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
......
想在春秋时期消灭权臣,必须要有将权臣所在家族一块消灭的实力,要不然杀掉权臣就是内战的开始。
范氏或荀氏有可能跟晋君周勾结,导致晋君周有灭掉楼氏的实力,可是郤氏很难站到晋君周那一边。
再怎么说,郤杨和郤耀是楼令的弟子,背叛老师排在背叛君主后面,只是背叛老师的代价要比背叛国君重得多的多。
背叛国君可以是因为利益纠葛,世人多少能够理解。
背叛授业恩师?那扯上的就是道德伦理,会被骂禽兽不如的。
楼令只是必须小心,不赌他人善良,为家族和国家在保护自己。
雨还在继续下,看起来雨势没有变小的趋势。
“下雨的区域多广?”楼令一边走,一边挪开伞抬头看向天际。
按照季节,来到秋季是会下雨,可是这一场雨来得实在过早过大。
要在知道田地里面的农作物还没有收割,一旦暴雨下得过猛时间又久,形成水涝会把农作物泡坏,届时一季的粮食可就要没了。
现在,楼令在犹豫的事情是,要不要派人到各处封地将农作物抢收。
只是……,一场暴雨就那样,未免显得一惊一乍。
“派人到各处,若是雨连续下三天大雨,立即抢收粮食。”楼令这样吩咐。
当前的人无法维护各条水系,两岸没有修建堤坝,一旦雨下得够大够久,太容易漫到周边形成大面积的水涝,乃至于冲垮河段跟泄洪似得。
楼令见到晋君周的时候,晋君周正站在屋檐下皱眉看着还是没有变小的雨势。
“君上,通知各家,大雨三天不缓,抢收粮食吧?”楼令先行礼,后说道。
一旦出现天灾,光楼氏一个家族受到的影响不大会成为大问题,不是说成为自私的显眼包,而是其他家族都倒霉,不止会让楼氏遭人嫉恨,很多属于国家的行动会被迫终止,晋国一旦不好,楼氏别想独好。
“有中军将的建议,寡人便可以提醒了。”晋君周不是在讥讽楼令这个权臣不装了。
晋国之君当然可以下令,可是有中军将并肩会显得更加权威。
一季的粮食收不上来,不至于坏了晋国的国运,可是受到的影响仍然会很严重。
那是有存粮的家族本就不多,一旦缺粮的家族变多,国家不会大乱,小乱也是乱了起来。
没有多久,宫城奔出数十骑,他们会先通知都城周边的家族,随后一块将消息传递给更外围的家族,下雨区域的家族自行决定要不要抢收。
是的,要不要抢收仍旧是由各个家族自己去决定,国君或其他外人也就是建议或提醒。
这就是古典时代。
变成封建时代,疆域之内皆为一国之君私产,其他人只是获得那些资产的使用权,不代表资产真的就属于他们。
那也是封建时代与古典时代的最大区别。
君臣二人站在屋檐下看雨,一时间没有人再讲话。
那一刻,可能有一人有什么难言之隐,不好开那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