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个夜晚,山村的夜晚格外宁静,只有偶尔的犬吠和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
而苏绣娘的老屋里,那盏用了多年的日光灯,却常常亮到深夜。
她就着明亮的灯光,坐在窗前的旧藤椅上,开始了她的工程。
灵巧手指拿着小小的绣花针,开始在红色的软缎鞋面上,一针一线地绣起精致的虎头图案。
给男孩的,就绣威猛又可爱的虎头,寓意孩子健康强壮;
给女孩的,则绣上翩跹的蝴蝶和绽放的小花,希望她灵动活泼。
图案栩栩如生。
这是苏绣娘练了一辈子的手艺,如今,她把所有的祝福和期盼,都凝聚在了这小小的针线里。
每绣完一只小鞋子,她都会拿在手里端详半天,想象着这鞋子穿在那两个未曾谋面的小脚丫上的模样,嘴角便忍不住向上弯起。
第二天,工地上一切如常。
岁安在处理完几处技术难点后,习惯性地想找陈继学老先生探讨一下。
他环顾四周,却没看到那位总是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儒雅的老者。
他找到正在检查水景基础的赵国栋:
“赵老师,看到陈老师了吗?”
赵国栋直起腰,擦了把汗,也是一脸茫然:
“没看见啊,早上就没见着人。我还以为他跟你在另一边忙呢。
是不是上级临时有什么安排?”
岁安点了点头,心里有些疑惑,但也没多想。
专家们偶尔被上级叫去开会或者勘察其他场地也是常有事。
他只好暂时将问题搁置,继续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然而,岁安和赵国栋都不知道的是,此刻的陈继学,正坐在一列飞驰前往省会的火车上。
窗外的田野和村庄飞速向后掠去,他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金丝边眼镜被他取下,小心地放在胸前的口袋里。
陈继学的身份,并不仅仅是古建筑修复专家那么简单。
他还有另一重未曾公开的身份——此次重大工程专家团队的和记录员。
他需要客观地向更高层级的领导汇报其他几位专家在工程期间的专业能力、工作态度。
这份汇报,将直接影响这些专家未来的评级、任用。
下午,火车抵达省会。
陈继学没有耽搁,直接前往省文化厅和建设部门联合组成的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一间气氛庄重的会议室里,几位主要领导已经就座。
陈继学与他们都是旧识,彼此寒暄后,便直接进入了正题。
他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数月来的观察心得。
他首先肯定了整个专家团队的整体素质。
“王雅君同志在园林植物配置与古建意境的融合上,见解独到,确保了园林的艺术性。”
“赵国栋同志负责的水利系统,不仅功能完善,更兼顾了景观效果,尤其是几处动态水景的设计,颇具巧思。”
“钱思明同志在成本控制上把握得当,确保了工程在预算内高效推进。”
他的评价客观中肯,既指出了优点,也委婉地提到了些许可以改进的细节,体现了一位老专家的严谨。
领导们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认可。
这支专家团队是他们精心挑选的,能得到陈继学如此评价,也在意料之中。
然而,当陈继学的话锋转到岁安身上时,他的语气明显变得更加郑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赏。
“至于萧岁安同志,”
陈继学推了推重新戴上的眼镜,目光扫过在座的领导:
“我认为,需要特别汇报。”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最恰当的语言:
“该同志,当真是年少有为。”
他开始详细叙述:
“首先,是其技艺。
诸位数月前都曾见过他的作品《风骨》,其艺术造诣和技法之纯熟,已远超其年龄。
在本次工程中,他负责全园石雕,不仅完美继承了传统石雕的精髓,还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心得传授给工匠团队,带动了整个石雕组技艺水平的提升。”
“其次,是其责任心与领导力。
各位领导都知道,石雕组有百人之众。
萧岁安同志以十九之龄,却能令一众经验丰富的老匠人心服口服。”
“最后,是其心性。”
陈继学的语气带着长者的欣慰:
“该同志虽年级不大,却心性坚韧,不骄不躁。
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对于石雕艺术有着极高的追求。
我认为,他未来的成就,绝不止于此。”
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一位领导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开口道:
“老陈,你的眼光我们是信得过的。
按照你这么说,这个萧岁安,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
只是……他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些。”
另一位领导接过话:
“是啊,之前考虑到他太过年轻,资历尚浅,所以只给了一个‘项目特聘专家’的临时头衔,本意是让他历练一下,工程结束也就自动解除了。”
陈继学微微颔首,表示理解之前的考量,但他随即话锋一转:
“各位领导,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人才难得,尤其是像萧岁安这样,既有扎实功底,又具备现创新思维的青年才俊。
我们不能固于年龄的窠臼。此次工程延期,规模扩大,正是对他进一步的考验,也是我们培养他的绝佳机会。”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在座的领导:
“我建议,可以考虑将萧岁安同志,纳入省级专家的正式培养序列。
不必立刻授予正式头衔,但可以开始给予他相应的学习资源、参与更高层次研讨会的机会,并在后续的工程中,逐步赋予他更大的权限。”
陈继学的建议,无疑是大胆的。
这意味着组织将投入资源,将一个年仅十九岁的年轻人,作为未来的省级专家骨干来重点培养。
几位领导交换了一下眼神,显然都在认真权衡。
最终,那位主要负责的领导缓缓开口,一锤定音:
“陈老的建议,很有价值。
萧岁安同志的表现,我们也一直有所关注。
这样吧,关于将他纳入省级专家培养序列的提议,原则上我同意。
具体方案,由相关部门尽快拟定。
在接下来的半年延长期里,加强对他的考察和,如果表现持续优异,工程结束后,可以正式启动培养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