝对信任的马钧、诸葛亮,以及心思缜密、嗅觉敏锐的户部尚书寒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着奇异花香、草木根茎和酒精的复杂气味。
“陛下,您所说的‘透明琉璃’……臣与马尚书反复试验,以石英砂、纯碱、石灰石为主料,控制炉温与冷却,确已能制出些许晶莹剔透之物,然其中常有气泡、杂质,且易碎,难成大片。”诸葛亮指着实验台上几块虽然透明却布满瑕疵、形状不规则的玻璃片汇报着进展。这已经是格物院在张圣指点下,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但距离张圣的要求还差得远。
“无妨,能做出透明的,便是成功了一半。”张圣拿起一块玻璃,对着光线看了看,“杂质和气泡,可通过改进配方、提高炉温、搅拌熔液来解决。难成大器……可以先从小件做起。马钧,朕让你试验的‘镀银’之法,如何了?”
马钧连忙指向另一个角落,那里有几个密封的陶罐和一套复杂的导管装置。“陛下,按您所言,以锡箔衬底,灌注……灌注那‘水银’(汞),再覆以玻璃,确能使玻璃背面呈现光洁亮影,远胜铜镜!然,水银有剧毒,操作极为危险,且所成之‘镜’,影像虽清晰,却偏冷泛青,且水银易挥发,附着不稳,时日稍长便会斑驳。”
张圣点了点头。水银镜是早期玻璃镜的工艺之一,他知道其弊端。“此法可暂用,但非上策。朕另有一法,或可一试。”他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画出了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和流程,“寻硝酸银溶液,以葡萄糖或甲醛(他用了古代可能找到的替代物描述,如某些糖类或还原性物质)与之反应,使其中的银析出,均匀附着于玻璃背面。此法无需水银,成镜像更亮,更稳固。尔等可循此方向摸索,所需药物,令太医院和格物院药石科协同制备。”
诸葛亮和马钧如获至宝,立刻围拢过来,仔细研究那张草图。虽然其中的化学原理他们无法完全理解,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所需物料,给了他们明确的研究方向。
“至于此物,”张圣又拿起一个精致的白玉小瓶,拔开塞子,一股清雅馥郁、层次丰富的玫瑰香气瞬间弥漫开来,让在场的几人精神一振,“名曰‘香水’。其基在于高度纯酒(酒精),以此萃取百花、香木之精华,再按比例勾兑调和。关键在于蒸馏提纯之术,需得到极醇之‘酒露’,方能锁住花香不腐,且散发持久。”
他看向寒生:“寒爱卿,你以为,此二物若成,价值几何?”
寒生深吸一口那迷人的香气,又想象了一下那比铜镜清晰百倍、能将人毫发毕现照出的“琉璃镜”,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陛下!此乃夺魄之镜,勾魂之香!铜镜模糊,而此镜清晰如见真人,仅此一点,便足以令天下贵妇名媛疯狂!而这香水……其香韵之妙,变化之丰,持久之长,远非如今之香囊、香薰可比!臣可断言,此二物,一旦面世,必是价比黄金!不,甚至远超黄金!富商巨贾、王公贵族,必将趋之若鹜!其利,足以养军、修路,充盈国库!”
“好!”张圣要的就是这句话,“既然如此,此事便列为最高机密。马钧,你亲自挑选绝对可靠、家眷皆在掌控之中的工匠,成立‘琉璃镜坊’与‘天香坊’,分开设置,严加看守,工艺流程分段管理,任何人不得窥其全貌。诸葛亮,你总揽协调,所需物料,一应优先供应。寒生,你负责拟定售卖策略,如何定价,如何发售,如何最大程度攫取利润,由你全权筹划。”
“臣等遵旨!”三人齐声应道,都明白这两样东西蕴含的巨大能量。
接下来的数月,在格物院最隐秘的角落,在两处被高墙电网(象征性严密守卫)和靖安司暗探重重包围的工坊内,技术的难关被逐一攻克。硝酸银的制备虽然曲折,但在集中了医药和化学(炼丹术)人才的努力下,终于取得了突破。当第一面巴掌大小、光可鉴人、影像清晰无比、毫无扭曲的银镜被制作出来时,连见多识广的马钧和诸葛亮都惊呆了。
而“天香坊”内,通过改进蒸馏设备,得到了纯度更高的酒精,成功萃取出玫瑰、茉莉、兰花、檀木、龙涎等多种香型的精华。张圣甚至凭借记忆,指点他们调配出了几种复合香型,或清幽,或华贵,或神秘,各有千秋。
这一日,张圣携新制的镜与香,回到了后宫。他先去了甄宓的揽月阁。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阁内。张圣含笑取出一个用锦缎包裹的扁平物件。“宓儿,闭上眼睛。”
甄宓依言闭目,只觉得夫君将一个冰凉光滑的物件放在了手中。她睁开眼,低头一看,不由得发出一声难以置信的惊呼。
镜中,是一张清晰到极致的容颜。眉眼如画,肌肤纹理,甚至睫毛的颤动,都分毫毕现。她从未如此清楚地看过自己,那镜中人,美丽得让她自己都感到一丝陌生和震撼。比起往日使用的铜镜,这面镜子带来的冲击是无与伦比的。
“这……这是……”甄宓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光滑的镜面和水晶雕花的镜框。
“此乃琉璃宝镜。”张圣微笑道,又取出一个造型别致的琉璃瓶,轻轻一喷,一股清冷高雅、带着露水气息的兰花香便萦绕在甄宓周身,与她自身的气质完美融合,久久不散。
“此香名为‘空谷幽兰’,与你正相配。”
甄宓感受着那前所未有的清晰镜像和周身萦绕的迷人香气,眼中异彩连连,她本就是极聪慧的女子,立刻明白了这两件东西的价值。“陛下,此二物……若流传出去,只怕天下女子,无一不愿倾尽所有以求之。”
随后,张圣又去了赵雨处,赠予她一面镶嵌着猛虎纹饰银框的镜子和一瓶名为“沙场玫瑰”的、带着一丝野性与辛辣的香水,赵雨惊喜之余,恨不得立刻拿着镜子去校场比比划划。他又给蔡琰送去了造型古朴雅致的镜子和书卷气息浓厚的“竹韵”香水,给甄姜送去了端庄大气的镜子和雍容华贵的“牡丹倾城”香。
后宫之内,因为这新奇无比的镜与香,掀起了一阵无声的波澜。每一位得到赏赐的妃嫔,都视若珍宝,那种清晰的自我认知和持久迷人的香气,带给她们的愉悦和满足,是任何珠宝华服都无法比拟的。风声不经意间流出,立刻引来了所有宫廷命妇、贵族千金的极度羡慕和打探。
时机成熟了。
这一日,许昌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一家名为“璇玑阁”的店铺,在无数权贵好奇的目光中,悄然开业,没有锣鼓喧天,只有一种神秘的低调。店铺由皇家内帑与户部合资,实际掌控者则是寒生。
开业当天,并未对公众开放,而是广发精美请柬,邀请对象仅限于三品以上大员的家眷、世家大族的嫡系夫人小姐、以及资产经过严格核查的顶级豪商女眷。
店内布置得如同仙境,光线经过精心设计,照耀在铺着天鹅绒的展台上。展台上,只有寥寥数十面大小不一、造型极尽精巧的琉璃镜,从可随身携带的巴掌小镜,到半人高的穿衣镜,应有尽有。每一面镜子都光洁无比,映照出的人影清晰得令人窒息。旁边的琉璃展柜中,则陈列着数十种造型各异、晶莹剔透的香水瓶,瓶身上贴着雅致的名称:“国色天香”、“暗夜魅影”、“秋水伊人”、“步步生莲”……
寒生亲自担任解说,他并未过多言语,只是让这些贵妇们亲自体验。当她们第一次在如此清晰的镜中看到自己眼角的细纹、额头的痘痕,或是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美时,那种惊呼和痴迷,难以言表。而当她们试用香水,感受到那不同于脂粉气的、仿佛天然体香般持久迷人的芬芳时,更是彻底沉醉。
“此镜,乃海外仙山所得琉璃,经格物圣手以秘法炼制,世间独此一家,清晰度堪比以清水照影,却更胜百倍。”
“此香,采撷天地灵秀之气,集百花百木之精魂,以古法秘制,一滴留香终日,更能衬托个人气质,独一无二。”
寒生轻描淡写的介绍,更增添了这两样东西的神秘与珍贵。
然后,便是令人咋舌的价格。最小号的随身镜,定价一百银元;一尺见方的梳妆镜,定价五百银元;那面半人高的穿衣镜,标价五千银元!而香水,每瓶容量不过一小口,价格从五十银元到三百银元不等!
这个价格,足以让寻常富户倾家荡产。然而,对于在场这些真正站在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女人们来说,这种能够极致满足她们爱美之心和攀比之心的“神物”,再高的价格也无法阻挡其诱惑。
竞相购买的热潮几乎瞬间引爆。为了那面唯一的穿衣镜,几位国公夫人几乎当场争执起来,最终被一位来自江南的盐商巨贾之妻,以八千银元的天价抢走。其他镜子和香水,也在短短一个时辰内被抢购一空。
“璇玑阁”开业首日,收入超过十万银元!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寒生采用了“饥饿营销”策略,“璇玑阁”每月只开业一天,每次只提供限量产品,且需要提前预约资格。这更是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使得琉璃镜和香水的价格在黑市上被炒得翻了几番。来自全国乃至通过海商传来的海外订单,如同雪片般飞向户部。
大量的金银,如同百川归海,源源不断地流入内帑和国库。之前因为国债和铁路建设而显得捉襟见肘的财政,瞬间变得无比充裕。寒生终于可以挺直腰板,向张圣汇报:不仅今年的各项支出无忧,甚至可以考虑提前偿还部分国债,或者规划更多的铁路支线和新的大型工程。
张圣站在皇宫的高处,望着脚下繁华的许昌城,手中把玩着一面精致的琉璃镜。镜中映出的,是他沉稳而深邃的目光。
“取富于豪强,而利归于国……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他低声自语。琉璃镜与香水,这两件来自现代知识的“奢侈品”,成为了他撬动这个时代财富杠杆的支点,也为华朝这艘正在加速的巨轮,注入了最为强劲的动力。下一步,或许该考虑,如何将这些“奇巧”之物,连同华朝的文明与威严,一同卖到更遥远的西方,去换取更多的黄金、资源,以及……话语权。
---
(第234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