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目的探照灯光下,维尔斯国务秘书勉强推开车门,双腿有些发软地站定。
他努力在苍白的脸上挤出一个体面的、属于外交官的笑容,尽管这笑容在强光下显得无比僵硬和脆弱。
“约吉希斯先生,”他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试图维持最后的礼节,“这……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我们正准备返回魏玛,向政府汇报贵方的条件……”
“误会?”
约吉希斯站在路障之上,逆光的身影如同一尊冷酷的雕像。他嗤笑一声,那笑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维尔斯先生,你们自己干了什么事,还需要我在这里多说吗?”
“少在这里装神弄鬼!”
塞克特将军再也按捺不住,他猛地向前一步,无视那些指向他的枪口,怒视着约吉希斯,军人的怒火让他暂时压过了被围困的恐惧,“我们是德意志合法政府的正式代表团!”
“你们提出的条件政府需要时间研究!我们现在要返回魏玛!”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武力扣押外交人员吗?!”
他的咆哮在空旷的郊外回荡,试图用声势掩盖内心的不安。
约吉希斯脸上的冷笑丝毫未减,甚至带着几分嘲讽。
“政府的答复?”
“塞克特将军,说实在的,你们答应与否,我并不是特别在意。”
他的语气轻描淡写,仿佛那关乎柏林命运的条件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在意的只是……”
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锐利如刀,“为什么你们回去复命,还要如此兴师动众,带上那么多……不相干的人呢?”
“而且,还偏偏都是原先留在柏林国防部和政府各部门的‘优秀人才’?”
“你胡说!”
塞克特脸色剧变,如同被踩到尾巴的猫,厉声打断,“我们根本没有带什么人!”
“这些都是代表团的正式成员和必要的工作人员!”
“你这是污蔑!是蓄意挑衅!”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失真,强硬的否认反而透露出心虚。
“哦?是吗?”
约吉希斯似乎早就料到他会否认,不再看他,只是随意地抬了抬手。
随着他这个简单的动作,一个身影从路障后方沉默地走了上来。
此人一身剪裁合体、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深黑色大衣,袖口规规矩矩地扣好,一丝不苟。
脸上架着一副遮住大半张脸的黑色墨镜,让人看不清眼神,唯一醒目的是左臂上那个鲜艳的红色臂章。
他步履沉稳,无声无息,却带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精准与冷峻。
他来到约吉希斯身侧稍后的位置站定,如同一个没有感情的影子。
甚至没有看塞克特和维尔斯一眼,只是从大衣内侧取出一个黑色的文件夹,“啪”地一声打开。
然后,一个清晰、平稳、不带任何情绪起伏的男中音在探照灯的光柱中响起,开始念诵:
“根据内卫部调查确认,魏玛共和国代表团此次计划秘密带离柏林人员名单如下:”
“第一位: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生于1888年6月17日,原国防部陆军局运输司参谋,上尉军衔。”
“擅长机械化部队作战理论,最近正在研究机械化部队突击战术,对摩托化行军有独到见解。”
“住在柏林夏洛滕堡区克劳塞维茨街17号3楼,妻子玛格丽特·古德里安,有两个儿子。”
“第二位:弗里德里希·冯·里希特霍芬,生于1884年5月18日,原战争部技术处高级工程师,无军衔。”
“专精内燃机设计与改进,主持过三个军用车辆研发项目,掌握多种发动机专利技术。”
“住在柏林米特区菩提树下大街45号,独居,有酗酒习惯。”
“第三位:埃里希·费尔吉贝尔,生于1886年10月4日,原总参谋部通讯科负责人,少校军衔。”
“精通无线电通讯与密码学,参与设计过三套军用密码系统。”
“住在柏林滕珀尔霍夫区机场路88号,妻子艾尔莎,有一个女儿……”
随着一个个的名字被念出,政府代表团的人开始有些坐不住了。
因为每一个名字后面都跟着详细的个人信息,包括出生日期、专长技能、家庭住址、家庭成员情况,甚至还有一些生活习惯。
这些信息被以一种冰冷的、公事公办的语调念出来,让每个被点到名字的人都感到毛骨悚然,仿佛被剥光了衣服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随着名单的念诵,塞克特的脸色从铁青变为煞白,最后是一片死灰。
他张了张嘴,还想辩解什么,却发现任何言语在这样一份精准到可怕的名单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维尔斯更是面无人色,身体微微摇晃,几乎要瘫倒在地,他最后的侥幸心理被彻底击碎。
约吉希斯玩味地看着下方两人精彩的表情变化,仿佛在欣赏一出精心编排的戏剧。
直到名单念完,那名黑衣墨镜的男子合上文件夹,沉默地退后半步,重新融入阴影之中。
“看来,我们的情报工作还算细致。”
约吉希斯淡淡地说了一句。
他仿佛才想起什么似的,指了指身后那几个跟着他一起登上路障、同样身着黑色大衣、佩戴墨镜和红色臂章的人。
“哦,忘了向二位正式介绍一下。”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这几位,是我们德共‘内卫部’的同志。”
“当时,还是我们的L.v.b.同志建议成立的。”
“对,没错,就是之前在面向全德国的巴黎广场广播演讲里面的那位L.V.b.同志。”
“他认为一个健全的组织,不仅需要面对外部的拳头,也需要能够洞察内部的眼睛和清理污垢的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那些因为“内卫部”这个陌生而带着冰冷气息的名词而感到愈发不安的代表团成员。
“他们平常就专门负责干一些调查、甄别之类不起眼的小工作。”
“本来我们还有些同志觉得设立这样一个部门没什么大用,过于……严苛了。”
约吉希斯摊了摊手,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没想到啊没想到,今天,正好就用上了。”
“看来,L.v.b.同志的远见,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他的话如同冰冷的锥子,刺穿了魏玛代表团最后的心理防线。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拦截,这是一次早有预谋、证据确凿的瓮中捉鳖。
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在别人的监视和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