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第三日的晨光刚漫过主城墙地基线,“咚!咚!咚!” 的夯锤声就已连成一片 —— 四台夯土机分别立在主城墙、粮库、住房区、水渠地基处,玄铁夯锤在麻绳牵引下,一次次砸向泥土,每一声闷响都震得地面泛起细尘,却比人力夯基时多了几分规整的节奏。
主城墙地基旁,两台夯土机正交替作业。阿明领着八个汉子,分成两组轮流拉绳 —— 前一组拉着麻绳把夯锤拽到支架顶,喊一声 “松”,玄铁锤砸下,后一组立马接上,连歇气的间隙都没有。“之前十个人夯这半丈地基,得从早干到晚!” 阿明抹了把汗,指着刚夯完的地基,“现在两台机子,八个人,一上午就夯完两丈,比之前快三倍!” 旁边递水的少年阿牛凑过来,数着夯锤砸出的印子:“阿明哥,这地基砸得跟石板似的,魔兵来了都踩不塌!”
粮库地基那边更热闹。石壮带着四个石肤族汉子守着一台夯土机,却没按 “四人拉绳” 的规矩来 —— 他们嫌拉绳慢,直接让两个汉子拽着麻绳两端,借着石肤族的蛮力往上提,夯锤落得比别处更勤。“俺们石肤族力气大,俩人拽绳比四人还快!” 石壮拍着玄铁锤,“这机子够结实,砸了三天都没松过螺丝,老铁匠的手艺真没的说!” 老铁匠正好扛着工具箱过来检查,闻言笑着敲了敲滑轮轴:“轴上的灵草油没干吧?每天都得擦一遍,别让灰卡着,机子才能一直转!” 石壮立马让汉子们取来油布,仔细给滑轮轴上油,动作比擦玄铁石还上心。
住房区地基处,景象最是暖心。难民们和蕨叶族的妇女们围着一台夯土机,四人一组拉绳,节奏虽慢却稳。之前连石夯都提不动的妇人张婶,此刻攥着麻绳,跟着众人的号子使劲:“之前俺们捡碎石填缝,总怕拖后腿,现在这机子好,俺们娘们也能帮着夯地基!” 旁边的蕨蓝递过一块粗布巾:“歇会儿再干,这地基夯得平,以后咱们的房子住得也安稳!” 不远处,丫丫领着几个孩子,把装满清水的陶碗摆在地埂上,见谁歇气就递过去,小嗓子脆生生的:“婶子歇会儿,喝口水再拉绳!”
灵田旁的水渠地基是最后开工的,却也追得最快。鹿伯带着猎手们用一台夯土机,顺着水渠的走向分段作业 —— 夯锤砸过的渠底,泥土紧实得能站人,连渗水的细缝都被砸实了。“之前挖渠怕塌,得等土晒干了再夯,现在有机子,挖完就夯,三天能赶之前五天的活!” 鹿伯指着渠边的标记,“这渠通了河,以后灵田浇水再也不用挑,新城的灵草准能长得比旧据点好!”
三天下来,天气格外给劲 —— 没刮风没下雨,只有清晨的露水解暑,傍晚的夕阳暖身。每天清晨,夯土机先响;正午,孙老药推着陶桶送来解暑的凝灵草汤,马大壮偶尔还杀只鸡,煮锅鸡汤分给拉绳的汉子们;傍晚,老周拿着木简蹲在地基旁,一笔笔记着进度:“主城墙地基夯完三丈,粮库地基全平,住房区夯完两亩,水渠地基通了半里 —— 算下来,整整夯完半里长的地基!”
第三天傍晚,李猛站在主城墙地基的最高处,望着连成一片的夯实土地,声音洪亮地喊:“大伙都看到了!三天!用夯土机夯完了半里地基!要是靠人力,至少得十天!这就是咱们的智慧,咱们的力气!”
人群里爆发出欢呼声 —— 石肤族汉子们举起玄铁石喊着号子,人族工匠们拍着夯土机的支架,难民们互相拉着手笑,孩子们则围着夯锤跑,连老铁匠都捋着胡子笑:“等俺再琢磨琢磨,造个运石的小推车,以后搬石头也能省力气!”
夜色降临时,四台夯土机被小心地挪到临时工棚旁,老铁匠逐个检查滑轮、夯锤,给每个连接件都涂了层新的灵草油:“这些机子是咱们的宝贝,得护好了,接下来砌城墙、搭房架,还得靠它们!” 旁边的阿明点头:“明天俺就让人编新的麻绳,给机子换根更结实的绳,保证接着干!”
月光洒在夯实的地基上,泛着细密的土光。众人坐在地埂上,喝着热汤,聊着接下来的计划 —— 石肤族说要开始砌城墙,人族说要搭房架,鹿鸣族说要挖灵田的灌溉沟。每个人都知道,这半里地基不仅是新城的根基,更是他们齐心建家的信心 —— 有了高效的工具,有了拧成一股绳的人心,新城很快就会从图纸变成现实,成为他们真正安稳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