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不一定正,野史一定够野】
这句话出现在天幕上,瞬间引起了各朝代众人的关注。
秦朝,秦始皇嬴政微微眯起双眼,注视着天幕,沉声问道:“这所谓正史野史,究竟要展现何事?”身旁李斯拱手道:“陛下,且静观其变,或能从中窥得世间隐秘。”
唐朝,李世民坐在宫殿中,目光炯炯地看着天幕,对群臣说道:“朕倒要看看,这正史野史会如何评说各朝之事。”房玄龄在一旁附和:“陛下英明,此等奇事,定有可鉴之处。”
宋朝,赵匡胤皱着眉头,喃喃道:“正史野史,莫要混淆视听才好。”旁边赵普进言:“官家,且看这天幕后续展现,或许能对我大宋有所助益。”
宋朝,司马光捋了捋胡须,想起自己编写《资治通鉴》时的严谨态度,说道:“正史当以史实为基,野史只能作为茶余谈资罢了。”
明朝,朱元璋眼神犀利,他担心野史会传播不利于朝廷的言论,当即下令加强对民间言论的管控。
各朝代的文人墨客们则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野史能补充正史的不足,有人则坚决维护正史的权威性。天幕上的这句话,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历史的长河,激起了层层涟漪。
天幕继续播放
【据野史记载:王允为除董卓使用美人计,邀请吕布在家中饮酒,谈话之间,王允说到关羽温酒斩华雄,关羽骁勇善战手持青龙偃月刀乃当世之虎将也,吕布笑 道:关羽不值一提,我方天画戟长一丈二,戟把都有一丈长。此时正好被窗外的貂蝉听见,这才嫁给了吕布。
二:
据野史记载: 孙策死后,弟弟孙权上位,也把孙策的遗孀大乔娶了,两兄弟长得模样很像啊,晚上大乔一兴奋了总是叫错名字,一会儿伯符,一会儿仲谋。这就是成语“不分伯仲”的来历。
三:
据野史记载:刘备到处宣扬自己的二弟天下无敌,结果孙尚香听到了以后心花怒发,遂嫁给刘备,婚后,孙尚香发现,原来刘备说的天下无敌的二弟是关羽,故而黯然神伤,以回家探亲为由,离开了刘备!
四:
据野史记载: 周瑜死时其实是诈死,目的就是骗孔明以放松对东吴的警惕,周瑜在棺材上其实是留了个洞供自己呼吸的,但是孔明在吊孝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到了,所以孔明才去趴在周瑜的棺材上面哭,为的就是用手指堵住那个洞,结果把周瑜真的给憋死了。
五:
据野史记载: 刘禅不是刘备的儿子,可能是曹操的,关羽入曹营的时候是带刘备的二位夫人去的,大家都知道,曹操好喜人妻,所以….后面刘备可能发现了,才怒摔阿斗,阿斗后来开城投魏……】
这些野史内容一出现,三国众人顿时炸开了锅。
王允脸色涨红,指着天幕怒道:“荒谬!我用美人计除董卓,岂会如此编排!”
吕布也气得暴跳如雷,“那关羽虽有勇力,但我岂会如此贬低他,此乃无稽之谈!”
大乔听闻野史中自己的事,羞愤不已,躲在屋内嘤嘤哭泣。
孙权则满脸尴尬,大声辩解:“这野史胡言乱语,我怎会做出此等事!”
孙尚香跺脚嗔怒:“我嫁刘备,是看重他仁义之名,岂会因关羽之事而黯然神伤!”
周瑜的棺材板差点被气得掀开,周府众人皆面露怒色。
刘备气得双手颤抖,“阿斗是我亲生骨肉,这等污蔑,实在可恨!”
曹操抚须大笑:“哈哈,这野史倒是有趣,不过我可没做过这等事。”
【六:
据说乾隆下江南时,总让纪晓岚扮成青楼龟公,自己装成富商去 。有次撞见真贪官抢民女,皇帝当场用烟袋锅敲碎贪官门牙,还留下 天子御赐蛀牙 的笑谈。
七:
野史记载武则天把王皇后和萧淑妃砍去手脚,泡在装满酒的陶缸里当 人彘酒。缸外还刻着 醉骨真人 四个字,后来被唐玄宗发现,吓得把这批陶缸全熔了铸铜钱。
八:
野史记载杜甫流落到湖南时,因贪吃牛肉白酒暴毙。当地县志还记着 杜拾遗食牛炙,一夕而卒,现在长沙还有道名菜 杜甫醉牛,用的就是他当年吃的配方。
九:
野史记载关羽说他大刀从不斩老幼,但他还有一把小刀,专斩老幼。】
这些野史新内容一出现,各朝代又是一阵哗然。
乾隆脸色阴沉,纪晓岚吓得冷汗直冒,赶忙跪地说道:“陛下,这野史纯属胡编乱造,微臣断不会扮那龟公。”
乾隆冷哼一声,“此等野史,不可轻信。”
武则天凤目圆睁,怒道:“荒谬至极,这等恶毒之事岂是朕所为!”
唐玄宗则一脸无语,心想这野史竟还能和自己扯上关系。
杜甫后人听闻野史中杜甫的死法,悲痛不已,纷纷指责这是对先祖的污蔑。
关羽更是气得胡须抖动,“吾一生光明磊落,岂会有此等行径!”众武将也纷纷为关羽鸣不平。
天幕并未停歇,继续展示野史内容。
【野史载:康熙微服出巡时,曾与一江湖郎中比拼医术,结果输给郎中,还拜其为师,回宫后偷偷研习民间医术。】
清朝,康熙先是一怔,随后大笑起来,“这野史真是越编越离谱,朕岂会如此。”身旁的大臣们也跟着赔笑,不过心中也暗自惊讶这天幕野史的荒诞。
【又有野史说: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其实是岳母和岳飞一起纹上去的,岳母纹了“精忠”,岳飞自己纹了“报国”。】
宋朝,岳飞眉头紧皱,一脸严肃道:“此乃对先母和我的亵渎,背上刺字乃先母一人所为,容不得这般胡言。”
岳家军将士们也群情激愤,纷纷表示要让这天幕停止传播这等不实野史。
天幕再度闪烁,新的野史内容浮现:【野史云:诸葛亮六出祁山时,曾与司马懿约定以棋艺决胜负,若输则退兵。结果诸葛亮棋差一招,为保颜面,竟施计让天象突变,说是上天旨意,才未退兵。】
三国众人又是一阵骚乱。
诸葛亮抚须长叹:“此等野史,实是诋毁吾之声誉,吾出兵祁山,皆为兴复汉室,岂会如此儿戏。”
司马懿也微微皱眉:“吾与孔明交锋,皆在军事谋略,何来棋艺对决之说。”
汉唐众人也都饶有兴致地继续关注着,李世民笑道:“这天幕野史,倒是为这朝堂添了不少谈资。”
秦始皇则冷哼道:“不论野史如何荒诞,终究难改历史大势。”
各朝代众人看着不断更新的野史,有人愤怒,有人觉得好笑,这天幕野史究竟还会带来多少惊爆内容,让人既期待又担忧。
而各朝代的文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激烈辩论,有人觉得野史虽荒诞,但也反映了民间对历史人物的别样看法;
有人则坚持认为应尊崇正史,莫要被野史误导。
这天幕中的野史,还在不断地挑动着各朝代众人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