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计划”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寒川科技体系的血脉之中。在外部追赶的压力下,整个国家的研究力量被高度动员起来,朝着蒸汽动力、光学仪器和电学现象这几个看似遥不可及却又充满无限可能的前沿领域发起了全力冲刺。位于深山密林、戒备森严的“天工苑”,成为了这场无声战役的核心前线。这里没有硝烟,却弥漫着比战场更为紧张、更为炽热的气息;这里听不到喊杀,却时刻回响着思维的碰撞、金属的摩擦与实验的爆鸣。一种奇特的氛围在苑内蔓延——那是混合了极度疲惫、屡败屡战的挫折感,与即将触摸到真理边缘的狂喜预感的复杂情绪。寒川,正站在一场可能彻底改变其命运乃至世界格局的第二次技术爆炸的门槛之上。
夜色深沉,天工苑主楼的总理值房内,油灯依旧亮着。工造总局会办大臣陈烁披着一件沾满油污的外袍,双眼布满血丝,正伏案审阅着三大核心项目组报送来的最新进展简报。桌案上,散乱地堆放着绘有复杂机械结构的图纸、写满演算过程的草稿以及各种实验记录。他的面容比数月前苍老憔悴了许多,但那双眸子,却在疲惫的深处,燃烧着无法熄灭的火焰。
一阵略显急促的敲门声响起。陈烁头也未抬:“进。”
推门而入的是“跃迁计划”蒸汽动力项目组的首席匠师鲁大锤,一位年过半百、双手粗糙如树皮的老匠人,此刻他脸上却带着一种近乎孩童般的兴奋与紧张。
“陈……陈大人!成了!‘盘龙三号’原型机,刚刚……刚刚连续运转了整整一个时辰!活塞平稳,气压稳定,输出力道比‘盘龙二号’提升了三成不止!”鲁大锤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他手中紧紧攥着一卷还带着余温的运行数据记录。
陈烁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锐利的光芒:“一个时辰?确认无误?密封和热效问题解决了?”
“解决了!用了新配方的石墨脂密封,换热器也按您指点改了回流设计!大人,您看这数据!”鲁大锤将记录铺在桌上,指着一组曲线,“您看这出力,若是放大 scale(规模),用来驱动锻锤、抽水,甚至……甚至装在船上!”他不敢再说下去,但眼中的憧憬已说明一切。
陈烁仔细查看着数据,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良久,他长长舒了一口气,拍了拍鲁大锤坚实的肩膀,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好!大锤,辛苦了!告诉组里的兄弟们,功劳簿上,给你们记头功!但万不可松懈,下一步,要解决小型化、稳定化和传动问题!我们要的,不是实验室里的玩具,而是能真正改变世界的动力!”
“明白!大人放心!”鲁大锤重重抱拳,转身大步离去,脚步轻快得像个小伙子。
鲁大锤刚走,值房的门再次被轻轻推开。这次进来的是光学项目组的负责人,格致学院最年轻的博士之一,苏晓。她脸色苍白,眼窝深陷,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仿佛看到了另一个维度的世界。她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用厚绒布包裹的黄铜圆筒。
“老师,”苏晓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敬畏,“我们……我们可能看到了……‘微尘之妖’。”
陈烁心中一凛,示意她近前。苏晓将那个黄铜圆筒——正是他们呕心沥血磨制出的复合显微镜——轻轻放在铺有白绢的桌上,然后从怀中取出一个极小的玻璃片,上面似乎有一滴水。她调整着镜筒的角度和焦距,示意陈烁观看。
陈烁深吸一口气,将眼睛凑近目镜。起初是一片模糊的光晕,但随着苏晓的微调,视野骤然清晰!他看到了!在那一滴看似清澈的水滴中,无数形态各异、不断游动、分裂的微小生命!它们有的如球,有的带鞭毛,有的连成丝状,在一个肉眼完全无法察觉的世界里,上演着生老病死的循环!
“这……这就是导致伤口化脓、瘟疫传播的元凶?”陈烁猛地抬起头,声音带着震撼。以往,医者只能根据症状推测病因,华棠的磺胺虽有效,却也不知其所以然。如今,这神秘的微观世界,第一次向人类敞开了大门!
苏晓激动地点头:“极有可能!老师,若真如此,我们或许能找到更精准的药物,甚至……预防疾病的方法!这镜片,不仅是眼睛的延伸,更是智慧的灯塔!”
陈烁强压下心中的波澜,郑重地对苏晓说:“此物之重,关乎万民健康,关乎医道革命!其研制之法,列为最高机密!你立刻组织人手,系统观察各种物质,尤其是病灶组织!绘制图录,详细记录!此事,我即刻密奏陛下!”
苏晓领命,如同捧着绝世珍宝般,带着显微镜和样本匆匆离去。
值房内再次恢复寂静,但陈烁的心潮却久久不能平息。蒸汽动力意味着无穷的机械能,微观视野意味着对生命规律的全新认知,这两项突破,任何一项都足以改变时代。而就在这时,窗外远处隶属于电学项目组的独立实验小楼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爆响和短暂的惊呼,随即又是一阵激动的喧哗。
陈烁眉头一皱,正要派人去问,电学组的负责人,那位性格有些古怪、痴迷于雷电现象的方士出身的学者玄机子,已经顶着一头被电得有些卷曲的头发,满脸烟灰地冲了进来,手中还拿着两个用金属线连接的古怪玻璃瓶(莱顿瓶的雏形),瓶内隐约有电光闪烁。
“陈……陈大人!贫道……贫道好像抓住那‘天雷’的一丝尾巴了!”玄机子语无伦次,手舞足蹈,“用这‘蓄电瓶’,我等不仅能让火花更大更久,还发现这电光……能沿着铜丝瞬间传到数十步外!快若瞬移!若能掌控,或许……或许可用来传递讯息?或者……驱动机括?”
陈烁看着玄机子手中那危险而又充满诱惑的“玩具”,再回想刚才蒸汽机的轰鸣和显微镜下的世界,他忽然感到一阵眩晕。这些分散在各处的、看似互不关联的探索,此刻在他的脑海中仿佛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共鸣和连接。一种前所未有的预感,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思绪——
一种全新的动力,将解放人力畜力,驱动前所未有的巨兽;
一双洞察微毫的眼睛,将揭开生命与物质的奥秘,指引医药与材料的方向;
一种瞬间传递的能量与信息,将打破时空的限制,重塑沟通与控制的模式……
如果……如果这些突破能够同时实现,并且相互结合……
陈烁猛地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任由深夜的寒风吹拂他滚烫的面颊。他望向漆黑的天幕,仿佛能看到那隐藏在夜色后的、即将被寒川人点燃的科技星火,正汇聚成燎原之势。
他转过身,对侍立在门口的亲随沉声下令:“备马!即刻进宫!本官有十万火急之事,需面圣禀报!”
片刻后,皇宫深处,林牧之的书房。尽管已是深夜,但听闻陈烁有急事求见,林牧之立刻披衣起身。当他听完陈烁激动而又尽可能清晰地汇报了三大项目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以及他那种“各种技术即将产生连锁反应,引发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强烈预感时,这位一向沉稳的帝王,也忍不住从御座上站了起来,在书房内来回踱步。
他没有询问细节,而是目光灼灼地盯着陈烁:“陈爱卿,你告诉朕,依你之见,寒川是否……是否真的站在了一个全新纪元的大门口?”
陈烁跪伏于地,声音坚定而充满信念:“陛下!臣以项上人头担保!天工苑内此刻涌动的,绝非寻常的技艺改进,而是足以颠覆现有认知、重塑世界规则的星星之火!蒸汽之力、微观之眼、雷电之能……此三者,任一成熟,皆可开一新天地。若三者并举,相互激发……臣……臣无法想象那将是何等光景!但臣确信,那将是远超‘破军铳’、‘龙吟舰’的第二次技术爆炸!我寒川若能抓住此机,必将一飞冲天,将一切追赶者,远远抛在时代的尘埃之后!此刻,正是爆炸前夜,黎明之前最黑暗,却也最充满希望的时刻!”
林牧之停下脚步,仰头望向殿顶的藻井,仿佛要穿透重重宫阙,看到那深山之中不灭的灯火。他的脸上,缓缓浮现出一种混合着凝重、期待与无比决心的神色。
“传朕口谕,”他的声音在寂静的深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有力,“即日起,‘跃迁计划’所需一切资源,享有至高优先权!天工苑内外安保,升至最高等级!陈烁,朕将寒川之国运,托付于你及苑内所有志士之手!放手去做!无论成败,朕与你们,共担之!”
“臣……万死不辞!”陈烁重重叩首。
当陈烁离开皇宫,再次策马奔回天工苑时,东方的天际已微微泛白。新的一天即将来临,而寒川,正站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苑内,蒸汽机的轰鸣、显微镜下的静谧、电火花的闪烁,交织成一曲迈向未知的宏伟序曲。第二次技术爆炸的前夜,寂静而澎湃,黑暗却孕育着足以照亮整个未来的光芒。所有的艰辛、等待与期盼,都凝聚于此,只待那最终引信的被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