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上回书正说到,顺州军的副元帅赵忠在大殿上当中反驳了礼部侍郎乔观的议和之法,主张朝廷应该整备人马四面出击迎战四方人马。
同时,赵忠还列出了乔观议和之法的两大不妥之处。乔观听了很不服气便问赵忠究竟有何办法四面御敌。
赵忠当即将大齐四境的情况都给分析了个遍,表示凭借如今四境边军的力量足以抵挡这四方人马的进攻,只要在京城的四路边军各自归境,便可发动反击彻底击败四方人马,保卫大齐的江山社稷。
一众文武大臣们听了赵忠的这一番分析,心里头都感到了一阵的安稳,如此看来,这四路人马进攻也并非不可抵挡。
一众文武大臣们心里头这样想着,原本那股畏战的情绪也是消散了许多,都变得有信心了起来是斗志昂扬。
隆武帝范毅见此情景,心里头是十分高兴,赵忠的这一番话算是把一众文武大臣们的士气整个给鼓舞了起来,这下可以好好迎战四方敌军了,要不然就算强行迎战,带着畏战的情绪也是必败无疑。
隆武帝范毅心里头是越想越高兴,随即站起身来,看了看大殿中的一众文武大臣,朗声道:“赵将军此言甚合朕意,就依赵将军所言,整顿人马四面迎战,好教这四方贼子知道知道我大齐的厉害。”
赵忠听了皇上的这一番话,心里头也是一阵的高兴,他上前一步,冲着高台上的隆武帝一拱手:“陛下圣明,微臣遵旨。”
其余的一大帮文武大臣也纷纷向范毅行礼,朗声道:“我等谨遵陛下圣命。”
说着,就见这大殿之上,文武大臣们呼啦呼啦跪倒能有一大片。只剩下先前的那位礼部侍郎乔观乔老大人还在一旁站着,脸庞上的神情不断变换,似乎还是有些不太服气。
隆武帝范毅坐在龙椅上,看见乔观这般模样,心里头也是有些不满。不过,隆武帝尊重他是老臣,还是把心中的情绪往下压了一压:“哦?不知乔老大人还有何话要说?”
乔观心中还是认为,赵忠的四面迎敌之计有些太过冒险,心中是极不同意。又仗着自己老臣的身份,故而站在了一旁,并未出言附和。
这回,乔观一看皇上问到了自己的头上,连忙上前一步,冲着隆武帝一拱手,道:“陛下,方才赵将军所言不失为一条绝佳的御敌之策,但是在老臣看来此事还是太过冒险。
我大齐刚刚经历动乱,实在不宜大规模分兵御敌。老臣以为,我大齐还是集中兵力先对付南境的响马比较稳妥。待得南境安定,我等再与另外三国交手也不迟。”
乔观的这番话一出口,大殿当中有着不少武将都暗暗发笑。众人心里头都暗暗想道:“这位老大人还真是一点也不知兵,若是先稳定了南境,那到时黄花菜都凉了。”
隆武帝范毅听了乔观的那一番言语,心里头也不由得隐隐有些火起,脸庞上的神色也随之变得有些难看了起来。
隆武帝范毅心说:“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这位老大人还是如此顽固,真让人有些窝火憋气!”
范毅本想当着众臣的面好好训斥乔观一番,后来又想到乔观身为一名老臣,一向为大齐忠心不二,不好过多训斥。
于是,范毅脸庞上的神色不断变换着,一连压了几次,才把心中的那一点儿火气给压了下去,脸庞上也随之变得平静了下来。
范毅看了看高台那位白发苍苍的乔老大人,沉声道:“老大人不必多言,朕意已决,不容更改!”
话说到最后,范毅的言语间已然带着一丝警告,脸庞上也闪过一抹冷意。
乔观在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听到了耳朵当中。这位老大人的心里头当时就是一动,他已然感到陛下心意已决,怎么说也没用。
没有办法,乔观只得冲着隆武帝范毅一拱手:“陛下说的是,是老臣多嘴了,老臣谨遵陛下之命。”
说完,这位老大人便退在了一旁是沉默不语。
隆武帝范毅见状,知道这位乔老大人不会再出言阻拦,心里头也是一阵的轻松,微微点了点头。
随后,范毅再度起身,看了看站在众臣最前面的那几位边军主将,朗声道:“诸位,朕现将四境战事全权交予你们几位处置,还望诸位率领精兵驱逐敌寇,护我大齐河山。”
王胜、赵忠、周铭、穆海、西门康等一众边军主将,闻言,纷纷上前一步,冲着龙椅上的范毅一拱手,朗声道:“请陛下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护卫我大齐河山。”
范毅闻言,顿时大喜,脸庞之上也是露出了笑容。随后他又吩咐右丞相苏安让他和户部尚书两人亲自安排统筹四境边军的粮草军资,一定确保边军将士后方安稳,安心作战。
右丞相苏安和户部尚书两人纷纷出班,拱手领旨,随即便下去安排一切。
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以后,隆武帝范毅便退了朝。
却说那几位边军主将退朝之后,便回到了小校场的军营当中,整顿各自麾下的兵马,准备返回四境前去抵抗敌军。
转眼,三天过去了。几位边军主将都已经整顿好了各自的兵马,四路人马在安陵城外列队,准备出发。
安陵城外,几位主将全身披挂,立马在门旗之下,正要准备出发。就在这么个时候,忽然从城门中飞出一支马队,为首的乃是一匹浑红宝马。
几位主将定睛一看,慌忙下马,准备行礼,原来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天子,隆武帝范毅。
几位主将来到范毅的马前,拱手齐声道:“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范毅见状,连忙也下了马,伸手相扶:“几位将军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朕这次特来为几位将军送行!”
几人闻言,忙道:“不敢劳动陛下如此相送。”
范毅闻言,摆了摆手:“都说出阵少不了一碗壮行酒,今日朕已备下薄酒,为几位将军壮行,来呀,拿酒来!”
说着,身后有几名御林军递上来了一壶酒和几只酒碗,范毅伸手将之接过。
随后,范毅给每只酒碗都倒满了酒,给自己留下一碗,剩下的则递给了几位边军主将。
几人连忙伸手将酒碗给接在了手里。
范毅举起手中的酒碗,看着面前的几位大将,笑着道:“敬各位将军,朕仅以此酒祝各位将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王胜。赵忠等几位边军主将也纷纷举起了手中的酒碗,齐声道:“多谢陛下。”
随后,众人纷纷将酒碗中的酒是一饮而尽。
喝完了壮行酒之后,几位主将各自跳上战马。辞别了皇上,率领各自麾下的兵马,离开了安陵城直奔四境而去。
范毅立在城门外,看着四路人马渐渐远去,脸色也逐渐变得凝重起来。直到四路人马消失在视线当中后,范毅才骑着马返回了城内。
按下四路人马怎么返回四境暂且不提,单说那顺州的龙虎关。在这龙虎关,齐辽两方大批精锐人马展开了对峙。
不过,一连过去了能有好几天,这龙虎关都十分平静,不论是齐军还是辽军谁也没有派兵动手。似乎双方都在较着劲,看看哪一方会先出手。
龙虎关的平静当中夹杂着几分诡异,令人有些不寒而栗。
单说这一天,北辽军的大帅石磊升坐中军帐,一众大将全都在帐中聚齐。
左一列乃是北辽的番将,一个个狐尾雉翎一应俱全,脸上满是凶光,腰挂弯刀。
而右一列乃是一众灰衫军中的大将,就见他们盔甲鲜明,内衬灰衫,脑袋上也插着雉鸡翎,不过都是汉人的长相。前者那叛国投敌的张景,赫然也在其中。
石磊看了看帐中的众将,沉声道:“诸位,我等来到龙虎关已然有些时日,如今一切已然准备就绪,是时候和那帮南蛮决一死战,拿下龙虎关!”
“是,请大帅发令!”
一众大将齐声应和,谁也没有注意到,在右一列,有一位红脸将军的目光微微闪动了几下。
石磊见众将士气高昂,很是高兴,他往下看了看:“张景,你对龙虎关最为熟悉,就由你率本部兵马,去打头一阵!”
张景闻言,当时就是一皱眉,他心里头明白自己如今这般行为,定是让万人痛恨,想起军中的那些悍将,不由得有些心慌。
但是他又不敢违背石磊的军令,没有办法,只得接令在手,带着自己麾下的数千兵马出了辽营在城外列队。
张景立马横刀在门旗之下,吩咐军卒:“给我讨敌骂阵。”
几名军卒飞马前出,冲着城上就喊开了:“城上的齐军听着,快快出来受死,如若不然打进城去鸡犬不留!”。
喊了没多久,就听见城头一阵脚步响,有两道身影出现在了城头之上。
欲知这两人是何人,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