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镇国公府内已是灯火通明。
沈清辞端坐在梳妆台前,任由宫中派来的嬷嬷为她梳妆。铜镜中映出一张明艳动人的面容,眉如远山,目似秋水,额间点缀着精致的金色花钿。
“王妃真是奴婢见过最美的新娘子。”老嬷嬷一边为她绾发,一边由衷赞叹。
沈清辞淡淡一笑,目光掠过镜中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自己。前世她也曾这样坐在镜前,满心欢喜地等待嫁给心上人,却不知那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小姐,迎亲的队伍已经出发了。”丫鬟匆匆进来禀报,脸上洋溢着喜气。
沈清辞轻轻颔首,指尖无意识地抚过腕上的玉镯。这是今早夜君离派人送来的,与他那枚并蒂莲玉佩是一对。
此时的长安街上,早已是人山人海。百姓们翘首以盼,都想一睹摄政王迎亲的盛况。
“来了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只见夜君离一袭大红喜服,骑着骏马缓缓行来。他难得地束起了发冠,更显得面容俊美无俦,只是那周身的气势依旧冷峻迫人。
身后是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金瓜钺斧,旌旗招展,彰显着摄政王的尊贵身份。
“摄政王真是英武不凡!”
“听说新娘子是镇国公府的嫡小姐,容貌倾国倾城呢!”
百姓们议论纷纷,都为这场盛大的婚礼惊叹。
夜君离端坐马上,目光扫过人群,在几个方向微微停留。惊蛰早已按照他的吩咐,在沿途布下了暗卫,以防不测。
与此同时,镇国公府内,沈清辞已经梳妆完毕。
大红的嫁衣衬得她肌肤胜雪,金线绣成的凤凰在日光下流光溢彩。那套红宝石头面更是华贵非常,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
“吉时已到,请新娘出阁!”司仪高声唱喏。
沈清辞在丫鬟的搀扶下缓缓起身,一步步走向前厅。每走一步,前世今生的画面都在脑海中交错。
前厅内,镇国公沈毅和柳氏早已等候多时。见女儿盛装而来,柳氏忍不住拭泪。
“女儿拜别父亲、母亲。”沈清辞盈盈下拜。
沈毅神色复杂,终是叹了口气:“今日起,你便是摄政王妃了。望你谨记家训,不负门楣。”
“女儿谨记。”
外头鼓乐声越来越近,迎亲的队伍已经到了府门前。
按照礼制,沈清辞盖上红盖头,由兄长背着她出阁。隔着盖头,她只能看见模糊的人影,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那道灼热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她。
夜君离站在喜轿前,看着那个朝思暮想的身影缓缓而来,冷硬的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浅笑。
“请新娘上轿——”
沈清辞被扶进装饰华丽的喜轿中,帘子落下的瞬间,她与夜君离的目光有一刹那的交汇。他朝她微微颔首,眼中是令人安心的坚定。
迎亲队伍开始返程,沿途的百姓纷纷抛洒花瓣,欢呼声不绝于耳。
喜轿内,沈清辞悄悄掀起盖头一角,透过轿帘的缝隙观察着外面的情况。一切看似喜庆祥和,她却敏锐地察觉到几处不寻常的动静。
有几个看似普通的百姓,眼神却格外锐利,始终紧盯着迎亲队伍。还有几个商贩打扮的人,虽然也在欢呼,手却一直按在腰间。
她不动声色地放下盖头,心中冷笑。果然,靖王不会让这场婚礼顺利进行。
队伍行至长安街最繁华的地段时,异变突生。
一群乞丐突然从巷子里冲出来,直扑迎亲队伍。
“求王爷王妃施舍!”
“给点赏钱吧!”
他们哭喊着,眼看就要冲乱仪仗。侍卫们正要阻拦,却听夜君离冷声道:“不必拦,施舍。”
随行的管家立即命人抬出早已准备好的铜钱,向人群中抛洒。乞丐们顿时转移了目标,纷纷去捡钱。
混乱中,几个身影悄然逼近喜轿。他们动作迅捷,显然训练有素。
就在他们即将得手之际,数道黑影倏然而至,悄无声息地制住了那些人。整个过程快得令人眼花缭乱,周围的百姓甚至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
喜轿内的沈清辞轻轻松开袖中的匕首,唇角微扬。她就知道,夜君离早有准备。
队伍继续前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摄政王府门前,早已宾客云集。朝中重臣、皇室宗亲,几乎全都到场。就连久未露面的太后也亲自前来主婚,可见对这场婚礼的重视。
喜轿落地,夜君离亲自上前掀开轿帘,伸手扶出新娘。
在众人的注目下,二人携手步入喜堂。红毯铺地,鲜花漫天,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奢华。
沈清辞隔着盖头,却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各方的目光。有羡慕,有嫉妒,也有不怀好意的审视。
“吉时到——拜堂——”
司仪高亢的声音在喜堂内回荡。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每一次躬身,沈清辞都能感受到身边人坚定的气息。这一拜,许下的是一生的承诺。
礼成,满堂宾客纷纷道贺。然而在这片喜庆之下,暗流仍在涌动。
靖王萧煜端着酒杯上前,笑容温雅:“恭喜摄政王与王妃。今日这婚礼,可真是盛况空前。”
夜君离神色淡漠:“多谢。”
“不过...”靖王话锋一转,“方才在路上似乎有些小插曲?听说有乞丐冲撞了仪仗?”
这话一出,周围的宾客都安静下来,纷纷竖起耳朵。
沈清辞轻轻掀开盖头一角,露出精致的下颌:“靖王殿下消息真是灵通。不过是一些乞儿讨赏,王爷仁厚,施舍了些银钱而已。”
她语气平静,却让靖王脸色微变。这话明着是解释,暗里却在讽刺他消息过于灵通,连迎亲路上的小事都了如指掌。
“原来如此。”靖王勉强维持着笑容,“是本王多虑了。”
安阳郡主这时也端着酒杯走来,目光在沈清辞的嫁衣上流转:“王妃这身嫁衣真是华美,这绣工,怕是连宫中的绣娘都望尘莫及。”
沈清辞微微一笑:“郡主过奖了。不过是寻常绣娘的手艺,比不得郡主平日里穿的宫制华服。”
这话绵里藏针,暗指安阳郡主逾制穿着宫装。周围几个命妇交换了意味深长的眼神。
安阳郡主脸色一僵,随即又笑道:“王妃真是会说话。来,我敬王妃一杯,祝你们白头偕老。”
她递上一杯酒,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光。
沈清辞正要接过,夜君离却先一步接过酒杯:“清辞不善饮酒,这杯本王代饮。”
说罢,一饮而尽。
安阳郡主的笑容彻底僵在脸上。
这时,管家前来通报:“王爷,王妃,宴席已经备好,请移步花园。”
婚宴设在王府花园,足足摆了上百桌。朝中重臣、皇室宗亲、京城名流齐聚一堂,可谓是真正的京城盛宴。
沈清辞与夜君离并肩坐在主位,接受众人的祝贺。她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目光却不时扫过全场,留意着每一个可疑的动向。
酒过三巡,气氛越发热烈。歌舞助兴,丝竹声声,好一派盛世繁华。
然而,就在这歌舞升平之中,一个内侍匆匆来到太后身边,低声禀报了什么。太后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
几乎同时,惊蛰也来到夜君离身侧,低语几句。
夜君离眸光一冷,随即恢复如常。他侧身在沈清辞耳边轻声道:“云州有变,靖王的兵马提前到了。”
沈清辞执杯的手微微一顿,面上笑容不变:“看来,他们是想在今日发难。”
“无妨,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二人相视一笑,举杯共饮。在旁人看来,这不过是新婚夫妻的恩爱互动,唯有他们自己知道,这笑容背后是怎样的杀机四伏。
夜幕降临,王府内外灯火通明,宛如白昼。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整个京城。
百姓们聚集在王府外围观,为这难得的盛景欢呼。
而在这一片喧嚣之中,几道黑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宴席。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暗处酝酿。
沈清辞抬头望向夜空中的烟火,眸光清冷。
这一夜的京城盛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