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背山靠河的新城址,青石山脚下就已挤满了人 —— 李猛站在之前立的 “新城基” 石碑旁,手里攥着木简清点人数,嘴里念着:“石肤族 32 人、人族 45 人、兔耳族 28 人、鹿鸣族 23 人、蕨叶族 27 人、难民 21 人…… 加上帮忙的孩童,整整三百人!”
人群里,各族的工具闪着晨光:石肤族汉子扛着玄铁石凿,肩头搭着粗麻布,准备扛大块青石;人族汉子们手里攥着拧成股的麻绳,绳头系着铁钩,用来绑石头抬运;鹿鸣族猎手背着骨铲,要去山脚下找平整的石料;难民们挎着竹篮,准备捡碎石填地基缝;孩子们拎着小布包,里面装着干粮,还不忘揣着之前编的灵草哨,说要给干活的大人加油。
“今天的活,主要是搬石头 —— 青石山脚下的石料,要搬到城墙地基线,堆成三尺高的石堆,为明天砌墙打基础!” 李猛指着地上用石灰画的长线,“石肤族力气大,负责扛一百斤以上的大块青石,往主城墙地基运;人族分十组,用麻绳绑着抬八十斤的中块石,补主城墙的缝隙;鹿鸣族找五十斤的平整石,运去粮库地基;难民和孩子们,捡三十斤以下的碎石,填到住房区的地基里,都听明白了?”
“明白!” 三百人的喊声震得山脚下的松树都晃了晃。石壮第一个扛着块半人高的青石站起来,玄铁石凿别在腰间,粗麻布垫在肩头,青石压得他肩头微微下沉,却走得稳稳当当:“俺们石肤族先开干!这石头够沉,砌城墙最结实!” 身后的石肤族汉子们也跟着上前,一块块青石被扛起来,像移动的小山,往主城墙地基线走。
人族这边,阿明领着十组人,每组四人,用麻绳把青石绑结实,铁钩勾住绳结,喊着号子抬:“嘿哟!一二走!嘿哟!往线挪!” 号子声在河岸边回荡,中块青石被稳稳抬到地基线,按大小排好;鹿伯则带着猎手们,用骨铲把山脚下的平整石撬出来,擦去石上的泥土,再两人一组抬去粮库地基,每块石头都摆得整整齐齐,连缝隙都差不离。
难民们的干劲也不输 —— 之前挤在草棚的妇人,此刻挎着竹篮,弯腰捡着碎石,装满一篮就往住房区地基倒;几个年轻的难民小伙,还学着人族的样子,用小麻绳绑着稍大的石头,两人抬着走,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却没一人歇脚。
孩子们更热闹了 —— 阿牛领着一群半大孩子,拎着小竹篮,专捡指甲盖大的碎石,往地基缝里填:“俺们填得严实,以后住房就不会晃!” 丫丫抱着灵草兔,跟在蕨蓝身后,帮着递水:“壮伯,喝口水再扛!” 石壮接过陶碗,一饮而尽,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好娃!等新城建好,给你留个能看河的窑洞!”
快到正午时,山脚下突然传来 “嘿哟” 的喊声 —— 原来是块两人高的巨石,石肤族汉子们扛不动,人族的号子队也抬不起。李猛刚要过去想办法,就见各族的人围了上来:“俺们一起抬!” 石壮在前扛着石角,阿明在后领着十组人拉麻绳,鹿伯带着猎手用骨铲撬石底,连几个难民小伙都凑过来扶着石边,三百人里竟有一半围了过来,齐声喊着号子:“一二!起!一二!走!”
巨石缓缓离开地面,往主城墙地基挪去,阳光洒在众人紧绷的脸上,汗水浸湿了衣裳,却没一人松手。等巨石稳稳落在地基线上,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石壮抹了把汗:“还是人多力量大!这石头砌在城门下,比啥都结实!”
正午休息时,孙老药领着药坊的人,推着陶桶送来解暑汤 —— 用凝灵草和粟米熬的,喝起来清甜解渴。马大壮也赶着几只羊过来,杀了一只,煮了大锅羊肉汤,分给大伙:“多吃点,下午有力气搬更多石头!” 众人坐在河边的草地上,喝着汤、吃着肉,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新城的模样,石肤族汉子说要在窑洞旁凿个石桌,人族工匠说要给住房装木窗,孩子们则盼着操场快点建好,能在上面跑跳。
下午的太阳更烈了,却没人喊累 —— 石肤族的青石扛得更勤,人族的号子喊得更响,鹿鸣族的平整石捡得更多,难民和孩子们的碎石篮也装得更满。蕨蓝还带着族里人,编了些草帘,挂在临时搭的木架上,给干活的人遮阳;老周则在地基旁画着标记,记录每堆石头的位置,生怕出错。
夕阳西下时,新城址的地基线上,已堆起了三座石堆 —— 主城墙地基的大块青石堆得有半人高,粮库地基的平整石排得像条长龙,住房区地基的碎石填得严严实实。李猛站在石堆旁,手里的木简记着:“今日搬石三千二百块,主城墙地基完成三分之一,粮库地基完成四分之一,住房区地基完成一半!”
三百人围在石堆旁,看着自己一天的成果,脸上都满是笑意。石壮扛着最后一块青石过来,往主城墙地基上一放:“明天俺们再早点来,争取把主城墙地基的石头搬够!” 阿明也点头:“俺们人族再编些麻绳,能抬更多石头!”
夜色降临时,新城址的火把又亮了起来 —— 几个石肤族汉子还在山脚下找大青石,说要给城门留块最结实的;人族工匠在画明天的搬石路线,想更省力气;孩子们则在石堆旁,用碎石拼出 “新城” 两个字,在火把光下闪着微光。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天搬的不仅是石头,更是建新家的希望,只要这样齐心干下去,新城很快就会拔地而起,成为他们安稳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