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本宪兵司令部的黑色轿车,在前后两辆三轮摩托的护卫下,呼啸着驶出大门,卷起一地落叶,朝着北平方向疾驰而去。
周正青和景仁亲王坐在后座,闭目养神,看似平静,脑中却在飞速运转。
华北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的会议通知来得有些突然,但又在情理之中。
山西战役基本告一段落,无论实际战果如何,一场面向外界,特别是面向国内和国际记者的“总结表彰大会”是必不可少的。
这既是宣传战果,鼓舞士气的需要,也是华北方面军与华中方面军暗中较劲的舞台。
寺内寿一邀请景仁亲王和他这位并非陆军作战序列,却手握重权,与各方关系微妙的天津宪兵司令参加,用意耐人寻味。
车轮滚滚,窗外天津市区在初冬中显有些萧瑟。
周正青的思绪却早已飘到了即将面对的会场。
他猜想,这不仅仅是一场吹嘘大会,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情报交换和立场试探的场合。
他也需要利用这个机会,试着推动自己的计划,所以他才答应过去参加,否则他这会忙着和植田谦吉联络,哪里有功夫跑华北方面军参加什么表彰会。
抵达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时,气氛果然如周正青所料。
司令部大门外悬挂着巨大的旭日旗,随处可见荷枪实弹,神情肃穆的卫兵。
院子里停满了各式军车,不少穿着呢子军装,佩戴着闪亮肩章的将佐进进出出,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拿着相机和笔记本的记者,显然是来自日本本土和部分外国通讯社。
会议在主礼堂举行。
主席台上铺着洁白的桌布,后面悬挂着巨大的天皇头像和军旗。
寺内寿一大将身穿笔挺的军礼服,胸前挂满勋章,端坐中央,自带一股威严气度。
两旁分别坐着,第一军司令官大慧直树以及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驻蒙兵团司令官莲沼藩等山西战役的主要指挥官。
台下前排是华北方面军各师团长以及参谋长冈部直三郎少等将校级军官,后排则是获准进入的记者。
周正青和景仁的位置被安排在主席台侧面,紧靠主席台位置,这个位置既显示了两人的身份特殊,又暗示他们并非华北方面军的核心嫡系。
周正青低调的坐在高级沙发上,侍从立刻奉上茶水,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景仁则是被安排先站到台前任由记者拍照,作秀之后才回到周正青身边坐下。
会议开始,寺内寿一首先起身,面向天皇头像深深鞠躬,全场随之起立鞠躬。
仪式过后,寺内回到座位,用他那带着特有腔调的,不紧不慢的语调开始了报告。
“自昭和十二年秋,帝国陆军华北方面军奉命肃清山西之敌以来,全体将士秉承陛下之皇威,奋勇作战,历经大小数十战,终克太原,大同等重要据点,予敌第二战区主力以毁灭性打击。。。”
寺内的报告,通篇充满了“辉煌战果”,“皇军武运”,“敌军溃败”之类的词汇。
他详细列举了攻克的城市,歼灭,或宣称歼灭的华夏军队数量,缴获的武器装备,极力描绘出一幅势如破竹,节节胜利的画卷。
他特别强调了华北方面军在恶劣地形和气候条件下表现出的“顽强意志”和“高超战术”,并与淞沪战场“迁延日久”,“伤亡惨重”进行了不点名的对比。
“。。。此役,彻底粉碎了敌人企图以山西高原为屏障,负隅顽抗之妄想,彰显了帝国陆军不可战胜之实力!
此乃天皇陛下之神佑,亦是我华北方面军全体将士精诚团结,浴血奋战之结果!”
寺内的声音在礼堂回荡,台下适时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尤其是那些华北方面军的军官,个个挺直腰板,面露得色。
记者区的闪光灯也不停闪烁,记录下这“胜利”的时刻。
周正青和有些意兴阑珊的景仁随着众人一起鼓掌。
景仁最近有些埋怨周正青,原因就是他也想去上海,但被周正青阻止了。
这么个皇室亲王跑去上海,要是出而来点什么事情,也是件麻烦事。
并且景仁是个很好的工具人,可不能去上海那么危险的地方成为活靶子,军统的杀手可不是开玩笑的。
周正青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肃穆与赞同,但心底却是一片冰冷。
他通过自己掌握的情报,对山西战事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
日军的胜利并非轻松取得,反而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华夏军队,特别是八路军在敌后的袭扰,以及忻口,娘子关等地的顽强防御,都给日军造成了巨大困难。
寺内报告中所谓的“毁灭性打击”,水分极大,第二战区主力虽受重创,但远未到被歼灭的程度,反而化整为零,融入了太行,吕梁等山脉,为长期的游击战埋下了火种。
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更是曾在平型关遭到伏击,损失了一个辎重队,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日军自开战以来首次成建制的失败,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些,在寺内的报告里,要么轻描淡写,要么只字未提。
接着,是板垣征四郎发言。
这位以“华夏通”自居,性格狂妄激进的师团长,此刻站在台上,却少了几分平日里的张扬,多了几分沉郁。
他主要总结了第五师团的作战经过,同样强调了战绩,但言语间不时流露出对华夏军队顽强抵抗和复杂地形的抱怨。
“。。。。山西之敌,尤以华夏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最为狡诈,他们利用山地,行踪不定,避我锋芒,击我后方,后勤线频遭袭扰,此乃今后清剿作战之重点难点。。。”
板垣的话,隐约透露出战事并不像表面宣传的那么顺利。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在又一阵热烈的掌声中,面向记者的公开会议部分宣告结束。
记者们被礼貌地请离会场。
当礼堂大门关上的那一刻,会场内的气氛瞬间为之一变。
刚才还意气风发,笑容满面的高级将领们,脸上的表情几乎同时松弛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掩饰的疲惫和凝重。
寺内寿一揉了揉眉心,率先站起身,对台下前排的十几位核心将领,包括周正青和景仁,做了一个手势:“诸君,亲王殿下,随我到小会议室。”
一行人沉默地跟着寺内寿一,穿过铺着地毯的走廊,来到一间戒备更加森严的小型会议室。
房间不大,中间是一张长条会议桌,墙上挂着详细的华北及山西军事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敌我态势,与刚才礼堂里那幅“胜利进军图”截然不同,这张地图更真实,也更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