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关于定边城外南区的管辖权问题,杨兴武折子还没上,定边通判詹度就明确表示反对。
定边城是个军城,民事本就不多,现在城外南区开始发展,不存在人员不足问题,怎么可以交给羁縻寨的治理司。
杨兴武说道:“李格非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那里和明寨正在接壤,事实上羁縻寨的治理方式更加适合那里。”
詹度说:“那可以改变管理方式,这和管辖权不是一回事。这将来会影响城南区域的归属权。”詹度这个说法一样有道理,杨兴武知定边,极有可能将来接手知定边的是杨元奇,作为大宋边境州,中枢对杨家在定边的权利已是极其宽容。现在羁縻寨治理司治理城南,管理人员也来自羁縻寨,这一片很自然会成为羁縻寨的样子。
杨兴武说:“詹大人实在不放心,可以由你兼管城南区域。”
詹度道:“杨大人一定要上这个折子,我也拦不住。一旦这个折子上去,我同样会上折子反对,也会要求自己兼管城南。大人,有没有思虑中枢对杨家不曾薄待,杨家就这么急着要这个定边?”
杨兴武有些无奈,他兼知定边,通判已是换过几任,现在不能又有争执,只得问道:“城南区域和月寨实际已经交接,两地平民百姓待遇不同,很容易生出事端,也会让两地居民疏离。”
詹度想了想:“大人,借两个羁縻寨治理司的人给我,一些法度可以按着治理司的来,但管辖权和治理权都在定边州衙,和羁縻寨治理司无关。可以让让他们再派几个人员来州衙联络。”
杨兴武听,这也是个办法,甚至还不用去和中枢扯皮,把事情圈定在州衙也好。
杨兴武说:“那按这个来,羁縻寨治理司我会去沟通。”
詹度答“好!”
政治就是妥协,要是大家都一口咬死不肯退让,事情只会更麻烦。杨兴武这事要感激詹度的坚持,他不清楚最近开封官家赵佶对他没什么好感,毕竟上一个折子他劝诫官家鬼神之说在赵佶看来是有僭越的,现在又上个羁縻寨管城南区域的折子,还正找不到机会骂他多事呢。
……
清风寨。
杨元奇听到这事的始末,不得不概叹大宋养士百年。新旧两党的撕扯把士子集团彻底分裂,但整体上士子集团对大宋有着他们的坚持。想一想自己这个塞外江南真正能留下的士子不也就那么点人,还多因为有个人私交原因。
杨元奇开心的是这个提议是李格非发起的,看看,搞定不了士子,搞定士子的女儿也是个办法嘛!
杨元奇送行李清照就千叮万嘱“多陪陪你老爹,最近他火气可能比较大,你可得耐心乖巧点。”
李清照嘻嘻:“怎么这么关心起我老爹来了。”
杨元奇“废话,李叔,老丈人,忘年交!我们关系铁着呢!”这话可不假,要压住这个小妮子,他有时候真得靠自己这个老丈人。
李清照“(ˉ▽ ̄~) 切~~,你就会在他面前做好人,奸滑!行了行了,我知道了,我都带着杨李呢,他稀罕着这个外孙呢。”
杨元奇说:“你还不如忽悠你老弟赶紧生一个。”
李清照点头,这是个事。
……
杨元奇转头去学司找潘易岭,对于士子北上盐定路,杨元奇现在没了太多奢望,想来能来的都会来,现在的盐定路吸引力并不大,还不如自己慢慢培养呢。
潘易岭最近清瘦很多,却是精神奕奕。他学司其他事情管得不多,定安学府去的却不少。
潘易岭说:“你都回来好几天了,总算知道来见我。”
杨元奇干笑:“岳丈,家里事多。金莲这几天又没回潘家,我这不就耽搁了。”
潘易岭懒得再埋汰他,老婆太多顾着事就多,来他这里也算不晚。
潘易岭说:“陪我去定安学府走走吧。”
杨元奇赶紧应下。
……
定安学府安娘修了产假,她这几天预产,难怪杨再兴正在忙着调休。
看着这个学府,潘易岭不无得意,为自己也是为他这个女婿:“这个学府几乎举清风寨之力所建,现在看你还是有点眼力见。”
杨元奇道:“哪有什么远见,只是觉得手里头兵痞一堆,治政的人寥寥无几。羁縻寨的情况比内地更复杂,与其四处寻人,不如自己来。”
潘易岭说:“唉!年轻的士子总想着去开封挥斥方遒,慢慢他们会明白,能牧守一方给一地安宁福祉,不见得就比在那个朝堂折腾,留下的东西少。”这是潘易岭现在真实的想法,太多有才能的人在开封蹉跎了岁月。李格非就是最好的例子,作为清流他本有着很好的前程,新旧两党的相互倾轧,让一切成了空。
杨元奇道:“士子多清谈,现在比两晋好很多。不过,怎么论都是升迁过快。”
这是士子集团的通病,大宋还算好点,进士大部分都是八品先去到地方,只是再怎么说,其升迁流动速度都快了点。大部分士子还不愿做民生官,和平民百姓打交道多少有点累。
潘易岭说:“要论,新党蔡相这个方向没错,可惜这次罢相倒是把这个废弃了。”蔡京关于官员录取有过改革的举措,偏于政务,不再是四书五经,新党这个法条坚持不够彻底。
两个人听着学府朗朗声音,走去观景台。
潘易岭经常会到这里,很多人都喜欢到这里,看着一座城市的成型。
潘易岭指了指远处一个山腰说道:“那里会修筑另外一个观景台。学府发现太多人来学院这一处,干脆腾出一笔银子,要匠司在那边另起一处,省得人来人往。”这笔银子学府出得也是没办法,治理司一句话,凭什么只有学府的人能去观景台,学府觉得也是强人所难,干脆弄笔费用学府外远处更好的位置修一个。
杨元奇撇嘴“学府还是有银子嘛。”
潘易岭晕了,省吃俭用的容易嘛。“你别来,教育绝不能缺费用,这才是未来。”
杨元奇无语,是不是弄个标语“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多好的一条承诺,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