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匠人带着刘匠人、周木匠登门时,段晓棠刚在院子里练完一套拳。晨露沾湿了她的发梢,劲装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反倒透着一股爽利。
她休息一晚能生龙活虎地起来打拳,柳恪却累得像摊烂泥,今早据说浑身酸痛得爬不起床。往日里他运动量不算大,昨天跟着灵车走了大半天,抵得上过去一个月的总和。
好在礼部先前带着挽郎们演练过好几回,柳家早有准备,只让他好生歇着,养几日便缓过来了。
孟二良开门,将几人迎进来。
李匠人跨进院门时,脚步下意识放轻了些,目光在院里打了个转。这小院的一砖一瓦,多半经他手改建过。
青石板铺就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院里那棵曾歪歪扭扭的柿子树,如今枝繁叶茂,正结着青涩的果子。墙边的厨房换了新门板,连窗棂都重新刷了漆 。
他没读过书,说不出 “焕然一新”“气象万千” 的词,只觉得这院子褪去了初时的窘迫,透着一股子鲜活气。
墙根新冒的青苔,檐下晒着的干菜,还有花池上里正挂果的番茄,处处都透着过日子的踏实劲儿。
这是祝明月她们在长安的第一个窝,如今总算要换个大地方,真正改换门庭了。
李匠人心里竟也跟着有些热乎,毕竟是自己看着一步步变好的家,要迁去更体面的地方,他这做匠人的,也跟着沾了些光似的。
陈娘子笑眯眯地引着三人进屋,案几上早摆好了冰镇的绿豆饮子,青瓷碗外壁凝着细密的水珠,看着就清爽。“三位师傅快坐,天热,喝口凉的解解暑。”
不多时,祝明月从后院过来,连带着其他几人也凑了过来。她们虽不掺和建园子的具体事务,却也好奇得紧,那可是往后要住大半辈子的家,谁不想早早就摸清底细!
祝明月坐在上首,没多余寒暄,开门见山,“晓棠立了功,朝廷赏了处宅邸。托了些关系,落在胜业坊,就在隔壁李家斜后面。”
李匠人心里 “咯噔” 一下,他常年在这一带干活,对胜业坊熟得不能再熟。李家斜后面那片,不是早就荒了吗?
贵人金门玉户,李匠人不清楚朝廷赏赐的规制,但段晓棠如今在军中炙手可热,怎么也该是处像样的宅子,而非那片杂草丛生的地方。
等一行人真到了地方,李匠人才知自己没猜错。
眼前一片荒宅,断壁残垣爬满了藤蔓,齐腰深的蒿草里,几只野鼠窜过,惊起一群飞虫。风穿过破墙烂窗,呜呜作响,若此刻有几只乌鸦在上空盘旋嘶鸣,倒真应了这荒凉景象。
周木匠看得直皱眉,他原以为只是来修补几间屋子,打几套家具,如今瞧着,怕是得从地基开始重建。
祝明月却浑不在意,抬手往身后一挥,“从这儿到那头,这一片都归我们了。”
荒宅、野地、连带几间看着还能住人的小院,全被划进了版图。
旁边那座小院,陈牙人去问过,主人家常年在祖地,仆婢做不了主,想买下来得费些功夫,暂且先搁着。
于大吴土着而言,尊卑规矩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你什么出身、多高的官阶,住多大的宅邸、用何种纹样,心里都有一本谱。
刘匠人的眼睛就是尺,眼一扫就估出了地界大小,暗自咋舌,这规模,怕是有些 “逾制” 了。
可瞧祝明月的神色,半点没有不安,反倒像捡了宝。她们看重的,从来不是那几间破屋,而是地皮价值。至于修建的花费,在她们眼里似乎从不是难事。花果山现成的工匠班子,随时能调过来。
从目前住的小院到这片荒地,直线距离不算远,绕起路来却得花不少时间。
曹学海带领几位身强力壮的亲兵手执木棍在前方开路,这片地界少有人气,蛇虫鼠蚁繁衍不少。偶尔还有无家可归流浪汉寄居于此。
祝明月早和坊正打了招呼,让坊丁巡逻时注意些,别再让人钻进来添乱。
一行人踩着刚开辟出的小道往里走,祝明月边走边说:“地面上这些旧房子,通通拆了。砖石木料能用上的就留下,其余的当柴烧。”
几间看着还算周正的小院,平白拆了难免有些可惜。
祝明月作为金主权力最大,让她去住这样的屋子绝不可能,留下破坏整体和谐性,还不如一狠心全拆了,方便平地起高楼。
刘匠人从包袱里掏出个粗糙的线装本,捏着支铅笔在上面画着什么。
段晓棠凑过去看,只见纸上歪歪扭扭全是符号,像鬼画符,又像某种简写的图纸,别说她看不懂,怕是身为半同行的李匠人和周木匠也认不出。只要刘匠人自己能分清就行。
祝明月指着四周,语气不容置疑,“宅子外围,全修高墙,墙头插满陶片防盗。”
李匠人点头应下,这法子熟,仿照先前五庄观的墙建就是,陶片锋利,寻常毛贼绝不敢攀。
祝明月:“前面一二进院子,按常规法子建,随大流就行。”
总有一些访客不方便引去园中,就让他们停留在前院,姑且算是门面工程。
刘匠人握着铅笔的手顿了顿,知道重头戏要来了。前面随随便便,后头定有花样。
祝明月转过身,目光扫过这片荒地,像是已经看见了拔地而起的亭台楼阁,“后院修建为园林,居住、风景、休闲融为一体。”
“不同于花果山依山傍水建楼,我要你们在平地上,造出山水景致!”
刘匠人笔下的符号停住了,抬眼望向这片荒芜的土地,心里忽然腾起一股劲。这活儿大,难,却有意思。
好在先前建过花果山,祝明月要的 “人造山水”,他大概能摸到些门道。
李匠人往远处瞅了瞅,忽然道:“那边有水渠流经,引水入园不难。” 有活水就好办,园林离不了水。
有活水,但该给祝明月打的井也不能忘。
祝明月微微颔首,这片地虽然荒了一些,但有水这绝对是一大闪光点。
一行人继续往里走,祝明月作为小伙伴们的发言人,要求越来越具体。
至少十余栋可供居住赏景的独立建筑,以及校场、冰窖、地窖等附属设施……至于这些建筑怎么排布,亭台楼阁怎么穿插,全凭三位匠人琢磨。
说起来简单,真要把这些东西塞进一个园子,还得处处透着景致,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