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膳时分,医学堂提供了统一的饭食。杨景曦自然有单独的房间可用膳,但她却端着餐盘,径直走到了女暗卫们坐的那一桌。
白芷等人见状,立刻就要起身行礼。
“坐着吃。”杨景曦抬手制止,自然地坐在了空出的位置上,“今日无甚不同,皆是学生。”
女暗卫们面面相觑,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与主人同桌用膳,这于规矩不合,也让她们倍感压力。
茯苓作为队长,低声道:“殿下,这……于礼不合,我等还是……”
“在我这里,吃饭最大,规矩次之。”杨景曦拿起筷子,语气不容拒绝,“都放松些,边吃边聊聊上午的课业可有疑问?正好我也听听你们的反馈。”
见她态度坚决,女暗卫们这才稍稍放松下来,只是吃饭的动作依旧有些拘谨。
沉默地吃了几口,南烛终究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求知欲,大着胆子,小声问道:“殿下……属下……属下对那‘血液循环’还是不甚明白。血如何能自行周身流转不息?推动之力又从何而来?”
杨景曦放下筷子,拿起两根筷子蘸了点水,在桌面上画了一个简易的心脏和血管示意图,耐心地重新解释:“可将心脏视作一个水囊,收缩时便将血液挤压出去,流入动脉血管,扩张时便将血液吸纳回来……如此一缩一张,循环不休。动脉血管壁有弹性,可随之搏动……”她讲得比课堂上更为细致,结合了内力的运行之道来比喻,让习武的南烛更容易理解。
南烛听得茅塞顿开,眼中迸发出恍然大悟的欣喜:“原来如此!多谢殿下解惑!”
其他女暗卫见南烛开了头且主人如此耐心,也纷纷壮起胆子。
青黛问:“殿下,那消毒所用之烈酒,与寻常酒水有何不同?度数为何?”
空青问:“殿下,若遇伤口极大,皮肉缺损,除了缝合,是否还有他法?”
辛夷接着:“殿下,您提到那特殊工具,真能看见微小之物?那是何等神奇……”
白芷则问了一个更宏观的问题:“殿下,您所授之学,似乎与我等所知医道大相径庭,将来是否会遭传统医家排斥?”
问题一个接一个,杨景曦丝毫不恼,一一耐心解答,时而比喻,时而画图,深入浅出。餐桌变成了第二个课堂,气氛也越来越热烈融洽。
周围的学徒们远远看着公主殿下竟与她的女护卫们同桌用餐,谈笑风生,耐心授业,心中对这位护国公主的敬佩之情更是达到了顶点。她不仅拥有绝世医术,更拥有如此平易近人、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
这顿午膳,吃了很久。阳光透过窗棂,温暖地洒在这一桌特殊的学生和她们共同的老师身上,充满了求知的光辉与融洽的气息。
下午的课程,杨景曦并未急于灌输更多新知识,而是采取了更为互动的方式。她在讲解了基础的人体骨骼系统和主要肌肉群后,便抛出了几个实际问题。
“假设一人自高处跌落,手臂畸形、肿胀、剧痛,无法活动,尔等首先当如何?”她环视课堂,“不必急于回答,可与你身旁同窗商讨片刻。”
课堂内立刻响起了一片低声讨论的嗡嗡声。太医和大夫们经验丰富,大多倾向于先确认伤势轻重,判断是否骨折。而学徒们则有些茫然,有的说赶紧揉一揉,有的说要找木板来夹,还有的说要马上正骨。
杨景曦静静听着,不置可否。片刻后,她点名让一个看起来有些怯生生的女学徒回答。
那女学徒红着脸站起来,小声道:“回…回公主,学生以为,应先查看伤者是否清醒,有无其他更重伤口。若只手臂受伤,万不可随意揉动或搬动,当用…用干净的布条或木板先将手臂固定住,免得二次损伤,再…再尽快寻医者处理。”
杨景曦眼中露出赞许之色:“说得很好!首要确是判断整体情况,固定制动以避免加重损伤,是为急救之要义。至于正骨复位,非经验丰富者不可轻试,否则易致残。”她借此详细讲解了骨折现场处理的要点和原则。
她又抛出几个关于常见急症、创伤处理的问题,引导大家讨论,然后再进行总结和纠正。这种互动式的教学,让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无论是经验丰富的医者还是初出茅庐的学徒,都沉浸其中,相互启发,也更能深刻理解那些基础原则的重要性。
时光在热烈的求知氛围中飞快流逝,转眼已是日影西斜,到了放学时分。
学员们恭敬地目送杨景曦离开课堂,却见她并未径直出医学堂大门,而是转向了后院那片改建而成的学徒宿舍区。
医学堂占地颇广,宿舍区由数排整齐的平房组成,男女分区,中间有矮墙隔开。杨景曦先是来到了男学徒宿舍区。
正值晚饭前,不少男学徒都在屋内外活动。骤然见到护国公主殿下亲至,众人皆是一惊,慌忙就要跪拜。
“不必多礼。”杨景曦抬手制止,语气平和,“本宫只是来看看你们住得可还习惯,冬日里是否暖和。”
她说着,便随意选了一间敞着门的宿舍走了进去。屋内是简单的通铺,可住六人,收拾得还算整洁。她伸手摸了摸炕上的被褥厚度,又看了看墙角处正在无声燃烧着蜂窝煤的铁皮炉子,以及特意留出的通风口。
“被褥可还厚实?夜间冷不冷?这炉子取暖,屋内可有气闷之感?”她回头问那几个跟着进来、显得十分局促紧张的男学徒。
一个胆子稍大的男学徒连忙躬身回答:“回殿下,被褥很厚实,一点也不冷。这蜂窝煤炉子极好,比烧柴暖和多了,还没什么烟。管事大人一再叮嘱要留通风口,屋里并不气闷。谢殿下关怀!”
他们没想到尊贵无比的公主殿下竟会亲自来关心他们的住宿冷暖,心中又是惶恐又是激动,回答得格外认真。
“那就好。安全第一,取暖时务必保证通风。”杨景曦点点头,又叮嘱了几句用火安全,这才转身走向女学徒宿舍区。
女学徒们早已听到了动静,纷纷聚在门口或窗边,见公主过来,立刻恭敬地行礼,眼神中充满了激动与感激。
杨景曦同样走进一间宿舍查看。女宿舍的条件与男舍相当,同样干净暖和。
她刚询问完住宿情况,一位年纪稍长、似乎是众人推选出来的女学徒忽然带着众人,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声音哽咽却清晰地说道:“公主殿下大恩!民女等……民女等感激不尽!”
她抬起头,眼中已蓄满泪水:“我等大多家中清贫,父母只盼我等早日嫁人换些彩礼,或是留在家中操持家务、伺候弟妹……从未想过女子也能如男子一般,正大光明地学习这济世救人的医术!是殿下给了我们这个机会!”
另一个小姑娘也抹着眼泪道:“不止能学医术,殿下还给我们这么好的地方住,这么厚实的被褥,这么暖和的炉子,一日三餐都能吃饱吃好……这……这简直是梦里才有的日子!”
“是啊殿下,”又一人接口,语气充满了决心,“我们一定拼了命地学!绝不辜负殿下给我们造的这登天梯!定要学出个名堂,将来也能像殿下一样,治病救人,让家里爹娘看看,女儿家也能有出息!”
她们你一言我一语,言语朴实,却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改变命运的珍视和对杨景曦的无尽感激。
杨景曦看着眼前这些眼中含泪却目光坚定的女子,心中亦是一阵触动。她亲自上前,将为首的那位女学徒扶起,又示意众人都起身。
她的声音温和却带着力量:“机会,本宫给了你们。但这登天梯,最终能爬多高,走多远,终究要靠你们自己一步步去走,靠你们手中的银针、心中的仁术去证明。记住今日之言,刻苦用功,将来,这医学堂乃至天下医界,必有你们一席之地。本宫,期待着。”
话语虽轻,却重若千钧,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位女学徒的心中。她们用力点头,将这份知遇之恩和殷切期望,化为了未来无数个挑灯夜读、刻苦钻研的不竭动力。
查看完毕,确保学员们的基本生活无忧,杨景曦这才在女学徒们无比崇敬的目光中,离开了医学堂。夕阳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仿佛一位引领者,为身后那些人照亮了一条通往未来的全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