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中旬,汇川市的天空湛蓝如洗,夏日的阳光洒在江安省计委大楼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陈东莱一身深色西装,步履从容地走进大楼,胸前的工作证在阳光下微微闪光。
他此行是为了争取开江县的大型天然气发电项目,肩负着振兴县域经济的重任。大楼大厅内人来人往,工作人员步履匆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忙碌而紧张的气氛。陈东莱的目光扫过大厅,心中却在盘算着另一件更隐秘的事——与高中老同学齐佳佳的会面。
在省计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办公室内,齐佳佳正坐在办公桌后,翻阅着一叠文件。她短发利落,穿着一件白色衬衫,气质干练而爽朗。见到陈东莱,她起身相迎,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这不是功成名就的陈县长嘛!这趟来汇川,是不是又要干大事了?”
陈东莱微微一笑,语气轻松:“佳佳,几年没见,你还是这么爽快。我这次来,是为开江县的天然气发电项目跑跑腿,想请你在省计委这边帮个忙。只要项目报上来,能不能帮我们尽快走程序?”
齐佳佳爽朗地摆了摆手,眼中闪过一丝自信:“这还用说?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开江的天然气资源在川东是数一数二的,这个项目只要材料齐全,我保证在省计委这边一路绿灯!”她顿了顿,目光中带着几分揶揄:“说起来,东莱,你现在可是开江县政府的当家人,年纪轻轻就主持县政府工作,离正处级只差一步。啧啧,照这势头,省部级怕是也不远了!”
陈东莱闻言,摆了摆手,语气谦虚:“佳佳,你就别拿我开玩笑了。跟你爸比,我这点成绩算什么?齐部长二十六岁就当了省委综合处的处长,我这岁数还在县里打转,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齐佳佳的父亲齐建国,此刻正担任省委组织部长,满两年之久,正值权势巅峰。他大学毕业后便被选派到省委,担任当时的省委第一书记的专职秘书,仕途顺遂,堪称省内政坛的传奇人物。
陈东莱的谦虚,既是出于礼节,也是为了拉近与齐佳佳的关系,为项目审批铺路。然而,他敏锐地察觉到,齐佳佳在提到父亲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这让他心中一动,隐隐嗅到了不寻常的信号。
齐佳佳的笑容微微一僵,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她低头整理了一下桌上的文件,语气轻描淡写道:“东莱,你就别提我爸了。他现在忙得脚不沾地,我都好几个月没见他了。”她顿了顿,抬头看向陈东莱,试探性地问道:“你这次来汇川,没听到什么风声吧?”
陈东莱心中一凛,凭借前世的经历,他早已察觉到齐建国似乎正陷入某种困境。他与齐佳佳关系亲近,也不藏着掖着,压低声音,语气谨慎:“佳佳,咱们是老同学,我也不绕弯子。齐部长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我在汇川听了一些传言,怕对你爸不利。”
齐佳佳的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随即恢复了平静。她低声道:
“你消息倒是灵通。我爸的原秘书,省国土资源厅的副厅长张志强,今年三月被纪委双规,现在是六月底,已经被正式双开了。这事闹得挺大,我爸虽然没直接牵连,但省里有些风声,确实不太好听。”
陈东莱的敏锐,源于他前世对齐建国仕途的了解。齐建国作为省委组织部长,权势滔天,但树大招风,难免成为某些势力的眼中钉。
张志强的双规,显然牵涉到更深层次的权力博弈,而齐建国作为他的老上司,很难完全置身事外。陈东莱选择直言询问,既是出于对老同学的关心,也是为了试探齐佳佳的态度,以判断省里的政治风向对开江县的影响。
陈东莱默然无语,目光深邃地注视着齐佳佳,沉吟片刻后,低声道:“佳佳,这事确实不简单。省里的水深,齐部长位高权重,难免有人盯着。如果有赃款之类的问题,最好提前准备好退款,主动交代,争取宽大处理。否则,一旦风暴起来,谁也挡不住。”
齐佳佳的脸色更加苍白,嘴唇微微颤抖,但她强自镇定,点了点头:“东莱,谢谢你的提醒。我爸的事,我会小心处理。你放心,天然气发电项目的事,我一定全力帮你推动。材料报上来,我亲自盯着,尽快走完程序。”
陈东莱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几分:“佳佳,咱们是老同学,我信得过你。项目的事就拜托了。齐部长那边,你也多留个心眼,凡事小心为上。”
陈东莱的劝告,既是出于对齐佳佳的友情,也是为了维护自己在省里的关系网。齐建国若真被调查,可能会波及开江县的政治格局,尤其是陈东莱在县长争夺战中的布局。
天然气的关联项目是陈东莱振兴开江经济的重中之重,齐佳佳的配合至关重要。他选择在此时拉近关系,既是为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也是为了在省里可能的风暴中,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齐佳佳送陈东莱到办公室门口,脸上强挤出一丝笑容:“东莱,回去好好干,开江的担子不轻。你这么年轻就主持县政府工作,前途无量。别忘了,省里还有我这个老同学给你撑腰!”
陈东莱微微一笑,目光深邃:“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
他转身离开省计委大楼,步伐从容,但心中却波澜起伏。齐建国的问题,让他嗅到了省里政治风向的微妙变化,而开江县的局势,也将在这一背景下变得更加复杂。
大楼外,夏日的热风扑面而来,陈东莱抬头望向天空,眼中闪过一丝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