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詹氏受刑时发出的凄惨声音,周围人态度也各不一样。
刘海升眼神中有些快意,刚刚狼狈出了洋相,他也自觉尴尬,对这发疯的女人更是憎恨,心中早没了往日的情意。
詹氏责怪他,他又何尝没有怪责詹氏害了自己呢?
事到临头,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开脱,将责任推到别人头上,只恨不能将自己的记忆一起洗个干净。
李勇和常大人却都是面无表情,心无波澜,反倒是外面围观的百姓们才是真正被震慑到了。
期待有罪之人受到惩处是一回事,真看着这种刑罚在眼前上演,又是另一回事了。
有些人甚至已经有些不忍,转过头移开目光,只是这样耳中那凄厉的叫声反而更凸显了。
一定程度上说,这倒也算是一次颇为正面的教导,让大家看到犯了错的人将要遭遇到什么,也让他们以后在面临类似的情形时,知道该如何选择。
刘锡彤看着下面受完刑后痛得脸色扭曲的詹氏,眼中亦有些快意。
他现在的心理也是有些扭曲,毕竟自己不顺的情况下,只有看到别人也遭罪的时候,才能让他获得一些安慰。
而且正因为满腔的怨气没有办法立刻发泄在李勇和那些让他颜面大失的山贼,乃至于常大人身上,便都由现在的詹氏承受了。
“犯妇詹氏,看你还不从实招来?”
“大人,你要我说什么,我就、就说什么……”
还没有感受到死亡的恐惧,但刚刚的刑罚对詹氏还是有作用的,她立马就软了。
刘锡彤便依着先前刘海升的说法问道:“可是你主动勾引刘海升?”
“我……”
詹氏有些迟疑,一方面她很清楚自己要是承认了的话,可能会被重新定罪量刑。
虽然因为小桃的命案,她便已注定了很难脱身,就算逃得了一死,牢狱之灾避免不了,那也要去一层皮,最后变成长痛,说不定还不如一死呢。
但人总是有侥幸心理,没有到最后关头,很难认清现实。
而且这其实还关系到了她的身后名,既然怎么都是一死,那清白一些总比背着银付的名声,成为市井笑柄要强。
起码现在大家还是认为她是受到了刘锡彤、刘海升父子的逼迫,才会委身于刘海升,才会反咬一口李勇,等她认罪伏法了,说不定对她还会多报以同情。
可她又担心要是自己这么说,刘锡彤现在就不会放过她。
刚刚的刑罚,就是一种警告和示威。
毕竟刘锡彤和刘海升的关系是摆在明面上的,而这个时候李勇又不可能再为她站出来。
如果她的回答不能让刘锡彤满意的话,他完全可以合理合法地行使自己知府的权力,继续对她刑讯逼供,直到她开始“听话”为止。
反倒是常大人在这时候出人意料地说道:“刘大人,不如直接将证据摆出来,教她哑口无言。一味用刑,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恐惹非议,而她的身体也未必能承受得住。万一……”
万一人死在了这公堂上,虽然因为罪证确凿的人命官司显得死不足惜,可传出去就不是好事了。
常大人这番话,乍听起来还挺为他刘锡彤考虑。
而李勇或是詹氏自己的话刘锡彤可以不听,但是常大人开口,他却必须要尊重一下对方的意见。
虽然两人并非是上下级关系,而且现在看起来他们是敌非友,但在还没有完全撕破脸皮的情况下,刘锡彤还是会给对方一些面子。
“传杨府管家,及刘海升跟班小厮……”
本来这个时候最好的人证应该是小桃,但现在她人已经没了,也就不存在能够直接证明刘海升与詹氏关系的证人。
至于李勇,他只是捉奸成功,不代表他就能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而老管家虽然大部分时候都是跟在男主人身边,但他统管府中上下,对于下人们的一些见闻、府内的一些风吹草动,应该都会有个了解:至于刘海升的跟班小厮,就更不用说,跟小桃的性质是类似的。
而两人的证词说不定还能互相照应,也免得一面之词难以取信。
不过这都属于是旁证,因为杨府管家都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虽然确实隐约有詹氏不轨的风闻,毕竟没有亲眼目睹过,而这也是为何他一直没有告诉自家少爷的原因。
当然此时也是因为站在自家少爷的立场,所说自然会有所偏向。
虽然说的是事实,但其实只是他眼中的事实,未必就是真相。
与之相比,刘海升的跟班小厮虽然不像小桃亲眼目睹过刘海升与詹氏的私会,但到底是更亲近的一些人,接触的东西也更多一些。
就比如他所提出的,他还跟死者小桃接触过。
有一回因刘海升不在府中,情急之下小桃将一封信交到了他手上,让他转交给刘海升。
虽然他并没有看过信,不知道内容是什么,但能据此推断出来,詹氏的确是有主动与刘海升联系的,进而推断她主动勾引刘海升,也未尝不可。
至少刘锡彤是这么认为的,他直接就对着詹氏斥道:“犯妇詹氏,你原来因yu求不满,又听说了刘海升的纨绔之名,故而有意勾引他,果然成功。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此事后被杨乃武察觉,故而你又约刘海升一起去谋划如何加害你丈夫之事,是也不是?”
他这一翘屁股,李勇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了。
前面说刘海升是被詹氏主动勾引,这会儿又是詹氏主动谋划,合着刘海升还成了从犯?
而这所谓谋害之说,对刘海升和詹氏来说本来还是子虚乌有的,起码他们还没来得及设想。
就算他们要做西门庆和潘金莲,那也得给他们时间准备不是?
而刘锡彤这样有意引导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后面再将那些山贼的事情一并扯进来,最后就变成了詹氏撺掇刘海升,去联络山贼趁着李勇送妹妹杨天心出城的时机,跟踪埋伏,直接灭口,之后也就能将先前他们通奸的事情完全掩盖住。
这样的话,李勇他们的行迹被知道也都不用解释了,詹氏就在府里,对于李勇他们的行迹肯定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她做这件事情的动机也有,丈夫死后她成了寡妇,虽然还没有为杨家诞下子嗣,但丈夫那边也没有别的可以继承家业的亲戚,再通过刘海升找知府刘锡彤帮忙的话,霸占了杨家的家业可谓是完全不在话下。
这就是刘锡彤的完美设想,反正詹氏因为小桃的命案已经是难逃一死——刘锡彤就没打算让她活着,虱子多了就不怕痒了,干脆让她一个人将这所有的黑锅都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