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一共录制七天,目前已经录制了三天。
每天综艺录制的行程都差不多,展现嘉宾们的日常生活,然后节目组再暗戳戳搞出一些有话题的讨论来刺激收视率和流量。
昨天已经搞了大话题出来,今天节目组就歇了继续搞话题的心思。
再者,昨天晚上张云纾还‘兴师问罪’节目组和助理,表示自己昨天的回答差不多也是按照流程在回答的,为什么最后变成了不可控的局面,一下直播她经纪人那边至少让人删了几十个黑帖,是不是节目组要陷害她...
节目组背靠目前国内最大的电视台,投资也是另一组嘉宾拉的,张云纾的资本在他们眼里还是不够看的,根本就没有被威胁到,不过也不能撕破脸,最后只能敷衍了事。
张云纾那边的团队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卖惨和营销,甚至给宋沛年也买上了小耀祖、阴阳大师等黑稿。
不过最后的效果嘛,只能说当代网友都不是傻子,反而让宋沛年出圈了一次,对他的称呼也从小耀祖变成了小绿茶。
含褒义的小绿茶。
又是新的一天,今天节目组不搞话题,而是让嘉宾们自由活动。
宋沛年一早起床下楼就收到了张云纾给他的一个白眼,宋沛年擦了擦眼睛,童声传遍每一个人的耳朵里,“姨姨,你眼睛抽筋了吗?”
之后又明知故问,“还是你在给我翻白眼,可是前几天你还给我说让我也当你儿子的。”
最后还嘟囔道,“虽然我只想当我妈妈的儿子。”
张云纾余光中看到节目组已经在调设备了,节目马上就要开播了,硬是凭着几十年修成的‘涵养’才没有将话给兑回去。
不过眼里阴暗不明,一看就是没有在憋好屁。
宋沛年丝毫不在意,迈着小短腿咚咚咚下楼,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
目睹这一幕吃了一口好瓜的节目组工作人员们纷纷默默对视一眼,来这组来对了,时时刻刻都有大戏看,别的组每天都是温馨日常,真真假假,看多了其实还是有点视觉疲劳的。
这组就不会,第一天有点无聊,之后几天绿茶小孩哥发力了,发展就变得很有趣。
该说不说,他们对张云纾的滤镜还是有点碎的,以前她虽然有一点糊糊的,但是给圈内人的印象一直都很好,热爱慈善,多才多艺,性格温柔,幸福的小公主。
至于现在嘛,在场的人精们多少也品出了一点不同的意味,自然对她的滤镜碎了。
碎归碎,可对于他们来说也无所谓,他们的任务还是制造流量和话题。
照常吃完早餐,由于今天节目组的安排是自由活动,所以张父招呼张母和他一起去打乒乓球活动一下身子骨,张母现在全身心扑在宋寒月身上,想要教她弹钢琴,想都不想直接拒绝张父。
那边张云纾为了展现她慈母的一面,正打算拉着两个孩子做戏呢,也自然而然拒绝了张父。
其实今天她的原计划是想要挑唆宋沛年针对张槐花的,但是目前来看挑唆根本不会成功,张云纾便也歇了心思。
还有她现在合理怀疑第一天宋沛年那臭小子完全就是故意的,故意套她和吴妈的话,然后后面好对她发起反击。
张云纾都要恨死了,自己在圈子里转了几十年,没有想到栽倒在一个小崽子的手里,还是太轻敌了。
乒乓球张槐花也不会打,宋沛年这个小屁孩根本就没有在他的思考范围内,现在录节目又不能去找隔壁的老胡打,眼看就要失望地去书房写字了,宋沛年举起小手,“我会啊。”
张父眼里有了笑,“你会啊?”
宋沛年理所当然地点头,又拉起张槐花的手,“走,妈妈我们去打乒乓球。”
张槐花有些不好意思想要挣脱自己的手,“我不会打,你陪你姥爷去吧,我去看你姥姥和你姐姐弹琴。”
宋沛年摇头拒绝她的提议,“你不可以去看哦,现在姥姥要给姐姐上课,老师上课的时候都不喜欢旁边有人的,你会打扰到姐姐学琴的。”
张槐花想想也是这个道理,“那我去看你和你爷爷打球吧。”
三人来到一楼的运动间,里面空空旷旷的只摆了一张乒乓桌,张父一边给宋沛年递拍子,一边对宋沛年道,“能行吗?你小子。”
要是不行的话自己就勉为其难教教他吧。
宋沛年很是不屑地朝张父笑了笑,“你才不行呢。”
说着又热了热身,来回活动了一番,就摆出迎战的姿势,“来吧!”
张父被宋沛年的小表情逗笑,嘴角带着笑意也学他做出迎战的姿势。
两人各占球桌一边,张槐花在一旁给二人计分。
宋沛年先是摸了摸球拍,然后食指和拇指压住拍肩,中指和无名指压住拍面,也由他率先发球,张父只见他很是标准地垂直抛球和向后引板,等球和拍面同一水平线时便快准狠击球。
张父没有想到宋沛年的动作也是这么标准,等到球发过来他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一个不慎就没有接下这颗标准的球。
宋沛年瞬间不开心了,直接嘟囔抱怨道,“姥爷,你行不行啊,这么好的球都接不住,真是的。”
张父现在已经习惯了宋沛年说话‘没大没小’,丝毫不觉得这是他曾经最不喜欢的说话方式,很是歉疚地捡起球,连声道,“刚刚没注意,没注意。”
说着便开始发球,为了照顾宋沛年,这颗球张父发的也很标准,宋沛年轻而易举反击回去,张父又拍了回去,宋沛年同样如此。
两人打的有来有回,张父也越发不敢轻敌,这小子是真的会打,还打的非常好!
几个来回下来,张父都感觉自己的心率逐渐飙升了,那边宋沛年还脸不红气不喘的,精神越发的足。
每赢一颗球还朝张槐花大声嚷嚷,“妈,给我计一分。”
张槐花看着宋沛年不断攀升的积分,以及张父这边已经挂零的分,有意想让宋沛年让让他姥爷,别让他打到最后还挂个零蛋,面子上不好看。
但是一看到孩子这么高兴,张槐花的心思也就歇了,毕竟在她心里谁都没有她两个娃重要。
【哇去,这小绿茶打球这么厉害的吗?】
【@国家队,来收队员了,这小子好像真的行,是个好苗子。】
【以我多年现场观赛的经历以及乒乓球赛事的狂热粉丝的角度来看,先不说技巧,这小孩哥的体力耐力专注力真的一比一的强,虽然对手算是老人,但也是那种体力比较好的老人了,你们看他都累的不行了,但是小孩哥好像都还没有打入佳境。】
【是的是的,感觉这才是小孩哥的开胃菜,完全还没有到打爽的临点。】
【@国家队,来收人。】
【呃呃呃,业余还可以,专业还是算了,全国天赋强的犹如过江之鲫,倒也不必喊国家队来收人。】
【......】
张父虽然一直输球,一颗球都没有赢过,但却打的十分畅快,直到输下最后一颗球,才终于撑不住放下拍子。
喘着粗气连连摆手,“歇会儿。”
宋沛年高举手中的拍子又蹦又跳,“耶,我赢了。”
然后过去抱住张槐花,“妈,我赢了耶。”
张槐花笑着给宋沛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还干巴巴安慰张父道,“小年平时在家就喜欢和小区的孩子一起打球玩。”
张父被宋沛年肆意的笑声感染,毫不在意摆手,等缓过气之后,才双手叉腰笑着道,“你小子可以啊。”
宋沛年骄傲仰头,“当然啦,我之前可是打遍小区无敌手。”
假的,是因为原主性子霸道没几个小孩儿喜欢和他一起玩。
不过等他回去了,他还是可以打遍小区无敌手的。
张父沉思片刻,“没学过?没有去上过专业的课程?”
宋沛年回答的理所应当,“当然没有学过啦。”
张槐花也解释道,“之前能供两个孩子上学已经很难了,没有余钱让他们学什么兴趣爱好。”
宋沛年胡乱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便将手中的拍子给了张槐花,“妈,我教你打。”
张槐花本能地就想拒绝,不过被宋沛年强硬地将拍子塞到她的手中,然后小嘴叭叭给她讲起了打球的技巧,还抓着她的手教她如何发球和接球。
眼见张父陷入了沉思,宋沛年出声打断,“姥爷,你站在那边接妈妈的球。”
张父这才晃了晃脑袋,抛开满头的思绪,手比脑子快接过由张槐花发过来的那颗球。
一连几次空拍,张槐花终于找到接球和发球的感觉,只要张父球发的好,他们二人也能打上三四个来回。
正在张父措辞该如何给张槐花讲解接球的奥妙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
“喂。”
“老张啊,我能现在就过去给你孙子打上几局不?”
这次张家的直播全部都是分镜直播,画面被切成了三个小窗,三组活动人员各占一组,观众喜欢看哪组就点哪组。
张父还是先询问了节目组,征求节目组的同意之后,这才答应让电话那头的老胡过来。
不过十分钟的时间,老胡就从隔壁的别墅给跑了过来,进来活动室之后,一句废话都不说,直接给宋沛年宣战,“小子,来陪你胡爷爷我来两局。”
宋沛年爽快应战,“来就来!”
还是和之前张父打球一样,由宋沛年率先发球,对面的老胡快速将球拍过去,只是手法却没有那么‘正’,直接将球故意给拍歪,等到宋沛年将球接过拍回去,又是如此。
通俗来说,就是净给宋沛年发一些刁钻的球。
宋沛年的神色逐渐凝重,身子微微半蹲,更加聚精会神,眼珠随着那颗小小的乒乓球而转动。
老胡打球比张父打球要灵活的多,一边给宋沛年拍球过去,还一边观察宋沛年的动作,由于太过专注,表情也逐渐变得有些严肃。
一时之间,活动室的气氛都变得紧张了,包括节目组在内的几位站在角落里的工作人员都越发大气都不敢喘。
宋沛年打球的动作很标准,换句话来说就是动作过于‘正派’,用的都是一个招式,随着老胡越发刁钻的拍球路线,挥拍也逐渐变得有些吃力。
终于,在老胡打出一个擦边球的时候,宋沛年转了转球拍,由惯常使用的正手切换成了反手。
只是那颗球轻轻擦过他的球拍边缘,然后落地了。
宋沛年不带丝毫犹豫捡起滚落在地的球,摇了摇头,试图摇掉头上的汗珠,“再来!”
声音里透露着十足的干劲。
一个球拍过去,等到老胡的球再次挥过来的时候,所有眼尖的都看到宋沛年切换成了反手,由第一颗的吃力逐渐轻松应对。
两人来来回回,好不痛快。
不知一个来回双方挥拍了多少次,终于那颗球被老胡拍过去的时候擦网落地。
宋沛年又想高高兴兴去捡球,被老胡喊停,“好了好了,你这小子铁打的,我这把老骨头可拼不过你。”
宋沛年撇嘴,“我还没有打尽兴呢。”
老胡却话里有话,“以后总有让你打尽兴的时候。”
宋沛年眨了眨眼睛挤出顺流到眼里的汗水,无可奈何道,“好吧。”
又开始自顾自教张槐花打球,就像是教小朋友一般。
老胡嘴角带着笑走到张父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老伙计你知道我要说什么吧,别的不说,你家这小子体力和韧劲就很突出。”
张父此刻是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他的亲孙子运动方面的天赋如此突出,难过的是他脑海里总是避不开一个假想,槐花是不是也曾有过不为人知的天赋,因无人发掘,而被淹没。
看着在一侧小声交头接耳的母子俩,张父无声叹息,脑海中的念头更甚,也更加坚定。
同样拍了拍老胡的肩膀,“等节目录制完成之后,我找你详谈,也就是几天过后的事儿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