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交接仪式结束后的第一个季度经营分析会上,市场销售组提交的一份报告引发了热烈讨论 —— 数据显示,近一年来,“低脂”“高蛋白”“无添加” 等关键词在农产品搜索量中同比增长 67%,不少老客户反馈 “希望推出更适合健身人群、中老年群体的健康食品”。林文博看着报告,心中萌生了一个清晰的方向:“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正在升级,咱们不能只守着现有的草莓制品,必须研发功能性健康食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这个想法得到了团队的积极响应,但也有人提出顾虑。生产研发组的李娜直言:“功能性食品对配方、工艺要求极高,比如低脂高蛋白豆制品,需要控制脂肪含量在 3% 以下,同时保证蛋白质含量不低于 20%,咱们之前没做过类似产品,技术上有不小的难度。” 财务组的张颖也补充:“研发投入大、周期长,要是中途失败,会浪费不少资金,咱们得做好风险评估。”
林文博没有回避这些问题,而是组织团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市场调研与可行性分析。他们走访了 10 家健身机构、5 家老年社区,收集了 2000 份消费者问卷,还对标行业内的优秀品牌,梳理出 “低脂高蛋白豆制品”“高维生素果蔬汁”“无糖有机坚果酱” 三大潜力品类。调研结果显示,低脂高蛋白豆制品的市场需求最迫切,且企业现有加工车间经过改造后可满足生产条件,研发风险相对可控。
“就从低脂高蛋白豆制品入手,先做一款‘有机黑豆蛋白块’,目标群体锁定健身人群和控脂人群。” 林文博在研发启动会上明确方向,同时组建了专项研发团队:李娜担任组长,负责配方设计与工艺优化;林文斌协调生产车间,提供设备改造支持;市场组则同步开展消费者偏好调研,为产品口感、包装设计提供参考。
研发工作刚起步,就遇到了第一个难关 —— 蛋白质提取率低。团队尝试用传统的 “浸泡 - 研磨 - 过滤” 工艺提取黑豆蛋白,结果蛋白质提取率仅为 45%,远低于行业 60% 的平均水平,且提取出的蛋白纯度不足,无法达到 “高蛋白” 标准。李娜带着团队连续一周泡在实验室,尝试调整浸泡时间、研磨转速、过滤孔径等参数,却始终没有突破。
“再这样试下去不是办法,咱们得找专业人士帮忙。” 林文博看着疲惫的研发团队,决定联系省农业科学院的食品加工研究所。研究所的陈教授在了解情况后,建议采用 “酶解辅助提取法”—— 通过添加特定蛋白酶,破坏黑豆细胞壁结构,提高蛋白质的溶出率。这个方法虽然成本略高,但能显着提升提取效率。
团队立刻采购酶制剂,在陈教授的远程指导下调整工艺。经过 20 多次试验,终于将蛋白质提取率提升至 68%,纯度达到 92%,完全符合 “高蛋白” 标准。当李娜拿着检测报告冲进办公室时,林文博正在和市场组讨论包装设计,看到数据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 这是研发路上的第一个重要突破。
解决了蛋白提取问题,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产品口感粗糙、易松散。首批试制品做好后,林文博组织内部品鉴会,不少员工反馈 “像嚼干豆粉,没有嚼劲”“一捏就碎,不方便携带”。健身机构的测试用户也提出 “希望口感更 q 弹,能直接当零食吃,不用额外加工”。
为了优化口感,李娜带领团队从 “配方调整” 和 “成型工艺” 两方面入手。在配方上,尝试添加不同比例的魔芋粉、豌豆蛋白,调节产品的弹性与韧性;在成型工艺上,对比 “低温烘烤”“高温挤压”“冷冻干燥” 三种方式,测试不同温度、时间对口感的影响。有一次,为了测试低温烘烤的最佳温度,团队从凌晨开始,每隔 10 分钟取样一次,连续工作了 8 个小时,终于发现 “65c烘烤 2 小时” 能让蛋白块保持 q 弹口感,同时避免营养流失。
就在口感问题即将解决时,又出现了 “保质期短” 的难题。由于产品无添加防腐剂,常温下只能保存 15 天,不利于运输和销售。林文博召开紧急会议,大家提出了各种方案:有人建议添加天然防腐剂(如茶多酚),有人提议采用真空包装 + 充氮气保鲜,还有人认为可以缩短保质期,主打 “短保新鲜” 概念。
经过讨论,团队最终选择 “真空充氮包装 + 低温冷藏” 的组合方案:用阻隔性强的复合膜包装,抽真空后充入氮气,抑制微生物生长;同时将保质期设定为 90 天,要求经销商配备冷藏运输车辆,确保产品新鲜度。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团队将样品分别在常温、冷藏环境下存放,每周检测微生物数量和口感变化,结果显示冷藏条件下 90 天后,产品仍能保持良好品质。
研发过程中,团队还充分吸收消费者的意见。市场组将不同口味(原味、海苔味、香辣味)的试制品送到健身机构、超市进行免费试吃,收集反馈。有消费者提出 “海苔味太淡,希望增加风味浓度”,研发团队立刻调整调味配方;还有人建议 “包装尺寸太大,一次吃不完不方便”,设计组就推出了 “独立小包装”,每袋含 2 块蛋白块,刚好满足一次食用需求。
经过四个月的反复试验与调整,首款 “林家有机黑豆蛋白块” 终于正式量产。产品包装上清晰标注 “低脂(2.8%)、高蛋白(22%)、无添加防腐剂”,还印着健身人群的食用场景图,一上市就进驻了本地 20 家健身机构的便利店和 15 家大型超市的健康食品区。
为了推广这款新产品,林文博策划了 “健康生活季” 活动:联合健身机构开展 “蛋白块 + 健身课程” 套餐,购买产品可获得免费健身体验课;在社交平台发起 “21 天健康打卡” 活动,用户分享食用心得可赢取产品礼盒;邀请健身博主进行产品测评,通过短视频展示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优势。
活动推出后,产品销量远超预期,第一个月就卖出了 3 万袋,不少健身人群在社交平台分享 “吃了半个月,饱腹感强,减脂期也不用挨饿”“海苔味很入味,比其他品牌的蛋白块好吃”。更让人惊喜的是,这款产品还吸引了不少中老年消费者,他们反馈 “低脂高蛋白,适合控糖控脂,独立包装也方便携带”。
当李娜将销售报表和消费者好评汇总交给林文博时,他正站在新基地的研发实验室里,看着员工们调试新的果蔬汁生产线。“这只是开始,接下来咱们要加快高维生素果蔬汁的研发,还要优化坚果酱的配方,让健康产品矩阵越来越丰富。” 林文博的语气充满期待,眼中闪烁着创新的光芒。
夕阳透过实验室的窗户,洒在实验台上的样品瓶上,折射出五彩的光芒。研发团队的成员们还在忙碌地记录数据、讨论方案,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专注与热情 —— 他们知道,每一次试验、每一次调整,都是在为企业的创新发展铺路,都是在为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保驾护航。而这款黑豆蛋白块的成功,不仅验证了团队的研发能力,更坚定了林文博 “以创新驱动健康产品发展” 的决心,为家族企业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