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霍云诀开始参与夺嫡之争,与霍云鸿展开了激烈的明争暗斗。
两人数次交锋,皆势均力敌,难分胜负,朝堂局势也因他们的争斗愈发动荡不安。
然而曜帝为平衡朝局,对兄弟两人的这场储位之争始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后索性放任不管。
直至年前,北境一封加急军报如惊雷般传回京都,引起了各方轰动。
原来,燕凌国竟趁着沈大将军巡视辽城防线空虚之际,率领大军以雷霆之势突袭北望城,妄图撕开南曜国边境的重要缺口。
所幸留守的北境将士们勇猛御敌,不仅成功击退了敌军,更是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一路势如破竹,直逼燕凌国都城,打得对方丢盔弃甲,气焰殆尽,毫无反击之力。
最终,燕凌国君在众目睽睽之下,当场跪地,俯首称臣,北境之战大获全胜。
捷报在大殿上宣读完毕,满朝文武欢呼雀跃,一片欢腾。
曜帝闻听喜讯,龙颜大悦,当即下旨犒赏三军,并特准此次立下赫赫军功的将士们班师回朝,于京都论功行赏。
大军凯旋之日,京都城内热闹非凡。百姓们夹道欢呼,迎接英雄们的归来。
可让人想不到的是,在这场举国欢庆的盛事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愤慨的秘密。
此次立下头等军功之人,竟是一位戍边多年毫无建树的老将。
而真正的功臣,却是宁子骏。
这次战役中,是他凭借出色的战术指挥,率领将士们冲在前线奋勇杀敌,成功击退了燕凌国的入侵。
但这老将仗着自己资历深厚,又攀附上了二皇子霍云鸿这棵大树,在军中肆意妄为,经常对宁子骏百般刁难,极力压制他的才华,丝毫不给他有崭露头角的机会。
他视宁子骏为眼中钉,多次以“资历尚浅”为由打压他,甚至在战场上故意将宁子骏调离关键战线,只为独吞战功。
在大军冲进燕凌国皇宫的最后关键时刻,这老将更是厚颜无耻,他抢先一步抓住一个太监,逼其带路前去捉拿燕凌国君,从而抢先一步取下首功,将宁子骏的功劳据为己有。
回朝后,老将凭着冒领的军功被曜帝重赏,官拜三品,风光无限。而真正浴血奋战、功不可没的宁子骏,仅仅被提升为副将,与应有的荣耀失之交臂。
他带着满身的伤痕与一腔愤懑回到宁侯府,本以为能得到家人的安慰,却不想刚一进门,便遭到了宁侯爷的冷嘲热讽,宋氏也在一旁阴阳怪气,对他百般挖苦。
宁子骏失望至极,也懒得与他们计较。他默默前往祠堂,祭拜完母亲傅锦叶后,便径直来到曦园,想要寻多年未见的妹妹宁子青倾诉心事。
可当他踏入曦园,只见园内一片冷清破败,早已人去楼空,哪里还有宁子青的身影。
宁子骏惊觉不对劲,一种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急忙抓住一个神色慌张的下人逼问,这才知晓了宁子青这些年来所遭受的种种磨难。
得知真相的宁子骏,义愤填膺闯进书房厉声质问宁侯爷,誓要为宁子青讨回公道。
没想到,宁侯爷非但不知悔改,反而当着宁子骏的面将宁子青的所作所为大加痛斥,满嘴尽是刻薄难听的话,极尽羞辱贬低宁子青。
宁子骏大受刺激,他从未料到自己的父亲如此偏执狠心,竟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这般薄情寡义。
他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中年男人,心中满是失望与愤怒。
终于,宁子骏忍无可忍,在书房里与宁侯爷争吵起来。
两人大吵了许久,最后,宁子骏气得全身发抖,他痛恨地指着宁侯爷的鼻子,撩下一句“你不配为人父”,便毅然冲出宁侯府,纵马奔去二皇子府邸要人。
当日,霍云鸿进宫未归,侍卫们拦不住气势汹汹的宁子骏,只好匆匆跑去通知陆衡前来处理。
陆衡本就知晓北境之战的内情,对宁子骏这样的人才十分欣赏,因此想出面替霍云鸿将宁子骏收入麾下。
可宁子骏心中始终对那位抢了他军功的老将耿耿于怀,听了陆衡的话,他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冷着脸愤然拒绝了陆衡的招揽。
言语间,更是对霍云鸿嗤之以鼻,毫不留情地奚落霍云鸿识人眼力极差,居然任用老将那种名不副实的人为他效力。
陆衡被他呛得哑口无言,又见他态度强硬,执意要接走宁子青,担心他会大闹一场,引人非议。
为了稳住局面,陆衡赶忙让人将软禁的宁子青带过来与他相见。
宁子青看到宁子骏平安归来,顿时喜出望外,她激动地扑进宁子骏怀中,放声大哭。
陆衡还想以宁子青的处境劝说宁子骏投靠霍云鸿。
宁子骏置之不理。
他安抚好宁子青,还未来得及与她好好叙旧,便带着她迅速离开了霍云鸿的府邸。
宁子青原以为宁子骏要带她回宁侯府,抗拒地在马背上挣扎起来,说什么也不肯随他回去。
宁子骏提议去苏府暂住,同样遭到了宁子青的反对。无奈之下,宁子骏只好在外租了一间小院,搬进去与宁子青一同居住。
有宁子骏在旁看护,霍云鸿一时间拿宁子青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与苏衍七重归于好,旧情复燃,自此彻底失去了对她的掌控。
而另一边,霍云诀步步紧逼,令霍云鸿不胜其烦。
京都局势日益紧张。
霍云鸿深知不能再继续这样拖延下去。
于是,他命陆衡献计,使出一招诡计,利用霍云诀掌管京都治安的职责,安排巫族杀手潜入禁园,毒害废太子,再嫁祸给霍云诀,以此激怒曜帝。
曜帝果然大怒,下旨革除了霍云诀所有军职,将他贬去了封地,非诏不得回京都。
过完年,宁子骏也要随大军返回北境驻守,留下宁子青一个人住在小院。
虽然有苏衍七的照顾,但霍云诀还是放心不下宁子青的安危。
临行前,他偷偷跑去小院见了宁子青一面,再三叮嘱她一定要远离霍云鸿,安心等他回来,如果遇到危险,就去苏府找苏衍七帮忙。
宁子青一一应下,送他离开的时候,霍云诀突然从怀中掏出之前宁子青落在他那里的绣帕问道:“这绣帕上绣的紫藤萝,是你喜欢的花吗?”
宁子青冲他微微一笑:“嗯,我小时候住的庄子附近,有一大片紫藤萝,每年四五月花开时节,我瞧见它们朝着阳光开得那般绚丽夺目,心里就特别羡慕。我好想和它们一样,自由自在活在阳光下,等待喜爱它们的人到来,观赏一场花开花落,没有任何烦劳。”
霍云诀凝望着她眼中的憧憬,迟疑了下,从怀中摸出一个玉哨子递给她。
“那你等我回来,等我陪你一起去看紫藤萝花盛开。若你想提前离开京都,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吹响这个玉哨,就会有人把你带到我身边来。到时候,无论你想去哪里,天涯海角,我都陪你去。”
宁子青听到他对自己的承诺,紧紧握紧手心里的玉哨,眼眶渐渐湿润。
“阿四,你到底要去哪里?……你还会回来吗?”
霍云诀手掌轻轻抚过她的发顶,满是不舍。
“会的,为了你,我会尽快回来!”
宁子青声音哽咽。
“阿四,你究竟是谁?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
霍云诀眼里化开无尽柔情。
“我是谁并不重要,你只要记得,这世上还有一个人,一直希望你永远好好地活着……如果……”
他心里那些想对宁子青说的话,到了嘴边却又生生咽了回去。
前途渺茫,他实在不敢轻易给宁子青许下太多未来的诺言。
霍云诀压下复杂的心绪,嘴角扬起一个灿烂的笑容和宁子青挥手告别。
“宁子青,我走了,你多保重,如果你没有嫁人……可愿意等我回来?”
宁子青愣住,嘴唇微张,不知该如何回答他这个问题。
她定定地盯着霍云诀那双明亮如星辰的眼眸,不知为何,心里泛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悸动。
两人相视片刻,霍云诀温柔地收回目光,含着笑意转身离去。
寒风卷起宁子青的衣摆,她身着一袭青衣,伫立在桂花树下,久久眺望着那个逐渐远去的高大背影。
她想,或许她是愿意等他回来的。
只是她不知道,这一别,竟是她今生最后一次见到霍云诀了。
次年开春不久,曜帝突发疾病,卧床不起。
急得前朝百官纷纷上奏,恳请曜帝册立太子,以保国业稳固。
几日后,曜帝病情好转,立马召见几位老臣进宫商议密谈,却迟迟不肯下旨立太子。
消息一经传出,霍云鸿心急如焚,又无计可施。正当他焦头烂额之际,偶然间得知了宫中梅苑关于曜帝的一个秘密。
在这节骨眼上,他只能选择放手一搏。
思量再三,他心生一计,打算利用宁子青进宫假扮先皇后,哄骗曜帝写下立太子的诏书。
可当宁子青得知他的来意时,断然回绝了他的要求,还对他出言不逊,骂他是个谋权篡位,大逆不道的伪君子。
霍云鸿恼羞成怒,以白宜枫的性命要挟,抓走宁子青关押在暗牢里折磨了数日,宁子青依旧不肯就范。
白宜枫得知宁子青又被抓了回来,挟持霍云鸿前往暗牢救她。
但他武功尽失,终是敌不过陆衡身边藏着的高手。
他营救宁子青失败,还被霍云鸿下令挑断了手脚筋。
与此同时,睿安王父子不断向霍云鸿索要固城的精铁以及大量钱财。
霍云鸿这些年豢养了大批私兵,又四处笼络朝臣,家底早已被掏空大半。为了尽快凑齐这批银钱,他许宁子兰皇后之位,让她冒充走投无路的宁子青前往苍州与傅家认亲,而后暗中鼓动傅家二公子傅榆杰投靠霍云鸿,争夺掌家之权。
傅家经此一劫,最终,傅老太爷被活活气死,傅大爷等几人也被囚禁起来。
在傅榆杰的支持下,固城的精铁通过傅家的货船源源不断运往千晔国的海域。
就在霍云鸿以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时,朝中反对立他为太子的声音越来越大,尤其是那批老臣,他们坚决认为霍云鸿并非未来储君的最佳人选。
而远在封地的霍云诀也没闲着,他一直在调查霍云鸿多年来的不法勾当。
很快,他便查出了固城精铁外流的情况,当即写下密函传回京都,拜托苏衍七交给了大理寺。
大理寺丞害怕得罪霍云鸿,不敢将此事上报。好在大理寺少卿顾辽河是个刚正不阿之人,他得知此事后,连夜写了奏疏交到御史台。
翌日上朝,顾辽河向曜帝请求彻查固城精铁失窃一案,查明幕后主谋,严惩失职官员。要知道,固城可是南曜国兵器的重要来源地,精铁大量失窃,必然会伤及军力,动摇国本。
曜帝听闻后震怒,下定决心要将这个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揪出来,千刀万剐。
霍云鸿措手不及,还没想好应对之策。紧接着,御史官员又上奏弹劾户部尚书徐正私吞官盐、倒卖敛财,请求查办徐正。
霍云鸿这下彻底绷不住了。
他心里很清楚,这一切一定是霍云诀和苏衍七在背后搞鬼,他们这是要联手对付自己。
霍云鸿恨得咬牙切齿,思来想去,他把注意打到了宁子青身上,想要借她的手铲除这二人。
以灵魂状态俯视这一切的苏衍七看到这里,心顿时揪紧起来。
他不知道疯魔的霍云鸿究竟还要对宁子青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