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明王的金身剧烈震颤,被七彩光线分解,陆晨玄凝视着明王金身崩解的瞬间,颈下那枚脱落逆鳞的位置传来阵阵灼痛,仿佛有团火焰在那里灼烧。
大日明王望着陆晨玄颈下那枚脱落逆鳞的位置,残存的佛瞳中闪过一丝诡谲的光芒。
“既然想化真龙,吾便成全你......”
明王的声音在虚空碎裂,金身化作漫天金粉,却在散落的刹那悄然凝聚成一道细如发丝的金光,钻入了陆晨玄眉心的元神裂缝。
陆晨玄只觉识海轰然炸开,无数光怪陆离的画面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入 ——
有真龙在九天之上撕碎仙域,鳞爪翻飞间仙域壁垒如同薄纸般碎裂;有鳞甲染血的巨兽啃食修士元神,而这一切就如同吃饭喝水般正常。
这些巨兽的记忆迅速填补陆晨玄的识海空白,甚至将属于人性的记忆都压住了。
这些画面裹挟着一股灼热的愿力,如同岩浆般冲刷着他的道基,每一寸血肉都在嘶吼:“挣脱束缚,吞噬天地!”
“这就是所谓的兽性吗?”
陆晨玄在心中痛苦地呐喊。
他就像是一个旁观者,看着体内的力量在失控,那股想要毁灭一切的欲望如野草般疯长。
真龙以星辰为食,他也渐渐滋生出这种欲望。
龙化的躯体开始不受控制地膨胀,紫金鳞片边缘泛起嗜血的红光,背后的龙翼上燃起的不再是金乌剑胎中的精华,而是带着毁灭气息的黑炎,这才是真正属于真龙的天赋神通!
两颗竖瞳中人性的微光越来越黯淡,仿佛下一秒就要被兽性彻底吞噬。
“小玄子,今天的鸭血粥够不够力气啊......”
一道微弱的声音在识海深处响起,像是黑暗中的萤火,让那被凶兽记忆填补的空白留下了最后一片净土。
这声音虽轻,却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他的心上。
陆晨玄晃了晃龙首,撞碎了眼前幻象。
恍然间,少年再次回到了那个炎热的城池,灰蒙蒙的天空笼罩大地。
穿着粗布麻衫的妇人,将两节几乎和少年等高的竹筒挎在少年两臂旁边,再塞了几颗拇指大小的火红石头在口袋里,亲昵地摸着少年,嘴里呢喃道:“小玄子,打完水后,路过杏花酒铺的时候,记得把其中一节竹筒给胡妈妈,然后带一瓶杏花酒回来,娘亲给你做一道酒鸭子。”
少年拢了拢竹筒,脸上浮现出两坨红霞:“好哎,娘亲!”
少年跨过高高的门槛,妇人半倚着门板,望着少年蹦蹦跳跳逐渐远去的身影。
到了拐角的时候,少年习惯性地回眸看去,却并未在门口看见那道身影。
少年的心中就觉得很伤心,那里该有一个人,和自己亲切打着招呼,怎么消失不见了?
他心中生出一种冲动,要往回走去,直到见到那个妇人。
他的脚步刚要往回走去,又想起那句嘱托,时间不多了,要尽快去取水。
于是,他还是转头向拐角踏出了那一步。
走着走着,巷道不知道何时变得宽阔敞亮,一改往日破败的景象,但是少年仍未觉得这些有什么异常,他的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被篡改。
直到某一刻,眼前的世界越来越小,城池、山林、江河、湖海,在其眼中都微若尘粒。
“我是来做什么的?”
少年的脑袋昏昏沉沉的,心中那句嘱托仍有余音,他猛地想起自己是来取水的。
少年下意识往旁边去抓那只竹筒,不知为何旁边飞来了一颗小石子,在少年随意的挥手下,刚好打到那颗石子,奇怪的是石子没有被击飞,反而是直接爆开了。
少年迟疑了一下,伸开双手,入眼是泛着金属质感的黑色鳞片。
那双眼瞳在这一刻猛然收缩,再次望向那爆开的石子,不断地放大......放大,那颗石子里竟然拥有山岳城池、江河湖海,以及亿万生灵!
少年成了一条真龙!
恐惧如潮水般淹没他的心智,他赶紧往来时的路跑去。
但是已经无路可退,只有虚无的空间,在这里没有方向、没有声音,一切都是虚无。
“我不是兽......”
“我是陆晨玄!”
他不断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名字,试图用这份执念对抗那汹涌的兽性。
“我是陆晨玄!”
元神裂缝中,那道金乌虚影突然爆发出炽烈的光芒,将侵入的愿力烧得噼啪作响。
太阳精华与太阴精华在他体内疯狂交织,形成一道太极般的漩涡,将明王的愿力一点点剥离、净化。
这场角力持续了整整一炷香。
终于,虚无的空间中出现了一条斑驳的小路。
少年没有犹豫,一股子劲全用了出来,踩在石板上,向来时的路冲去,身后的小路在不断消失,前进的方向越来越清晰。
每一秒都像是在油锅里煎熬,陆晨玄感觉自己的身体随时都会被两股力量撕裂。
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坚持下去,即便是死,也要死在路上,不可放弃。
当最后一缕愿力化作青烟消散时,陆晨玄的龙化躯体开始收缩,紫金鳞片褪去血色,龙翼上的黑炎重新变回明黄色的太阳精华。
他的眉心裂开一道竖瞳,左眼流转着金乌之火,右眼凝结着太阴之冰,三道能量,硬生生在识海中央筑起一道人性的堤坝。
“吼 ——”
少年对着虚空发出一声震颤天地的龙吟,既是宣告胜利,也是宣泄痛苦。
龙首转向不远处那道缓缓开启的光门,门后隐约可见朱红的飞檐与缭绕的香烟。
没有丝毫犹豫,陆晨玄振翅冲入光门。
穿过光门后,他身上的龙化特征迅速消退,重新变回黑袍染血的少年模样,只是眉心多了一道未闭合的“竖瞳”。
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
这是一片比千佛阁正殿更宏大的空间,穹顶镶嵌着无数夜明珠,将整个殿堂照得如同白昼。
数以万计的佛像整齐排列,从地面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每一尊佛像都与真人等高,面容栩栩如生,与南国境内各寺的僧人一一对应。
这些佛像的底座上都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底座下连接着无数根银色的丝线,丝线汇聚向殿堂中央那座丈高的祭坛 ——
香火祭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