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郡,襄阳城,刺史府内。
刘表接见了袁术的使者桥蕤。
大厅之上,刘表高坐主位,虽年过半百,但儒雅中透着威严,目光沉静如深潭。
厅下,桥蕤整了整衣冠,步履沉稳,上前躬身施礼。
“末将桥蕤,奉后将军袁术之命,特来拜见景升公,愿荆襄之地,风调雨顺,愿景升公身体康健。”
刘表微微抬手,声音温和却带着些许距离道:“桥将军远来辛苦,后将军近来可好?遣将军前来,所为何事,不妨直言。”
桥蕤并未立刻切入正题,他抬眼看向刘表,脸上露出一丝追忆的神色,语气也放慢了许多,缓缓说道:“承蒙景升公垂询,袁公一切安好。
只是,今日得见景升公威仪,不禁让末将想起多年前在洛阳的旧事。时光荏苒,恍如隔世啊。”
刘表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淡然道:“桥将军所言洛阳旧事,确已在不知不觉间过去快十年了。”
桥蕤向前微倾,话语间带上了几分热忱道:“当年孝灵皇帝在位,末将不才,曾忝列于虎贲军中,执戟侍奉宫闱。
而景升公您,那时正是统御北军五营的北军中候,位高权重,禁军军纪、营务调配,皆由明公执掌,我等见之,无不敬畏。”
“哎,往事已矣!”刘表虽然故作镇定,然而眼中露出的追忆之色,显然表示他内心的不平静。
桥蕤似乎看懂了刘表眼中的追忆之色,仿佛他也陷入到了深深的回忆之中,情不自禁的说道:“记得有一年冬日,北军演武于平乐观,天寒地冻,各营兵士皆有懈怠。
唯景升公您,亲临校场,不避风雪,自晨至午,检阅诸营。
您当时并未厉声呵斥,只是于将台之上,指出某营阵列不整,某营旗号不明,法度严谨,条理清晰,令诸将校汗颜无地,亦令我等旁观之虎贲儿郎心折不已。”
桥蕤见到刘表向往之色,溢于言表,声音稍微提高了些许,带着真诚的感慨道:“那时我便想,北军中候刘景升,真乃国之栋梁,儒雅其表,铁腕其内。
谁能想到,后来世事变迁,景升公单骑入荆州,抚定南方万里江山,成就今日之业。
而末将,亦随袁公辗转南北。
当年洛阳城中,景升公管理禁军之风采,末将至今记忆犹新。
想来,我们虽非同营,却也同是见证过那段羽林、虎贲拱卫京畿岁月之人。”
听完桥蕤这番情真意切的追忆,刘表抚须的手微微一顿,脸上的神情柔和了些许。
那段在洛阳作为北军中候的岁月,虽然后来因为外戚与宦官争权,导致朝廷大乱,董卓入京,他的禁军生涯也戛然而止。
但确实是他这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
桥蕤的描述,勾起了他心底一丝早已尘封的共鸣。
“桥将军有心了!想不到将军对往事记得如此清晰。
是啊,昔年在洛阳,尽忠职守,只望能匡扶社稷。
奈何……天下之事,往往不尽如人意。如今回想,恍如一梦。”刘表的语气不再如起初那般疏离,轻叹一声后,目光再次聚焦于桥蕤身上,多了一份看待“故人”的意味。
“不过,能在此荆州之地,听故人谈起洛阳旧事,亦算是一段缘分。
桥将军,请入座详谈吧。
来人,看茶。”刘表邀请桥蕤入座后,向下人们吩咐道。
桥蕤心中稍稍一松,他知道,这叙旧的情分,已为后续艰难的谈判,打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他再次躬身行礼道:“多谢景升公!”
…………
半个时辰后,会谈结束。
桥蕤将此次来意向刘表明说,希望他们能从江夏郡出兵,进攻张角占据的庐江郡南部。
若是袁术能将庐江郡完全占据,就把南阳郡宛城以南的县城全部让与刘表。
得到宛城以南,让刘表怦然心动,这相当于是半个南阳郡啊!
毕竟南阳郡不但是整个荆州的北方屏障,还是荆州,甚至是整个大汉第一人口大郡,豪族林立。
当年光武帝就是发迹于此,“云台二十八将”中十一人出自此郡,被尊称为“帝乡”,东汉时,亦被称为“南都”。
不过,刘表虽然心动,但是并没有立即答应对方的出兵请求。
毕竟想让自己麾下的这帮荆襄豪族出兵淮南,并非一件容易之事。
他虽然贵为荆州刺史,却无法完全能指挥得动麾下这帮豪族的私兵。
刘表让下人们将桥蕤带到偏殿休息,他立即召集麾下文臣武将商议对策。
…………
荆襄之地,春意渐浓。
刘表手中捧着一卷来自淮南的帛书,眉头微蹙。
荆襄之地的核心人物蒯越、蒯良、蔡瑁、黄祖、韩嵩、向朗等人皆已到齐,气氛肃然。
刘表将帛书轻轻放下,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道:“诸位,袁公路遣使而来,意欲与我荆州结为盟好,共击盘踞淮南的张角。
袁术许诺,若我军能从江夏出兵,助他攻下庐江郡,他便将南阳郡宛城以南的所有城池,尽数划归我荆州所有。”
此言一出,顿时响起一阵低语。
南阳郡宛城以南,那是连接荆州与中原的战略要冲,土地富庶,人口繁盛,这个条件不可谓不诱人。
黄祖突然冷哼道:“南阳郡本就属于荆州的一部分,景升公贵为荆州刺史,理应治理南阳之地。
袁公路乃是朝廷任命的虎贲中郎将,在董卓窃取朝中大权之时,京城动乱之际,没有想着利用虎贲军铲除奸贼,反而带着禁军外逃,其罪一也!
谋害南阳太守,强占‘帝王之乡’,其罪二也!
作为后将军,没有时刻想着匡扶社稷,反而私心极重的为了自己的利益,扩大地盘,强占汝南郡,其罪三也!
黄某建议拒绝袁术的出兵要求,待得他出兵淮南,与逆贼张角相持之际,我们渡过汉水,北上攻打南阳郡,可一战而下也!”
这位出身安陆黄氏的大将,对于袁术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十分不屑。
而且黄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如果从江夏出兵,必定会消耗他们安陆黄氏的财力、物力、人力。
若是从襄阳渡过汉水,攻打南郡,则消耗的是南郡豪族们的整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