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特别鸣谢:tijin于1月26送出的3个礼物之王(4\/6)!特此加更!>

瓦罕走廊的风,向来是峻烈,卷着戈壁滩上的砂石,呜呜咽咽地打着旋儿,把军帐扑得簌簌作响,扰得人神思难定。

杨炯在主帐中踱步,不觉已是七日。那靴底在毡毯上反复碾磨,竟隐隐现出一道浅痕来。

帐外天光乍明乍暗,流云过处,便偷走几分暖意;云隙间漏下的日头,却又刺得人眼花。

这般光景,恰似他胸中起伏的波澜,一时明朗,一时晦暗。

案上羊皮地图展得平铺,朱笔勾出的瓦罕河水,自两界山迤逦而下,蛇一般隐入兴都库什山的重影里。

杨炯俯身细看,指尖摩挲着标作“绝域”的雪山处,羊皮质地粗粝,刮得指腹微微发涩,心口那团焦躁,反更添了几分。

算来南下搜寻的三千轻骑,早该回营复命,至今却杳无音信。

阿尔斯兰的生死,于杨炯眼中,远远不是此役的终章。

此番平定西域,开疆万里,于大华已是彪炳史册的功业,足令庙堂群臣拱手称庆。

然在杨炯看来,若不能将这“狮牙”连根除尽,纵有千般胜绩,也似美玉微瑕,总梗在心头。

他深知塞尔柱人性情韧忍,更明白那阿老瓦丁城府渊深,手段狠决,倘容他们脱身归去,回到伊斯法罕,凭阿老瓦丁在朝中的根基,辅以阿尔斯兰嫡系血脉,他日卷土重来,不过早晚之事。

更有一桩心事,如阴云蔽日。

前日安娜传来密报,道是塞尔柱苏丹伯克近来广纳妃嫔,其中数人已怀龙种。若阿尔斯兰殒命西域,于伯克而言,倒似拔去眼中之刺,免却日后纷争。

可若这王子生还故土,情势便大不相同。

阿老瓦丁本是伯克股肱之臣,更在伊斯兰教中威望卓着,有他鼎力相助,阿尔斯兰未必不能重振旗鼓。

届时为雪前耻,联结拜占庭反戈相向,再图西域,亦未可知。

杨炯负手帐前,望着远处皑皑雪山,不觉低语:“西域初定,民心未附,移民实边尚需经年。若此时后院星火复燃,前番心血,岂不尽付东流?”

言罢,回身端起案上那盏咖啡。入口苦涩,余味却甘,最能定神,今日饮来,只觉一股凉意直透胸臆。

心中稍宽,杨炯撂下瓷杯,踏出帐外,天光霎时洒了满身。

远山积雪映着冷辉,杨炯凝望南方群山,目光渐坚:“若阿尔斯兰已殁,自是天下太平;若此人尚存……”

话音未顿,忽闻天际传来海东青的锐鸣,如金石相击,惊破大漠空寂。

杨炯举目望去,但见烟尘起处,一骑如飞驰至。

马蹄踏石,溅起千点沙砾。

不过转瞬,快马已至帐前。

贾纯纲翻身下马,战袍尽湿,发丝凌乱,唯有一双眸子炯炯生光。

他快步上前,双手高擎一物,声带风尘:“末将沿瓦罕河三度搜寻,未见敌酋踪迹。只在兴都库什山口浅滩处,寻得此物!”

那是一柄弯刀,刀身如月,寒光凛冽,纵沾泥污,难掩华彩。羚羊角柄缠银丝,末嵌红宝石灼灼如血。最奇是刀鞘所刻狮纹,怒鬃飞扬,爪踏新月,端的是气势雄壮。

“这是阿尔斯兰佩刀。”清音乍起,如珠落玉盘。

却见安娜款步而来,素裙曳地,面凝秋霜。

她近前细观刀纹,颔首确认:“塞尔柱皇族佩刀皆由巧匠特制。这狮爪踏月之纹,是阿尔斯兰成年时苏丹亲赐,昔在君士坦丁堡曾得一见,断不会错。”

杨炯接过弯刀,默然垂首,久久不语。

安娜见他神色不定,心中已然猜到几分,声音轻柔却带着几分试探:“看这情形,阿尔斯兰十有八九是逃进兴都库什山了。咱们什么时候启程攻打伊斯法罕,彻底解决这个隐患?”

杨炯皱眉,思绪万千。

阿尔斯兰逃入兴都库什山,那片区域山高路险,河流纵横,大军难以通行,想要再搜寻已是难如登天。

今日放他一马,他日必成心腹大患。西征之事,看似冒险,却是永绝后患的唯一办法,只要大军压境,苏丹必定剥夺阿尔斯兰继承人的资格,给予塞尔柱痛击,让其不敢东顾才是正理。

一念至此,杨炯握紧手中的弯刀,正要开口下令全军开拔,整备西征,忽闻营地入口处传来一阵嘈杂的马蹄声,不同于先前斥候的单骑,竟是一队人马疾驰而来,声势浩大。

“怎么回事?”杨炯眉头微蹙,转头望去。

只见一队三十人的轻骑簇拥着三骑,正朝着主帐方向而来。

当先一骑上的女子,身着一袭月白长袍,领口袖口绣着细密的秋菊纹,腰间束着一条墨色玉带,勾勒出纤细却挺拔的身姿。

女子头上未戴珠翠,只以一根白玉簪绾起长发,剑眉微挑,凤目含威,脸上虽不施粉黛,却自有一种矜娇高傲之气,即便身处这黄沙漫天的戈壁,也难掩其风华。

那女子奔至营地门前,守营的士兵见状,正要上前阻拦,却被她身后一人厉声喝止。

“看清楚这是谁?新兵蛋子!”说话之人,身着一身灰布劲装,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正是梁王麾下摘星处七大总管之一的定风波。

他手中马鞭虚空一扬,“啪”的一声脆响,气势逼人,那新兵蛋子被吓得一哆嗦,愣在原地,竟忘了动作。

可这新兵也是西域战场上拼杀出来的骄兵,反应过来后,脸上闪过一丝不服气,手按刀柄,正要理论,却被身后赶来的麟嘉卫锐字营中郎将杨群一脚踹在膝盖后弯。

“你小子活腻歪了?”杨群没好气地骂道,“这是我嫂子,郑秋郑少夫人!你疯了不成?”

那新兵这才如梦初醒,脸上顿时没了傲气,慌忙躬身退到一旁,连声道:“属下不知是少夫人驾临,死罪死罪!”

郑秋更不多言,只将马腹一夹,引着众人直趋主帐之前。翻身下马时衣袂猎猎,步履生风,全无闺中弱质之态。

郑秋凤眸扫过帐前收拾行装的兵士,见拔营在即,顿时凝霜含雪,冷冷睇了杨炯一眼,径自往帐中去了。

杨炯心下纳闷儿,万不料这位素日矜贵的未婚妻竟会远赴西域。见她满面含嗔,正自不解其故,却见随行二人已至跟前。

阿娅身着绯红劲装,笑靥如花,悄悄递来眼色;吉尊仍是缁衣僧袍,合十为礼,默然不语。

杨炯略一颔首,牵过定风波至一旁,低声问道:“这‘姑奶奶’怎会突至西域?你又如何同来?”

定风波苦笑解释:“自少爷西征后,少夫人奉老爷之命往华阴接取亲眷,原为七月完婚之事。

不料在华阴忽接莱国公传书,言邹鲁将军擅自分兵。

少夫人恐万里远征生出变故,遂与卢少夫人共理粮秣军械,日夜操持。数日前长安密信又至,道朝中生变,老爷特命少夫人星夜来此,务请少爷速归。”

杨炯闻言颔首,心绪稍安。

转见阿娅二人,温言笑问:“你二人怎也同来了?”

阿娅脆声应道:“公主夸咱们在吐蕃立了大功,四城俱定,特许我们回来观礼呢!”

说话间眼波流转,满是雀跃。

杨炯轻拍其肩,笑道:“小鱼儿信中俱已说明。你这丫头平日机灵,临阵竟这般骁勇。只是往后须得谨慎,刀剑无眼,若有些闪失,教我如何带你荣归苗疆?”

阿娅被说得垂下头去,耳根微红,只抿嘴轻笑。

吉尊静立一旁,默然合掌,眼中敬意愈深。

杨炯安抚好几人,便转身走进主帐。

刚一掀开门帘,就见郑秋正坐在案几旁的椅子上,双手抱胸,神色不善地盯着他,那眼神,像是要将他生吞活剥一般。

杨炯心中一凛,连忙换上一副讨好的笑容,走上前想要拉住她的手:“杕韵,这月余未见,你怎么来了?一路辛苦不说,还跑这么远的路,快让我看看,是不是瘦了?”

郑秋一把甩开他的手,力道不小,带着几分怒气。

她自怀中掏出一封信函,“啪”的一声拍在案几上,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若不是老爷子让我来西域找你,我还不知道你的心这么野!收复了西域还不够,竟然还想西征?杨炯,我看你是疯了!”

杨炯闻言一怔,目光落在她手中的信函上,正是前日写给陆萱的那封家书。

“好个郑秋,你私窥信笺!”

“若不瞧这信,怎知你这般不知轻重?”郑秋眼圈微红,胸口微微起伏,显是气急,“塞尔柱远在万里之外,此番若由着你西征,十年八载未必能归。莫非教我与陆萱、小鱼儿她们,终日独守空闺不成?”

杨炯气势顿时泄了三分,声气也低了下来,喃喃道:“何须这许久?至多一年半载,待我兵临伊斯法罕,取了阿尔斯兰首级,报了疏勒城血仇,自然便归。”

“你痴心妄想!”郑秋冷笑一声,语气斩钉截铁,“此次定要随我回去,半句推脱也不必多说!”

杨炯听了,刚要深谈西征利害,细说阿尔斯兰若生还的后患,却被郑秋抬手止住。

只见她从怀中又取出一封书信,递至他面前,冷然道:“家中生变,这是老爷子亲笔,命你速速料理完西域事宜,即刻返京,不得延误!老爷子唯恐你执意不从,特命我来‘押’你回去。”

杨炯心头一沉,接过信函。

信封上果是父亲杨文和那熟悉的笔迹,苍劲雄浑中自透威严。他急急拆开封缄,展信细读,但见字字如铁,行行似针,直扎得他心口发紧。

愈往下看,眉峰锁得愈深,面色渐渐铁青。

信中所述,件件惊心:朝堂之上,对他“穷兵黩武”的指责早已甚嚣尘上,一众守旧老臣联名上书,弹劾他连年征伐,空耗国力。

杨炯力主的海疆之策,更遭群臣非议,皆道劳民伤财,徒损无益,陆疆、海疆之争已臻白热。

尤令杨炯震怒的是,新政推行正值紧要关头,石介改革科举,重策论而轻诗赋,触动了世家大族的根本;强废“折中法”,更断了士绅盐商的财路;加之全国清丈田亩,严查隐田,将江南诸多豪强的既得利益尽数剥夺。

诸般矛盾交织,终致福建大盐商范汝为联合江南一众地主举兵作乱,割据闽地,声势日盛。

父亲信中明言,如今朝局动荡,新政推行维艰,唯他返京坐镇,方能安定人心,震慑宵小,更可借此积累政声,为日后绸缪。

杨炯阅毕,猛地将信笺拍在案上,怒喝道:“虫豸!全都是国家的蛀虫!尽是些营营苟苟之徒!

我征西域,何曾耗费朝廷半分军饷?

粮草军械皆由自筹,开疆拓土,收复故土,不得封赏便罢,反遭‘穷兵黩武’之讥?

那范汝为不过跳梁小丑,千余乌合之众,也敢妄称割据?地方厢军莫非尽是酒囊饭袋?何须我来收拾残局?”

郑秋见他这般形景,反倒敛了怒容,只淡淡道:“你若实在难平心绪,不妨去帐外寻个僻静处,且将胸中块垒消磨尽了,再回来与我叙话不迟。”

杨炯胸口犹自起伏不定,却也知她说的俱是正理。

默然片刻,强自按下心头火气,缓缓归座。

郑秋见他渐次平静,方轻哼一声,不紧不慢道:“你当女帝一党为何偏要与你为难?岂不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当初你倡议造船通海,满朝文武皆道是劳民伤财的勾当,莫说出资襄助,便是你设立的造船基金,也少有人问津。

如今南洋的香料、西洋的珍宝源源不绝运抵长安,商税关税日渐充盈,竟成了国库岁入的大宗。

那些人眼见如此,岂能不眼热?偏又拉不下颜面明说,只得借‘穷兵黩武’的名头来寻你的不是。

这所谓的陆疆海疆之争,说穿了,不过是为着海事利权罢了。”

杨炯长叹一声,气息渐匀:“若果真只为分一杯羹,倒还易与。如今西欧罗巴公司与东美洲公司正值用银之际,我正盼着他们能投注资财,共图发展。

唯恐这些人为党争之故,定要将海权陆权强分畛域,非要争个孰先孰后。若到那般田地,彼此牵制,互相掣肘,岂不误了开拓海疆的良机?那才是真正的心腹之患。”

郑秋微微耸肩,唇角泛起一丝无奈:“眼下情势,分明正是如此。女帝麾下多是陆权优先之论,皆道大华疆域已极辽阔,官员分派尚且不敷使用,若再扩张,恐难治理。

况且南疆战事势如破竹,张肃、李溟统领大军,眼看就要将孔雀帝国尽数平定。

朝堂之上为此争论不休,有人主张该当纳其疆土,有人却觉鞭长莫及。这般情势下,自然更不愿见你在西境另启战端。

而那主张海权优先的,以石介师兄为首,商税关税实乃新政命脉,亦是新党立足的根本,他们自然极力主张继续开拓海疆。

两派各执一词,在朝堂上争执不下,已有数回险些动起手来。”

杨炯闭目揉额,眉宇间尽是疲惫之色:“海事兴起,必然会与传统的农耕文明产生冲突。如今大华的生产力尚未跟上,新政的推行又过于急切,出现这样的争论与党争,虽是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言语间满是怅惘,“终究是……步子迈得太大些了。”

这般说着,杨炯又将父亲书信展开,目光凝在范汝为叛乱那段文字上,蹙眉道:“这范汝为究竟何等人物?千余乌合之众便能割据闽地?福建虽素称‘兵家不争之地’,然厢兵也有数千,剿灭这等草寇理应不在话下,何至于非要我星夜回京?”

郑秋闻言,不由得冷笑一声:“你何必在此装痴作呆?老爷子这般安排,其中深意你当真不知?”

见杨炯默然不语,便索性将话挑明:“你远在西域,朝中无人能制衡石介师兄。老爷子身份特殊,若公然表态,难免被各方过度揣测,卷入党争漩涡。叶师兄老成持重,是老爷子留给咱们儿子的盛世之相,非到万不得已,断不会与石介师兄正面相争。

可石介师兄那个倔脾气,你我最是清楚……”

郑秋略顿一顿,纤指轻叩案几:“折中法推行数十载,士绅以粮易引,早已结成铁板一块的利益网。如今石师兄要废此法,改设‘盐运提举司’统购统销,盐价皆由中枢核定,这岂不是断人财路?

那些垄断盐引的豪族,如苏州范氏、杭州钱氏之流,现下要将盐引折作官债,三年分期兑付,明为兑换实为削夺,他们岂会坐以待毙?”

“更不必说方田均税新规!”郑秋语气渐沉,“专为清查江南隐田而设。派去的方田官多是气盛的新锐之辈,与地方通判联手,逐县清丈圩田,按实亩征税。

隐田逃税者竟要‘亩罚三税’,田产半数充公。士绅盐商利益相连,自然要抱团反扑,这叛乱……不过是迟早的事。”

杨炯听至此处,胸中郁气难舒,冷声道:“这个石介,真真是个拗相公!临行前我千叮万嘱,废除折中法虽是要务,须得待八横八纵的官道贯通后再行推行。

不然那些崇山峻岭、偏远之地,朝廷如何将食盐运抵百姓手中?届时民间缺盐,怨声四起,反倒坏了新政根基。

他怎的就这般急功近利!”

“还不是那王若钦日日作祟。”郑秋轻叹一声,眉间倦意更深,“自你离京,此人在《长安日报》连篇累牍指摘新法弊端,煽动朝野物议。

石介师兄与他一党在朝堂上争执不休,几度险些动手。

石介师兄急于展现新政之绩,以堵悠悠众口,这才乱了方寸。更兼你不在朝中坐镇,无人能调和鼎鼐,这矛盾自然愈演愈烈。”

杨炯轻叹,知道郑秋所言俱是实情。

要知道,杨炯在大华朝中身份特殊,既是梁王嫡子,又与女帝渊源颇深,更兼军功赫赫,威望日隆。

朝中不少新晋官员皆是他亲手擢拔的进士,向来唯他马首是瞻。更要紧的是,许多父亲不便明言之事,都需借他之口转圜,方能维系朝局平衡。

如今他远在西域,新党旧党失去制衡,难怪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只是那阿尔斯兰生死未卜,教人如何安心?”杨炯缓缓睁眼,眸中尽是挣扎之色,“若此人当真逃回伊斯法罕,养精蓄锐,他日再度领兵来犯。届时西域烽烟再起,那些战死沙场的同袍热血,岂不白流了?”

郑秋将手轻轻一摆,眉间微蹙道:“日后之事,且待日后分说。如今李溟已率雄师越过开伯尔山口,直入塞尔柱疆域。她在西陲牵制,纵使阿尔斯兰此刻回师,亦难立即整军反扑。

我等刚收复西域,正该移民实边、抚慰黎庶、稳固根基之时,岂可再启战端?”

说着又将声音放沉几分,“况如今朝堂风波骤起,新政推行屡屡受挫,各地叛乱此起彼伏,正需你回朝定鼎乾坤,积攒声望。此乃老爷子的意思,亦是社稷所需,你须得明白这个道理。”

杨炯凝望着郑秋那双凤眸,只见其中既含着不容置喙的坚毅,又隐着几许难以言说的忧思。

他默然垂首,心中仿佛有两股力量在撕扯:一边是誓要西征雪恨的执念;一边是家国危殆、至亲期盼的重担。

这般思绪纷扰,竟似将他的神魂都揉作了一团。

良久,杨炯终是抬起头来,长叹一声道:“罢了!便依你所言。待我料理完西域诸事,遣送安娜公主归国,拟定移民实边的章程,便随你回家便是。”

话音未落,忽闻帐外传来一道娇音,似玉磬乍响,又带着三分薄怒,清清楚楚透入帐中:“杨炯!你说话不算数!”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