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上车!” 一名车队工作人员大喊着,帮我跳进赛车,接替詹姆斯?布拉汉姆。
我迅速系好安全带,与此同时,团队正忙着更换米其林轮胎,并为赛车加注道达尔燃油。
标致为这场赛事派出了堪称 “舰队” 的强大阵容:首先是 8 号车,由让 - 马克?马扎里诺、弗朗索瓦?蒙克莱尔和马克西米利安?勒克罗瓦组成全法车手阵容,它从杆位起步,此刻仍保持领先;7 号车由皮埃尔?卡拉奇安、尼科劳?莫赖斯和克里斯托弗?柯尼希斯曼驾驶,原本从第三位发车,却在比赛中与佩斯卡罗洛运动车队的私人标致赛车相撞,导致轮胎爆胎。
值得一提的是,那辆佩斯卡罗洛标致赛车是 2008 款 908 hdi FAp—— 佩斯卡罗洛车队除了使用自主研发的原型车,还引入了这款赛车。
而在极具潜力的法国耐力赛车手诺曼?西蒙内的操控下(他此前顶替勒克罗瓦参赛时表现惊艳),这辆 908 赛车展现出明显更快的速度,最终以第四位的成绩起步。
不过,这场碰撞也让佩斯卡罗洛的赛车受损,这反而为我们的赛车创造了机会,排名从第五位攀升至第三的争夺行列。
当我驶离维修区时,赛道局势如下:8 号标致领跑,暂未进站的 2 号奥迪位居第二,而已经完成进站的 1 号奥迪正驶入邓禄普减速弯,仅比我快约 5 秒。我在快速的邓禄普右弯中加速,及时回到主赛道,左转再右转通过减速弯,继续提速冲过坡道,下方便是勒芒萨尔特赛道标志性的邓禄普桥 —— 它正是这一圈赛道起始段的象征。
下山路段的首个弯道是轻微的左折,紧接着是一个幅度更大的右折。
随后我踩下刹车,进入 “弯道群”区域的左转弯道,最终以稍快的速度驶出右转弯道。
短暂的直道过后,我猛打方向盘向右转向,借助宽阔且标志性的蓝黄相间路肩,驶入穆桑直道。
1988 年 —— 也就是我出生的那一年,一辆私人车队的标致 p88 赛车曾在这条直道上创下 252 英里 \/ 小时(约 406 公里 \/ 小时)的速度纪录。
也正因如此,如今的穆桑直道增设了减速弯,目的是降低车速,避免两辆车相撞时发生堪比飞机坠毁的惨剧。
但即便如此,赛车在直道上仍需长时间保持油门全开,直至抵达第一个减速弯 —— 毕竟这条直道依旧占据了赛道的绝大部分长度。
这段路程让我有机会梳理目前的比赛情况:首先,在法拉利首次赢得勒芒冠军 60 周年的纪念时刻,伟大的恩佐?法拉利的次子皮埃特罗?法拉利亲自挥动了发车旗帜;其次,与赛百灵赛道的策略类似,车队计划尽量减少我在黄昏、黎明这些光线变化剧烈时段的驾驶任务,因此我作为第二棒车手,之后会将赛车交给米格尔?格雷罗,由他负责日落时段的赛程。
待天色完全变暗后,我会再次上场驾驶夜赛段,而到了次日清晨的比赛尾声,我或许还需要完成第三段驾驶任务 —— 毕竟这是一场长达 24 小时的耐力赛。
我踩下刹车,进入穆桑直道上两个减速弯中的第一个:先右转,再左转,最后轻微右折调整车身,随后在直道的第二段加速。
此刻,赛车尾部 V12 涡轮增压引擎的强劲动力,搭配轻量化车身,让我们迅速逼近前方的 Gt 组别赛车 —— 而且超车时机比前方的奥迪更有利。
顺利超越慢车后,我逐渐接近 1 号车(奥迪运动乔斯特车队)。
很快,我们抵达了第二个减速弯,这个减速弯先左转、再右转,与前一个形成镜像设计。
驶出减速弯时,一辆法拉利 F430 主动让行,我得以顺利超车,从此与奥迪之间再无阻挡。
不过我并未急于完成超越 —— 两车仍有大约五个车身的距离,但它已成为我视线中明确的追击目标。
穆桑直道尽头,一个轻微的右折引导赛车避开环岛(如今矗立在原穆桑弯道起点处)。
当前的穆桑弯道是一个狭窄的 90 度右转弯,出弯路肩外侧便是碎石区,我稳稳地操控赛车通过弯道。
在驶向印第安纳波利斯弯道的直道上,奥迪遇到了车流干扰:一辆 Lmp2 组别赛车正试图超越 Gt 组别赛车,而我们这些 Lmp1 组别赛车则需要同时超越这两组车。
借助这个机会,我紧紧跟到了这辆性能强劲的德国赛车的尾翼后方。
我们一同驶过右侧弯道,随后进入印第安纳波利斯弯道标志性的 90 度左转弯,紧接着又驶入 90 度右转弯的阿内尔弯道。
在阿内尔直道上,上演着奥迪对决标致、德国抗衡法国的精彩戏码 —— 我们都清楚,保时捷弯道群的乱流会让近距离跟车变得异常困难。
奥迪车队在 21 世纪以来的勒芒赛事中展现出绝对统治力:2000 年、2001 年、2002 年、2004 年、2005 年、2006 年、2007 年、2008 年均夺冠,而 2003 年的冠军归属宾利(同属大众集团),相当于德国品牌包揽了这十年的冠军。
他们深知,只要守住位置进入保时捷弯道群,就能确保再安全跑完一圈;而我也明白,只要能在此刻完成超越,就能立刻拉开差距,将注意力转向前方赛道。
目标明确后,我先是佯装要从内线超车,诱使奥迪防守,随后大胆选择外线切入,在保时捷弯道群的第一个右转弯完成了超越。
我几乎将赛车控制在白线边缘,成功在接下来的快速左转弯中占据领先位置,升至第三名。
后续的弯道依次是:左转弯、连续两个右转弯,随后保时捷弯道群过渡至克尔维特弯道群—— 勒芒赛道的这一段弯道,均以在勒芒赛事中声名显赫的厂商命名。
连续弯道的最后是一个轻微的左右减速弯,驶出后便是一段短直道。
此时,右侧是维修区入口 ——2 号奥迪正驶入维修区完成赛段,即将落到我们身后;我则继续左转、右转、再左转、右转,通过福特减速弯,完成这一圈的赛程。
身后是标志性的摩天轮,左侧是看台,右侧是维修区,前方是邓禄普弯道 —— 此刻,我已升至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