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晟轩又不是什么行业小白,她入行的这些年,十分清楚在这个行业里边,见风使舵的事情,可能昨天还跟你称兄道弟的,明天大家彼此间可就形同陌路了。
她也没有傻到一口气签下许多的拍戏合同,都是一些中大型投资项目,她试探性的只接一到两部戏。
本来是想看看自己不同意续多部的短剧合同,对方会不会变卦。
他们只是表现得很遗憾,但并没有在交流过程中给黎晟轩脸色看,深究其中的原因,这一切的改变都从自己接了《光影传说》的项目开始起了变化。
她目前并不知晓,这个项目是谁投资的,反正背后的硬实力绝对是自己想象不到的。
也因此在这个时候,她愈发的注重起自己各方面的管理,她要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到时候《光影传说》项目推出后,自己兴许也能跟着迎来翻身的契机。
说到底不少在短剧行业耕耘的人,心里头未尝没有把这行业当跳板的心思。
短剧赚的是快钱,真要细水长流,还得往圈子的中心去发展。
只不过她自律的这段时间里,左等右等的都没有等来哪怕一丝一毫的消息,这倒是让她有些郁闷。
步入了十一月份开始,在抖快短视频上,开始冒出了一些用“评书”形式,说一些倒斗传说的视频矩阵号。
将这类传说轶事追溯到三国时期,曹老板的身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么倒斗这块也存在门派,其中发丘天官、摸金校尉的原型,在这些传言故事中,就是曹老板额外设置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等职。
这些人专注于发掘古代贵族墓葬,由所得来的金银玉器售卖,为曹老板筹措军费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那么倒斗门派如今有四种,除了上述两个门派之外,还有卸岭力士与搬山道人。
四个门派互不隶属,大家各自都有倒斗的规矩和禁忌。
发丘天官,这官字里头,实际上也就说明门派相对应的关系,他们和官府打交道比较多,历朝历代都有合作,直到明代时,洪武大帝建成了明陵后,设计明陵的观山太保一族,认为这自古传下的倒斗门派可能会威胁皇陵,毕竟如今大明鼎盛,他们不敢造次,可一旦稍有懈怠,这帮无法无天的家伙难保不会打倒斗的主意。
于是便有了观山太保奉旨灭倒斗四派,传闻中发丘派和摸金派,拥有的倒斗庇佑之物,发丘印与摸金符被毁去一大半,只留下三枚摸金符下落不明。
搬山道人,因为这一派专寻丹药宝珠,观山太保建议明陵陪葬之物不放这些物品,这一派也就不必计较。
四派中搬山派也是在这场风波中受影响最小的门派。
至于卸岭派,这其中多为绿林响马、匪寇盗贼之流,只需天兵一到,也就不成气候了。
倒斗四派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销声匿迹。
这些个在短视频做科普的张哈,聊起这些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也把一些喜好野史故事的人聚集到了一块。
然后再结合一些现实里的都市传说之类的,进行各种各样的艺术创作。
没想到还养出了好几个涨粉百万的小账号。
宣传的步骤,在抖快集团宣传部门的引领下非常的顺利,十一月里边用两周时间将这倒斗故事先拱起话题,其他营销号一听讲这个有流量,也就自发的参与其中。
发展出了什么“虾仁”讲倒斗之类的多版本故事。
等到十一月的下旬,《黄皮子坟》的一些片段‘偷跑’出来,里边主要展示的就是东北,家家户户基本都听说过的“保家仙”与“出马仙”里头,出镜率贼高的黄皮子相关。
加上电影级别的镜头和特效加持,《黄皮子坟》整体的氛围又是偏向诡异侧的,论恐怖氛围营造能力,也是相当不错的水准。
此时背景音里,出现了当初《灵魂摆渡》里同款的磁性男声旁白:人点烛,鬼吹灯,堪舆倒斗觅星峰~~
镜头往上推,此时是一座古墓,而一只娇小的黄皮子立在了石棺上,借着烛火的光芒,照出背后阴森恐怖的身形。
这一下引起了许多已经迷上倒斗题材的网友们的追问,这片段到底是从哪来的。
即便再厉害的互联网搬运大神,也没能从其他的搜索引擎里找到这片段出自于哪部作品。
但广大的网友也不笨,就这个背景音他们就觉得很耳熟,仔细类比后发现居然跟《灵魂摆渡》里的旁白配音如出一辙。
他们立刻就追到了巨兴贸和郭世明两位导演的社交账号下打听消息。
这二位在制作出唐诡完结篇以后,也没怎么冒泡,那么长时间他们不出现,肯定是在酝酿大项目了。
二人也紧跟这波宣传节奏,出来承认了是有一部作品在酝酿,而且与倒斗题材相挂钩。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他们承认的同时,这第一波节奏不就直接甩过来。
倒斗只是明面上的说词,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盗墓,而盗墓确实不是什么正面的题材,之前的《灵魂摆渡》好歹还是借诡异,讲述社会现实。
那倒斗题材能够扯出个什么好东西?
在这样的风波节奏下,抖快集团也有提前的预案。
鬼吹灯里,除了《精绝古城》里最开始的目的,就是通过倒斗来赚取一部分费用,补贴一下生活,以及赚取给战友家人的抚恤金之外,其他篇章里并不是纯粹为了金钱而去倒斗破坏墓葬。
尤其是雪莉杨加入以后,摸金小队就是以解除诅咒,以及探寻一些未解谜团而出手。
所以把摸金小队等同于恶贯满盈的盗墓贼,也是不客观的。
总之,怎么把舆论搅浑,抖快集团还是很有经验的,宣传的工作进入了拉扯的的阶段。
就是一点点的试探观众所能接受的程度,如果一点儿瑕疵都接受不了,那鬼吹灯系列就得再加个架空的前提,如果还能接受,就循序渐进的把故事说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