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代表们带着扶苏的“农书”和满腔热忱,很快在关中平原靠近渭水的一处皇家庄园内,划出了数百亩土地作为“试验田”。他们将土地划分为数十个规整的区块,立下木牌标识。
一部分田地开始尝试“轮作”,按照粟米-豆类-休耕的次序进行规划;另一部分则进行“套种”,在高粱地里间种蔓生的豆角,在桑树林下播种耐阴的药材;还有几块地专门用于实践“绿肥”,播种了苜蓿和紫云英,待其生长茂盛后,便会被翻耕入土,滋养地力。
农家的老农们每日拿着简陋的绳尺和算筹,记录着不同区块的作物长势、土壤湿度、虫害发生情况。他们严格遵循扶苏指导的“溲种法”处理种子,并开始在田边修建规范的沤肥坑和堆肥场,将收集来的人畜粪便、草木灰、杂草落叶分层堆积,等待其腐熟。
起初,附近观望的农户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瞎折腾。但当他们看到那些经过“溲种”的禾苗破土后确实更加茁壮,套种田里的豆角长势喜人,而沤肥坑里散发出的不再是刺鼻的臭味,而是一种泥土的醇厚气息时,质疑声渐渐变成了好奇与观望。农家的“试验田”,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一颗石子,开始悄然改变着关中地区沿袭数百年的耕作习惯。
与此同时,天工苑内,一场更为炽热、也更具风险的试验也拉开了序幕。
在扶苏提出“炒钢”的构想后,公输哲与墨家学者们经过反复推演和数十次小规模模拟,终于设计出了一套初步的装置。他们在一个加固的黏土坚炉旁,搭建了一个由厚重黏土砖砌成、内衬耐火泥的方形“炒炼池”。池底留有通风孔,连接着经过墨家改进、利用水力驱动的大型皮囊鼓风机。
首次正式试验在一个清晨进行,气氛凝重得如同大战前夕。精选的河东赤铁矿已被预先在坚炉中冶炼成半熔融、杂质较多的块炼铁。
“投铁!”公输哲一声令下,几名壮硕的工匠用长柄铁钳夹起炽热通红、软泥状的块炼铁,迅速投入预热好的炒炼池中。
“鼓风!”
水力驱动的皮囊发出沉闷的呼啸,强劲的气流通过池底风孔涌入,吹得池中赤红的铁液剧烈翻腾,火星四溅。
“投炭!”
禽滑厘亲自指挥,工匠们将砸碎的木炭均匀撒入翻腾的铁液之中。刹那间,火焰猛地窜高,池内发出“噼里啪啦”的爆响,大量的烟尘和火花冲天而起,场面极为骇人。
“搅拌!快!”负责操作的工匠冒着高温,用特制的长柄铁棍奋力搅动池内的铁液,使其与炭粉和空气充分接触。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紧盯着那团在池中翻滚、颜色不断变化的炽热物质。高温炙烤着每个人的脸庞,汗水刚渗出就被蒸发。
这个过程持续了约一刻钟。突然,负责观察的墨家学者大喊:“火候到了!出钢!”
工匠们迅速用长钳将一团团不再那么粘稠、颜色呈现亮白色的金属团夹出,置于铁砧之上,早已待命的几名铁匠立刻抡起大锤,趁热进行急促的锻打,以进一步挤出杂质并塑形。
当锻打停止,那几块依旧暗红的金属块被投入水中淬火,发出“刺啦”的声响,蒸腾起大片白雾。
等待冷却的时间格外漫长。终于,当一块冷却后的金属被呈到扶苏和诸位大匠面前时,所有人都围了上来。
公输哲用锉刀打磨边缘,仔细观察断口,又用手掂量,眼中露出惊异之色:“此铁…质地似乎远比寻常生铁坚韧,断口晶粒更为细密!虽远不及百炼钢,但比我们之前所用的任何生铁都要好!”
禽滑厘拿起另一块,用力弯折,虽能感到阻力,却并未像生铁那样脆性断裂。“殿下!此法…此法或许真的可行!我们‘炒’出来的,确实是一种不同于生熟铁的东西!”
第一次试验,虽然过程粗糙,产物也远非完美的钢材,但其展现出的潜力,足以让所有参与者振奋!他们找到了一条可能绕过反复锻打、直接获取更优质金属的路径!
“记录所有数据!”扶苏强压下心中的激动,“鼓风力度、投炭数量、搅拌时间、火候判断标准…一切细节都要记录下来!反复试验,优化流程!我们要的,是可重复、可控制的‘炒钢’法!”
就在天工苑为这初步的突破而欢欣鼓舞时,玄癸带来的消息,却瞬间将气氛拉回冰点。
“殿下,北疆蒙恬将军再次急报!匈奴攻势未减,我军伤亡持续增加,药材、箭矢消耗巨大,急需补充!军心虽有蒙将军勉力维持,然长期血战,已显疲态。”
“黑夫小队幸存者已撤回长城以内,黑夫身中三箭,失血过多,虽经随行军医抢救,至今昏迷未醒。据其队员拼死带回的消息,他们在王庭附近,至少确认了两名形貌、口音迥异于匈奴的中原人,其中一人,似乎精于…堪舆星象之术。”
“此外,沛县刘季,其私人武装已逼近两百人,并开始涉足沛县至丰邑一带的商路‘保护’,收取例钱,势力进一步膨胀。”
“吴中项梁,借口防备越人骚扰及可能的北疆溃兵,公然要求郡守府拨付钱粮,以‘助饷’之名,行扩军之实。项羽麾下已逾千人,日夜操练不休。”
“张良及其联络网,活动愈发隐秘,但黑冰台分析,其与旧齐、旧燕部分豪商的勾结正在加深,可能正在酝酿针对朝廷盐铁专卖体系的更大动作。”
内外的压力,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北疆的战事在消耗着帝国的鲜血,而内部的毒瘤则在趁机疯狂生长。
扶苏看着天工苑中那尚且粗糙的炒钢炉,又想到北疆苦苦支撑的将士,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无力感,但随即又被更坚定的意志取代。
科技的发展,农业的改良,都需要时间。而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告诉萧何,北疆所需,优先调配,倾尽全力!”扶苏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同时,加快商税在其他未试点郡县的推行准备!我们必须拥有更稳定的财源!”
他必须撑过去,必须为天工苑的突破,为锐士营的成长,为帝国的转型,赢得宝贵的时间。
北疆的血战,绝不能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