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致命的是,先锋舰队此刻才惊觉自己已深陷重围:前方是突然变得危险的“诱饵”舰队,后方刚传来补给线被切断的噩耗,而侧翼的星云中,隐约可见新出现的联盟舰船信号——那是王启明提前部署的拦截力量。他们深入联盟防线的冒险之举,此刻变成了自投罗网的绝境。
这场曾被敌军指挥部寄予厚望的闪电突击,在即将触及胜利果实的瞬间轰然崩塌。不是败于正面交锋的火力不足,而是亡于后勤命脉被精准斩断。王启明用一场教科书级的后勤破袭战证明:现代星际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前线炮火的猛烈,更取决于后勤血管的畅通。
当“掠夺者号”的舰长无奈下达“全线撤退”命令时,他苦涩地意识到——这场撤退,很可能是一条有去无回的死路。
当补给线被切断的确切信息传来,敌军先锋舰队内部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旗舰“掠夺者号”的指挥舱内,刺耳的警报声与系统失效的警告光交错闪烁。原本严整的作战阵型开始瓦解,各舰船争先恐后地试图转向后撤,与远在数个星区之外的主力部队汇合。
然而,失去持续能源供应的舰队如同断线的风筝,撤退过程显得笨拙而混乱。主引擎因能量不足而输出不稳,战舰的转向动作变得迟缓而笨重;护盾强度持续衰减,舰体在转向时甚至因能量分配不均而发出令人不安的金属呻吟声。一些舰船在慌乱中发生碰撞,战舰的装甲在摩擦中迸发出刺眼的火花,进一步加剧了混乱。
王启明冷静地注视着战场态势的变化,迅速调整战术。他命令诱饵舰队由佯装溃退转为积极骚扰,利用其相对完好的机动性优势,像狼群一样不断袭扰敌军的侧翼和后方。这些舰船并不寻求正面决战,而是看准时机发动快速的鱼雷齐射,随后迅速撤离,最大限度地迟滞敌军的撤退速度。
与此同时,联盟的电子战部队开始发挥关键作用。他们侵入敌军的通讯频道,反复播报补给枢纽已被摧毁的详细战况,甚至传送了爆炸现场的实时影像。更致命的是,他们以联盟统帅部的名义发出劝降通告,承诺给予投降者人道待遇,并明确指出继续抵抗只会导致全军覆没。
这些心理攻势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敌军舰队内部出现严重分歧,部分舰长主张投降,而另一些则坚持抵抗,指挥系统陷入瘫痪。一些舰船开始关闭武器系统,在舰体表面打出投降的信号灯光;而另一些舰船则因意见不合而发生内部冲突,甚至有舰船向曾经的友军开火。
王启明站在指挥屏前,看着代表敌军的红色光点逐渐失去组织性,从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变成了一盘散沙。
王启明站在全息战术台前,眼神锐利如鹰。当看到敌军阵型出现混乱的瞬间,他立即俯身按下通讯键:所有诱饵舰队注意,执行作战方案。重复,执行蜂群方案。
原本佯装溃逃的舰队突然展现出惊人的战术素养。十二艘伪装成运输舰的突击艇迅速组成三个战斗群,如同训练有素的狼群般展开协同作战。第一战斗群利用小行星带作掩护,从敌军左翼发动闪电突袭,发射的电磁干扰弹在敌舰护盾上炸开绚丽的能量涟漪;第二战斗群则悄然绕至后方,精准打击推进器系统,使多艘敌舰失控旋转;第三战斗群在高空轨道游弋,用远程炮火覆盖敌军可能的突围路线。
这些袭击极具针对性且毫不恋战:每轮攻击持续时间不超过九十秒,发射完导弹立即后撤,借助星云中的电磁风暴隐藏行踪。当敌军组织反击时,他们早已消失在星际尘埃之中,只留下系统警报的余音。
最精妙的是,王启明特意让各战斗群采用不同频段的通讯代码,制造出有多支主力舰队在此作战的假象。一时间,敌军传感器上出现数十个高速移动的光点,仿佛整片星域都布满了联盟的伏兵。
这种精准而持续的骚扰战术,成功将敌军的撤退速度拖慢了近70%。为后续的围歼作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彻底摧毁了敌军指挥官的判断力。
就在狼群战术迟滞敌军撤退步伐的同时,一场无形的电子心理战悄然展开。联盟最精锐的电子战部队——“暗影”小组,开始向敌军发起致命的信息攻势。
“暗影”小组首先破解了敌军用于紧急通讯的量子加密频道。他们并非简单地干扰通讯,而是进行了精妙的信号替换。敌军指挥官听到的,不再是下属的汇报,而是王启明冷静而威严的声音:
“致‘掠食者’先锋舰队全体官兵,你们的后勤枢纽已于标准时18:47被彻底摧毁。现有证据表明,你们的主力舰队已放弃救援。”
更具冲击力的是,真实的战场影像被直接传输到敌军各舰的主屏幕上:补给站爆炸的炫目火光、燃料罐连环殉爆的恐怖场景,以及——最具心理杀伤力的——一段被截获的、来自敌军主力舰队指挥部的内部通讯,内容赫然是讨论如何将先锋舰队作为“弃子”来保全主力。
劝降通告的措辞经过精心设计,避免刺激敌军的荣誉感,而是强调生存的理性选择:
“放下武器者,将享受《星际战争公约》规定的全部战俘权利。医护人员已待命,将为伤者提供救治。你们的家人还在等待团圆。”
电子战部队甚至针对不同级别的军官发送差异化信息。对基层士兵,强调生存与家庭;对中层军官,暗示上级的背叛;对高层指挥官,则暗示其已被列入战争罪审判名单。
这场电子心理战的效果立竿见影。敌军指挥系统陷入瘫痪,部分战舰升起白旗,一些舰船甚至调转炮口对准了仍想抵抗的友军。王启明不费一兵一卒,就使敌军陷入了自相残杀的绝境。
联盟的心理攻势如同精准投放的病毒,迅速在敌军舰队内部引发毁灭性的连锁反应。
在敌军旗舰“掠夺者号”那充满压抑气氛的指挥中心内,舰队司令莫里斯将军如同一头被困的雄狮,双眼布满血丝,一拳砸在中央控制台上,咆哮道:“投降?在我的字典里没有这个词!我们是帝国的骄傲,就算死,也要让敌人付出代价!全员准备,执行最后的冲锋指令!”
站在他对面的参谋长卡特尔,一位以冷静和务实着称的军官,脸上却毫无血色。他没有被司令的怒火吓倒,而是颤抖着手指,将一块数据板重重地拍在控制台上。屏幕上刺眼的红色数字,是当前舰队的能源实时监测报告。
“骄傲?代价?”卡特尔的声音因激动而尖锐,却又带着一种绝望的嘲讽,“司令官阁下,请您看清楚!我们的能源储备连维持生命支持系统12个小时都不够了!引擎功率不足百分之三十,护盾正在瓦解!士兵们连呼吸都将成为问题,您拿什么去冲锋?拿他们的尸体吗?”
这场最高指挥官之间的激烈争执,由于通讯官在之前的混乱中未能及时切换频道,竟通过一个未加密的指挥频段,如同现场直播般,传遍了舰队每一艘尚有动力接收信号的舰船。
刹那间,整个先锋舰队都“听”到了他们的最高指挥官在绝望中的分裂。司令的顽固与参谋长的悲鸣,像两把重锤,彻底砸碎了残余的指挥体系权威和士兵心中最后的纪律防线。一艘原本正准备执行冲锋命令的驱逐舰,其舰长在听到这段争吵后,默默松开了紧握的操纵杆;另一艘巡洋舰上,本就士气低落的船员们,则彻底放弃了战斗岗位。
当旗舰上的内讧通过电波传开,整支先锋舰队瞬间从战斗集体堕入了无政府状态。最触目惊心的分裂,在曾经并肩作战的舰船之间血腥上演。
巡洋舰“利刃号”的舰长,一位素以务实着称的中年军官,在收到参谋长卡特尔派系的密电后,做出了冷酷的决定。他命令武器官向昔日战友、仍在坚持抵抗的驱逐舰“顽石号”,发射了非致命的磁性捕获网。巨大的合金网在真空中张开,如同蜘蛛扑食般缠向“顽石号”的推进器。公共频道里响起“顽石号”舰长不敢置信的怒吼:“你们疯了吗?我们是战友!”而“利刃号”的回应冰冷如铁:“正是为了让大家活下去。”
更复杂的局面发生在侧翼。三艘“匕首级”护卫舰迅速组成三角防御阵型,但它们闪烁着警示灯的炮口,并非指向远处的联盟敌军,而是对准了舰队内部另一艘正准备向“利刃号”开火的“坚盾号”护卫舰。公共频道瞬间被咆哮淹没:
“‘坚盾号’!立即停止你的叛乱行为!”
“叛乱?是你们先背叛了军人的荣誉!”
警告性的脉冲光束在舰船间的虚空中交错闪过,将昔日战友的情谊彻底击碎。
通讯频道的混乱深渊
舰队通用频道沦为了一片喧嚣的战场,各种口音的怒骂、威胁、劝说和绝望的哀嚎交织成一片:“所有单位注意,‘利刃号’已叛变!别听他的!司令部已经失控了!第三引擎舱起火!我们需要援助……任何人,求求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