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嬷嬷低头看着手中的手镯,带飘花的蛋清种,这在郡主的匣子中 不过是中等品相,但对她们这样的奴才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就是宫里面的娘娘们赏赐的物件也多是金银财宝,也只有主子身边的心腹才能得玉簪玉镯,大多也不过是豆种糯种罢了。
她在郡主府的时间不长,哪敢收主子这样的赏赐,连忙推拒,“郡主,这太贵重了……”
沈攸宁轻声打断她,语气却十分强硬,“既然嬷嬷把郡主府当家,家里还要你多留心守着,一只镯子罢了,算不得什么。”
岑嬷嬷这才住了手,捏紧了手中的手镯,应承了下来,“好。”
“府中厨娘也都放了一日,中午嬷嬷去账房支些银子,带张启一家人出去吃,别走太远,再带两个护卫。”沈攸宁想了想,“若是他们执意在家里,就随他们吧。”
“好,老奴省的。”
安排好了郡主府,沈攸宁带着落玉落竹回了侯府,沈玉辰知道她今日一定会回来,早早地就候在西屏院。
“阿宁。”沈玉辰手中抱着一个有他半臂宽的木箱,瞧见她过来,眉眼笑开,“今日是你的生辰,往年在临安我无法替你庆祝,今日一并补上,愿你余生喜乐,平安顺遂。”
说着,他将木箱打开,里面是两套头面,一套精致华美,一套清新淡雅,一日常一盛装。
落玉上前接过木箱合上,抱在手中。
沈攸宁眼中带笑,“多谢兄长。”
“走,进屋看看。”沈玉辰带她进屋。
当初萧氏在时,虽下令修缮了西屏院,但从前的摆件早就没了,整个院子里空空的,是后来沈攸宁用自己从江南带来的物件填补,才渐渐有了原来的样子。
而现今,院子里处处摆件都有着当年母亲在时的影子,她对幼时的西屏院只有着很浅的印象,但此刻却似乎回到了幼年时的西屏院。
沈玉辰的眉眼中也染上了怀念,“母亲离世时,我比你要年长一些,凭着当年的记忆还原了一下西屏院。”
沈玉辰凭着脑海中对西屏院的印象,找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把这些都找到,除此之外,还添置了两件名家字画,都是母亲当年喜爱的名家亲笔。
“兄长费心了。”沈攸宁手放在一只天青色瓷瓶上摩挲,眼角都是笑意。
“你喜欢就好。”
“我很喜欢。”
这都是兄长的一片心意,是兄长对母亲的怀念和对她的爱护,她会记在心底。
沈攸宁想了想,准备之后找个机会把沈玉然的事告诉他。
落玉从外面进来,手里还托着个托盘,上面托着一套文房四宝,虽不是什么极品,却也算上乘。
“姑娘,这是孙姨娘的婢女送过来的,说是知晓今日是姑娘的生辰,这是她家姨娘跟宋姨娘的一点心意。”
沈攸宁点头,“收起来吧。”
眼看着到晌午,沈攸宁和沈玉辰两人便一同出发前往沧月楼。
虽说沈攸宁回到京都不足半年,但她的身份可谓是大起大落,本是侯府嫡女受封郡主,而后又逢太子请婚,成为准太子妃,如今嘛……太子陨落,她的太子妃自然也就随风散去。
皇上未有表示,她的身份便有些尴尬。
不过,也有不少人上门送礼,去了郡主府发现她给阖府放了一日休沐,送礼的小厮婢女又转道去了侯府。
这还是沈攸宁在沧月楼收到的消息,便让沧月楼的人去给孙姨娘传话,劳她接应一番,记录在册。
而沧月楼的雅院中,洛静仪、盛云溪等人也送上了自己准备的礼物,有玉琅轩的首饰,有柔嫩肌肤的美颜霜,也有字画玉饰,大家都是精心挑选的,沈攸宁都一一记在心中。
顾竹衣、容时容赋也都赶到,众人为她一起庆贺生辰。
容臻不方便露面,却也拜托容时带了礼物给她,是一幅他亲手所绘的她的画像,画中人儿有天仙之姿,如九霄神女误入人间。
洛静仪将一切安排得很妥当,用完午膳,众人在院中赏花游戏,倒是扫去了前段时间忙碌而又低沉的气氛。
沈攸宁也放松了一日,没有再沉着心去想去算。
不过也只有这一日了,很快,就要到公审拐卖案的日子了。
晚膳前众人散去,在这里的姑娘大多还未曾出阁,便都在晚膳前回了家,洛静仪晚一步,她手里捏着个鼓鼓囊囊的香囊,行至沈攸宁身旁。
“阿宁,这是哥哥送回来的,给你的生辰礼。”洛静仪交到她手中,“另外,你说的那两个姑娘暂且都在洛宅住着,你看中的铺面我也已经盘了下来,这几日我和她们做出了几种特殊的香粉,改日送去郡主府,你试试?”
“好。”沈攸宁握紧手中的香囊,笑着调侃了她一句,“难得遇上你感兴趣的事,往后这家铺面就交给你打理,我们四六分账,如何?”
“那怎么行,铺面和香料、甚至是人手都是你安排好的,我呢也管不来铺面,让她们姐妹管,我只要同她们一起研究研究香料就好了。”洛静仪笑眯了眼睛。
“好,那就按你的想法来。”沈攸宁点头,“至于分账,等过了这段时间,我去洛宅跟你们商量。”
“嗯。”洛静仪点头,“你考虑的是,左右也要问问人家两姐妹的想法。”
散了场,沈攸宁本是要回郡主府的,谁知和沈玉辰出了沧月楼,见到了侯府的管事。
瞧见沈攸宁和沈玉辰两人出来,侯府管事忙上前,他神色恭敬,“大公子,大姑娘,老爷让奴才来请两位回去一起用晚膳。”
沈攸宁和沈玉辰对视一眼。
沈玉辰道:“你若是不想见他,不去也罢。”
“无事,回去瞧瞧他又要做什么。”沈攸宁看向管事,“走吧,回府。”
“诶!”管事脸色欣喜,他还怕大姑娘不答应,回去不知如何跟老爷交代呢!
宣平侯府。
两人走进膳厅的时候,宣平侯已经坐在主位上,孙氏和宋氏都在,两人神色淡淡,安静的一左一右坐在他身旁。
见着她和沈玉辰回来,孙氏和宋氏脸上才多了几分笑容。
两人起身,“郡主回来了,妾身祝贺大姑娘平安喜乐,福泽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