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我就被院外的马蹄声吵醒了。穿好衣服出门一看,萧承嗣正站在临时棚子前,跟五个穿军装的士兵说话——不用问,肯定是李将军派来帮忙重修济世堂的人。
“沈大夫,你醒啦?”领头的士兵看见我,立刻行了个军礼,声音洪亮得像敲锣,“俺叫张强,这几个是俺的兄弟,奉李将军之命,来帮您重修济世堂!”
我赶紧摆手:“辛苦各位了,不用这么客气。你们一路过来肯定累了,先喝碗热粥垫垫肚子吧?”
“哎!谢谢沈大夫!”张强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跟身后的士兵们一起跟着我进了棚子。小石头已经把粥熬好了,还蒸了几个窝头,见人多,又赶紧去拿碗。
萧承嗣帮着分粥,跟我说:“刚才跟张强聊了,他们都是营里最会盖房子的,以前还帮边关驿站修过屋顶,经验足得很。今天先把济世堂的旧地基清干净,再按图纸把新地基的线画出来,争取三天内把地基打好。”
张强喝着粥,含糊不清地接话:“萧公子放心!俺们兄弟几个干活快得很,保证不耽误事!对了沈大夫,俺们营里最近有几个兄弟总头疼,你要是有空,能不能给看看?”
“当然能!”我立刻答应,“等你们中午歇工的时候,我去营里给他们瞧瞧,再开点药。”
吃完早饭,张强他们就扛着铁锹、锄头去清理废墟了。镇民们也陆续过来帮忙,有的搬砖头,有的捡木头,连平时不怎么出门的张大爷都推着小推车来了,车上还装着自家晒的草药:“沈大夫,这是俺晒的金银花,能清热解毒,先放你这儿用着!”
我接过草药,心里暖暖的:“谢谢您张大爷,等药庐修好了,我再跟您算药钱。”
“算啥钱啊!”张大爷摆摆手,“你跟萧公子为咱青柳镇做了这么多事,俺这点草药算啥!”
正说着,小石头突然跑过来,拉着我的衣角小声说:“沈大夫,赵三叔来了,就在镇口,好像还跟人吵起来了。”
“赵三叔?”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赵老三——这才几天,他怎么就从边关军营过来了?萧承嗣也听见了,放下手里的活跟我一起往镇口走。
还没到镇口,就听见赵老三的声音:“你们凭啥扣我的药材?这是我特意从关内运过来给沈大夫的,耽误了乡亲们看病,你们担得起责任吗?”
“少跟俺们来这套!”另一个粗嗓门反驳,“没有通关文书,谁知道你这药材是从哪儿来的?说不定是走私的假货!俺们奉刘巡检的命令,必须检查清楚!”
我赶紧走过去,就看见赵老三站在一辆马车旁,脸色通红,跟两个穿差役衣服的人争执。马车上堆着不少药材,用麻布盖着,隐约能看见里面的当归、黄芪。
“住手!”我喊了一声,走到他们面前,“这是我的药材,怎么了?”
那两个差役看见我,态度立刻软了下来——毕竟现在全镇人都知道,我不仅洗清了父亲的冤屈,还得到了陛下的赏赐。其中一个瘦高个陪着笑说:“沈大夫,您别误会,俺们也是按规矩办事。赵三爷没有通关文书,俺们没法放行啊。”
赵老三看见我,松了口气,赶紧说:“沈大夫,我在军营养了几天伤,想着您重修药庐肯定缺药材,就托朋友从关内运了一批过来,没想到走到这儿被他们扣了。”
萧承嗣皱着眉问:“刘巡检呢?让他来见我。”
瘦高个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萧承嗣的语气这么强硬。这时候,一个胖嘟嘟的中年男人跑了过来,老远就喊:“哎呀,是萧公子和沈大夫啊!误会,都是误会!”
不用问,这肯定就是刘巡检了。他跑到我们面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萧公子,沈大夫,您俩怎么在这儿?这药材是您俩的?”
“是我的。”我看着他,语气平静,“赵三爷是帮我运药材的,怎么,刘巡检觉得有问题?”
刘巡检赶紧摆手:“没有没有!沈大夫的药材怎么会有问题!是俺们底下人不懂事,看错了!”他转头瞪了那两个差役一眼,“还愣着干啥?赶紧把药材放行!要是耽误了沈大夫给乡亲们看病,俺饶不了你们!”
那两个差役赶紧点头哈腰,把路让开。赵老三哼了一声,没再跟他们计较,跟我一起把马车往临时棚子那边拉。
到了棚子前,赵老三跳下车,掀开麻布,指着里面的药材说:“沈大夫,您看看,这些当归都是三年生的,黄芪也都是上等的,还有您上次说缺的雪绒草,我特意多运了点过来,够您用一阵子了。”
我拿起一把雪绒草,叶子翠绿,根须完整,确实是上等货。心里有点过意不去:“赵三爷,让您费心了,这药材钱我稍后给您。”
“沈大夫,您这是跟我见外了?”赵老三叹了口气,语气诚恳,“以前我做了不少错事,害了不少乡亲,现在能帮您做点事,赎赎我的罪,我心里还踏实点。这药材钱您别跟我提,要是您实在过意不去,以后我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您多照顾照顾我就行。”
萧承嗣拍了拍他的肩膀:“行,那这药材我们就收下了。以后你要是想在青柳镇做点正经生意,我们也能帮你搭搭桥。”
赵老三眼睛一亮,赶紧点头:“谢谢萧公子!我这次来,就是想跟您俩商量商量,以后我专门给您的药庐运药材,保证都是上等货,价格也比别人低。您看行吗?”
“当然行!”我立刻答应,“有你帮忙,我们就不用愁药材的事了。不过,通关文书的事你得解决好,别再出今天这样的麻烦。”
“您放心!”赵老三拍着胸脯保证,“我已经托人去办通关文书了,过几天就能拿到。以后运药材,绝对不会再出问题!”
正说着,张强跑了过来,满头大汗:“沈大夫,萧公子,地基清得差不多了,你们要不要去看看?俺们还发现了几块完好的青砖,能留着用!”
“好!”我和萧承嗣跟着张强往废墟那边走,赵老三也跟了过来,看着废墟说:“沈大夫,要是缺人手,我也能帮忙。我以前在关内盖过房子,多少懂点。”
我笑着点头:“那太好了,正好人多力量大。”
当天下午,我们就把旧地基清理干净了。张强带着士兵们用绳子和木桩画出新地基的线,镇民们则帮忙搬运石头、砖块。赵老三果然懂盖房子,还跟张强一起商量怎么加固地基,让药庐更结实。
夕阳西下的时候,大家才停下来休息。小石头端着水给大家喝,赵老三喝了一口,看着忙碌的镇民们,感慨地说:“沈大夫,萧公子,我活了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觉得,做正经事这么踏实。以前总想着赚快钱,现在才明白,能帮到别人,心里才最舒服。”
我看着他,心里也很高兴:“只要你真心想改,什么时候都不晚。以后咱们一起努力,把青柳镇变得更好。”
萧承嗣看着我,眼里满是笑意。晚风拂过,带来阵阵草药的清香,我知道,虽然重修药庐还有很多事要做,但有这么多人帮忙,我们一定能很快把济世堂建好,让药香重新弥漫在青柳镇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