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淼坐在五楼家的书桌前,台灯的光落在纳米材料实验预案上,可他的目光总像被无形的线牵着——近一周来,那串倒计时缠得他连数据都读不踏实。他捏着手机,指尖按向申玉菲的号码,电话刚接通就被挂断。屏幕还没暗下去,一条短信已经跳了出来:“侯榆镇砂杨路9号”。
汪淼把短信存进相册,起身走到窗边——五楼的高度能望见远处写字楼的霓虹,楼下的动静被楼层隔得淡了,只有晚风偶尔吹得窗纱轻晃。他合上实验预案,心里那股悬着的慌,总算因为这明确的地址,稍稍落了点地。
第二天一早,汪淼换了件深灰色夹克,提前跟实验室副研究员交代好“今日纳米纤维拉伸实验按流程走,结果傍晚发我邮箱”,就开车往城郊去。导航避开了早高峰,四十多分钟后,柏油路变成铺着碎石的小巷,路两旁的二层小楼爬满爬山虎,墙根下的枯草沾着晨露,空气里满是泥土的潮气。
找到砂杨路9号时,旧木门虚掩着,门楣上的“9”字被雨水浸得发暗。汪淼刚要抬手推开门,身后就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李扬和梁小龙从一辆黑色轿车上下来,两人都穿着休闲装,手里没带任何东西,不像是来办事的模样。
“汪教授?”梁小龙先开口,语气里带着点意外,“这么巧,你也来这儿?”
汪淼的目光在两人身上顿了顿,作为主导国家纳米项目的核心教授,他没露出生气,只是语气平淡地问:“你们来做什么?”他没跟任何人提过要见申玉菲,这两人的出现,总让他觉得不是巧合。
“找个老熟人拿点之前存的东西。”李扬走过来,目光扫过虚掩的木门,“看你这方向,也是来找这院儿的住户?”
汪淼没接话,只是推开木门往里走。院子里铺着水泥地,角落堆着几摞旧报纸,刚走两步,就听见屋里传来“沙沙”的写字声——像是笔尖在纸上快速划过。
推开门,最先撞进眼里的是满墙的公式。客厅的墙、天花板、甚至沙发扶手和茶几边缘,都贴满了写满符号的草稿纸,有的用胶带粘得严严实实,有的边角卷了起来,几张掉在地上的,被踩出浅浅的脚印却没人捡。正中央的木桌上摆着台旧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满屏都是密密麻麻的参数数据,旁边放着个啃了一半的馒头,硬得发渣,还有一杯凉透的白开水,杯底沉着点茶渍。
一个男人坐在桌前,穿着洗得发白的格子衬衫,领口卷着边,头发像团没打理的乱草,遮住了大半张脸。他鼻梁上架着副黑框眼镜,右边镜腿断了,用透明胶带缠了好几圈,胶带边缘泛着黄。左手攥着支快没墨的圆珠笔,右手在草稿纸上飞快书写,“沙沙”声就是从这儿来的——他连有人进门都没抬头,眼里只有那些公式和符号。
“请问,申玉菲在吗?”汪淼先开口,语气平稳。
男人写字的动作终于顿了顿,缓缓抬起头,眼镜滑到鼻尖,露出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他看了汪淼一眼,又扫过身后的李扬和梁小龙,声音沙哑得像蒙了层灰:“找申玉菲?她在楼上。”说完,又低下头,笔尖重新落在纸上,仿佛刚才的对话只是打断他演算的小插曲。
李扬绕着桌子走了一圈,目光扫过墙上的草稿纸,最后停在男人正在写的“三体运动轨迹微分方程”上,轻轻敲了敲桌面:“魏成?”
男人的笔顿了一下,这次抬头的速度快了点,眼里多了点不易察觉的光:“你认识我?”
“听过你的名字,数学领域的天才,尤其擅长非线性方程求解。”李扬的语气很平和,没刻意奉承,指了指纸上的公式,“你这是在算三体问题?”
魏成的眼神亮了亮,像是在空荡的房间里找到共鸣,他把草稿纸往李扬面前推了推,动作小心得怕碰坏了什么:“你也懂这个?”他的声音里带了点难得的兴奋,“我算快三个月了,初始条件换了几十种,从恒星质量到轨道偏心率,调整了无数参数,可结果都是混沌的——找不到稳定解,完全找不到。”
“正常。”李扬拿起一张掉在桌上的草稿纸,看了眼上面的演算步骤,字迹工整、逻辑清晰,能看出他的严谨,“以现在人类的数学体系和算力,三体问题本就是无解的。哪怕用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也只能模拟部分轨道片段,算不出完整的解析解。”
魏成眼前一片茫然,指尖在“三体质量参数”那划过。
“你没想过简化模型?”李扬指了指草稿纸上的“m3”,“去掉一个太阳的参数,把三体变成两体,轨道立刻就能稳定,计算难度也会降下来。”
魏成猛地抬起头,眼镜差点滑下来,他伸手扶了扶,眼里满是诧异:“去掉一个?那还叫三体问题吗?”他抓起笔,在纸上画了三个圈,又把其中一个圈划掉,“申玉菲要的是三体的解,不是两体——而且,什么样的力量能去掉一个‘太阳’?这不符合宇宙法则。”
梁小龙靠在门框上,插了句嘴,语气随意却带着点笃定:“现在不符合,不代表以后不行。要是科技能发展到操控恒星级别,别说去掉一个,毁掉三颗太阳也不是没可能。”
这句话刚落,屋里静了几秒。魏成张了张嘴,像是想反驳,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懂数学,却不懂“操控恒星”这种超出认知的科技。没人注意到,桌角那台旧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角落,一个极其微弱的光点闪了一下,梁小龙的话正被智子悄无声息地传回三体星。
三体星系的监听站里,几个三体人围着屏幕,波动的声音里满是争议:“‘毁掉三颗太阳’?人类有这个能力?”“不可能,他们连恒星级航行都没实现,这只是狂妄的吹嘘。”“但桃源科技的实验参数一直没被干扰成功,不能忽视——必须继续监听这两个人。”
地球这边,李扬没再纠结恒星的话题,只是看着魏成:“你要是想继续算,我改天送你一台量子计算机。算力比你这台旧电脑强上万倍,复杂的轨迹模拟,几小时就能出结果。”
魏成的笔顿在纸上,他抬头看着李扬,眼里满是不敢相信:“量子计算机?现在已经能实际用了?我上个月看的文献还说,最多只能做小规模量子比特实验……”
李扬笑了笑,没解释——桃源科技的量子计算机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这事还没到公开的时候。他拍了拍魏成的肩膀:“你先算着,等机器到了,你就知道了。”
汪淼一直站在旁边,没插话。他看着满屋子的公式,又想起自己眼前的倒计时,终于忍不住再次开口:“魏先生,我找申玉菲有急事。”
魏成指了指客厅角落的木质楼梯,扶手积了点灰:“从这儿上去,左拐第一个房间。她在玩那个戴眼镜的游戏,别吵她。”说完,又低下头,继续在纸上演算,“沙沙”声重新填满了屋子。
汪淼点点头,往楼梯走。李扬和梁小龙跟在后面,木质楼梯踩上去“咯吱”响,在安静的屋里格外清晰。
二楼的声控灯随着脚步亮起来,左拐第一个房间的门没关。汪淼推开门,最先看到的是房间中央的银色支架——申玉菲就站在支架中间。
她穿着件浅灰色的立领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纤细的手腕。长发用一根黑色皮筋束在脑后,显得干净利落。脸上扣着一副流线型的黑色设备,镜架边缘泛着淡蓝的光;脚底踩着一块半米见方的黑色面板,面板上的光点跟着她的动作闪烁;手腕、手肘和膝盖处都套着薄薄的银色传感器,细导线连到墙角的主机上——这就是“微装具”,靠视觉模拟和肢体传感,能让人完全沉浸进VR世界,不仅能看见虚拟场景,还能感受到触觉和重力反馈。
听到开门声,申玉菲的动作顿了顿。她抬手,指尖轻轻勾住微装具的镜腿,缓缓摘下来,露出一双平静得近乎冷漠的眼睛。她的目光先落在汪淼脸上,又扫向他身后的李扬和梁小龙,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左手下意识地攥了攥手腕上的传感器导线。
“他们说这是压力导致的幻觉。”汪淼先开口,语气很稳,却掩不住一丝疲惫,“但我知道不是——倒计时一直在我眼前,一秒都没停过。”
申玉菲没接话,她把微装具放在旁边的桌上,转身走向窗边的饮水机。接了杯温水递到汪淼面前,动作很轻:“你研究的是纳米材料,对吗?”
汪淼接过水杯,指尖碰到杯壁的凉意,让他清醒了些:“是。项目已经到了关键阶段。”
“试试先把项目停下来。”申玉菲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没有任何波澜。
汪淼握着水杯的手紧了紧,他看着申玉菲,眼神里带着不解:“停项目?这跟我能看到的倒计时有什么关系?”
“绝对不能停。”李扬的声音插了进来,他往前站了一步,目光落在申玉菲身上,语气坚定,“汪教授的纳米技术,是人类建造太空电梯的核心——没有这种高强度材料,轨道根本承受不住地球引力和大气摩擦,别说送人类上太空,连小型卫星运输都做不到。你让他停项目,不就是想掐断人类的技术发展?因为你的‘主’,不希望人类变强,对不对?”
申玉菲拿水杯的手顿了一下,杯沿的水珠滴在桌面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她盯着那片湿痕,并没有开口说话。
“申博士,你是个人才,我们真不希望看到你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梁小龙靠在门框上,语气里带了点认真,“你的‘主’要是真那么伟大,为什么连自己的家园都保不住?为什么要来地球?”
申玉菲的脸色变了变,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
李扬接着说:“我知道你是拯救派,想帮你的‘主’找新家园、解三体问题。但你想过没有?你的‘主’拥有远超人类的科技,都没办法自救,你让楼下那个靠手工算题的魏成——一个人类科学家,去帮他们解决问题,这现实吗?”
申玉菲的身体晃了一下,她扶着桌沿,眼神里闪过一丝迷茫,却很快又变得坚定:“主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魏成能算出来,他一定能。”
“等你了解到我们有多伟大,就会知道你的‘主’有多渺小。”李扬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推荐信,米白色的纸上印着桃源科技的logo,他把信推到申玉菲面前,“申博士,你是个人才。要是有一天你想通了,不想再跟着你的‘主’走歧路,这封信能让你进桃源科技。到时候你就会明白,人类能做到的,比你的‘主’多得多,你今天说的这些话,将来回头看,只会觉得可笑。”
申玉菲的目光落在推荐信上,指尖在纸边轻轻摩挲着。过了几秒,她伸手把信叠好,放进了衬衫口袋——没人注意到,她口袋里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发信人是“Eto-联络人”,内容只有一行:“探查桃源科技参数获取渠道,伺机而动。”
汪淼还想追问倒计时的事,却被李扬用眼神拦了下来。李扬朝着门口递了个眼色,意思是该走了。
三人顺着楼梯下楼时,魏成还在桌前算题,“沙沙”的写字声没停过,完全没注意到他们的动静。
走出院门,巷口的风迎面吹来,带着枯草的味道。梁小龙看着汪淼心事重重的样子,忍不住问:“汪教授,你难道真打算把项目停下来吧?”
汪淼停下脚步,抬头看向远处的天空,云层很厚,像是要下雨。他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疲惫:“我不知道……倒计时一直在眼前晃,我现在连实验数据都看不清楚,就算不停,也没办法继续做实验。”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我试一下吧,先停几天,就当放个假,让我自己缓一缓,也让实验室的人歇一歇。说不定等我歇过来,那倒计时就消失了。”
李扬和梁小龙没说话。风卷着地上的落叶,绕着他们的脚边打了个旋儿,又飘向巷口。远处的砂阳路上,偶尔有自行车经过,铃声清脆,却没打破这片刻的沉寂——只有那间小楼里,魏成的笔还在“沙沙”响,像是在默默记录着这场关于三体、人类与未来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