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见贪官被绑,拍手叫好。
有人见利益巨头被绑,心慌不已。
有人则疑惑,是什么原因导致知府被绑上城墙高处?
杨锦帆站在城墙上俯瞰,风吹过她的发丝,霸气张扬,不带一丝感情,却莫名让人感受到低沉的威压,不远处是知晓动静正在往这边赶来的风一尧等人。
“锦官城的百姓们听着,我是昭华长公主。奉圣上旨意随钦差齐大人一路前往蜀地平叛,如今叛贼已伏法,却发现蜀地近些年生产远远落后于其他地方的原因。就是他!”
“沈才安与滇南木氏勾结,冤枉两位宋大人,与反贼里应外合,为的就是将蜀地占为己有!”
齐朗撩起官袍疯狂往这边赶,听到这句话忽然顿住了脚步,还没来得及平稳呼吸,唇角已经上扬。
殿下从不做没把握的事儿,一定是手中有了充足的证据,才会如此大肆宣扬。
沈才安惊得瞳孔地震,他不是,他没有!
这个野蛮丫头,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污蔑他的名声?!
“我没有!长公主不要血口喷……唔!”
话还没说完,杨锦帆将一团随手在牢房里捞的稻草塞他嘴里,沈才安被裹着脏污的稻草熏的直翻白眼,喉咙处在生理性干呕,嘴里被堵住,吐不出来,杨锦帆一记手刀砍向他下巴和喉咙的中间位置,东西又被迫咽了回去。
城下的百姓面面相觑,沈大人虽称不上好官,到底也没什么大错,况且宋氏兄弟是圣上下旨捉拿的反贼,他们不清楚细节,可仅凭这位长公主的话,也很难让人信服啊!
齐朗一口气跑上城墙,站在杨锦帆身侧后半步。
“我作证!本官乃本次平叛的钦差,经过确切查验,确实发现了沈大人的不对劲之处,选择今日说出实情,不过是不想各位百姓被蒙在鼓里,不能因为沈大人的一己之私,让锦官城的百姓继续过毫无进展的日子!”
杨锦帆知晓他是来给自己助力,继续高喊道:“各位百姓,贺家两兄弟在此地盘踞多年,伙同沈才安诓骗了不少钱财,如今若是将他送到上京由圣上的人亲自审问,想必沈大人一定会如实招来。今天就是想告诉各位,若有沈大人的下属跟各位套近乎以求帮助,各位只管不理就是。”
一番没有任何威慑力的通知,让城墙下的百姓更懵了,还没等他们缓过神,便见长公主命人将沈大人绑在了城墙旁的柱子上,从下往上的视线刚好可以看到他。
沈才安吼叫声都堵在喉咙里发不出来,惊慌地挣扎。
这个恶毒的女子不是要让他民心尽失,而是要震慑他的同伙,顺便让他丢尽颜面!
混在人群中的几人果然面色微变,装作没看见快步离开,脚下的速度越来越快。
连沈大人都被轻易拿下,他们也不过是迟早的事。
杨锦帆观察着动向,对风一尧等人所在的方向轻轻点头,隐在角落里的钱沁怡趁人不注意悄悄离开。
风一尧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袖下的拳头紧了又紧,他微微仰头,对着大亮的天空扯出一抹淡笑。
母妃,外公,舅舅,你们看到了吗?宋家的冤屈很快就要洗刷干净了,属于宋家的清白很快就会回到大众面前。
兰屏轩和归魂谷的暗卫在捕捉可疑人员这方面,可谓是手拿把掐,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那些想跑路的人已经被抓个正着。
风一尧坐在轮椅上,扬起手轻轻一挥,人就都被带走了,带走人是为了顺藤摸瓜,势必要将沈才安在蜀地的党羽全部揪出来!
百姓被这突如其来的阵仗吓得不敢动弹,刚才还好好在自己旁边的路人,转眼就被逮了,这是要干什么?
难道他们也要被逮?
可思来想去,自己没做错什么事儿啊!甚至跟当官的都没有一丝联系。
城墙下的百姓还没在震惊中回神,身子先抖如筛糠,杨锦帆这一骚操作瞬间弄得人心惶惶,而‘罪魁祸首’竟然没有一丝愧疚!
齐朗难为情地小步挪到她身边,小心翼翼地扯了扯她的衣袖:“殿下,这样……不妥吧?”
殿下的手段太雷厉风行,对闯入渡口的木氏如此,对沈才安的党羽也如此,这么做确实效果最好,但是对殿下的名声不太友好啊!
杨锦帆颔首,这么做确实有欠考虑,但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摸清沈才安勾结的所有党羽,对为宋家洗刷冤屈有大大的好处。
“事后我会安排人给百姓送点东西,现在最要紧的是抓获人证。”
人证?
证明沈才安和贺家勾结,还是证明他盘踞此地劳民敛财?
虽心有疑惑,齐朗也不再问,照殿下的说法做就是,反正无论如何,他都是殿下最忠诚的拥护者。
杨锦帆知道他想问什么,也不打算做解释,抬眸扫过城墙下的街道,仿佛亲眼看到了当年宋家还在蜀地时的繁华景象。
她也说不清这是怎样一种感觉,就好像在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她为涉及宋家的事奔波,哪怕只是有一点点进展,她的内心也会获得极大的快感。
像是亲手为亲人报了仇的释然。
为什么?
难道她和宋家有什么关系?
她目光不自觉扫向坐在轮椅上的兰花面具少年,似乎曾经听过有人说他们长得有些像,可这并不能作为考证的理由。
毕竟人就是一张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哪怕说她和君哥、和沁怡姐像也无可厚非。
结合皇帝对她出奇的好……
杨锦帆极力否认着这个荒谬的猜想,皇帝对她好,是因为她有旁人没有的手艺和本事,宫里人都说尧哥的生母宋贵妃还没生产就葬身火海,大概率也不会是她。
稳了稳心神,她走下城墙,有条不紊地吩咐齐朗去办事,蜀地要进行大肆整改,必须将情况上报给皇上,那么就要尽快回京,京城内免不了一场恶战。
两日后,滇南传来了消息,木枭说服了自己的母亲,答应和她结盟,也愿意将当年之事说出,还宋家一个公道。
知道消息的风一尧像打了鸡血,争抢着帮齐朗忙活蜀地的事务,所有人加班加点将案件的重要人物集合,打算一起送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