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贵妃说了自己的谋划,沈家人才放心的出宫回家。
转天一早,丽嫔娘家顾不得规矩,直接送来了拜帖,甚至丽嫔的一个分家出去的隔房叔叔还亲自上门来了。
只是沈管家收下了拜帖,又几句话打发了丽嫔家里的人,最后也没把拜帖往主子面前送。
笑话,丽嫔娘家还为这个女儿引以为傲呢,这会儿什么都不付出,只派一个给家里跑腿的破落户叔叔,就想来讲和,那怎么成。
沈茹茵这头才打听到丽嫔娘家有人在禁军中,还没梳理好上下情况,沈烨就给她带了消息回来。
“茵茵,用不着打听了,丽嫔她兄弟被打了,还打断了腿,直接送回家去了。”
沈茹茵立刻警惕起来:“我们没派人出去,谁干的?”
“你肯定想不到,”沈烨笑起来,“是柳伴读他们。”
这就有些出乎沈茹茵的意料了:“他们?”
沈烨点头:“他们不是许久没往秦楼楚馆去吗,赶巧昨儿有人请客,邀他们去凭阑倚红听曲,丽嫔的兄弟要抢他们定好的人,被好几个人一块儿揍了。”
“三皇子的伴读也在,听说他也出了手。”
沈茹茵有些怀疑:“哥哥,他们有这个胆量吗,会不会是有人在背后算计什么?”
“这事儿要是说出去,人家该不会以为是我们干的吧?那可就有些冤枉了。”
毕竟他们家慢了一步,还真没打呢。
“还真不会,”沈烨说,“柳伴读他们自己在外说漏嘴了,说是他们早看不惯丽嫔的兄弟了,至于主意,是九皇子牵的头。”
“九殿下?”沈茹茵同沈烨对视一眼,“看来赶明儿我再进宫,得好生谢谢九殿下了。”
九皇子现在虽然收敛了,但从前的混不吝形象还是在的。
说其他人自己想出这么个办法,肯定谁都得疑心到沈家身上,但九殿下站出来,把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没人会怀疑,毕竟九殿下就是这么个人。
而且九皇子替沈茹茵出头也很好理解,九皇子一向亲近贵妃,和沈茹茵更是有兄妹情分,关系好到朝堂后宫都一度疑心两人要结成夫妻。
这要是九皇子不出来干点什么,也没人会信。
沈茹茵才挑完要给九皇子的礼物,青栀又匆匆进门,看了一眼边上的沈烨,犹犹豫豫不知道该不该上前。
沈茹茵问:“何事?”
青栀上前附耳:“是卫公子送了信来。”
卫瑛这会儿送信?
沈茹茵想了想,没瞒着沈烨,直接让青栀取信出来。
她展开看了两眼,转手递给了沈烨:“哥哥觉得卫瑛哥哥说的这东西如何?”
沈烨接过来,一目十行的看完,笑道:“我觉得可行,等年后你回去练兵去,这事儿,我来安排。”
原本沈家只是想给丽嫔娘家一个小小的教训,卫瑛此刻却送上了丽嫔娘家同他国暗中交易,意图叛国的把柄,只要沈家拿住了实质性的证据,别说是丽嫔娘家了,三皇子和淑妃一系都得废。
“不成,”沈茹茵道,“这么要紧的事情,就不是我们一家能掺和的了。”
“正好九殿下的礼物还没送出去,大哥你随我先去见一见卫瑛哥哥,看他愿不愿意将此事直接告知九殿下或者陛下。”
沈烨迟疑道:“告知九殿下也就算了,告知陛下……能成吗?”
“怎么不能成,”沈茹茵笑笑,意味深长的说,“因为丽嫔的一句话,牵扯出这么多事,陛下又不是耳聋眼瞎,能不知道?”
她就不信皇帝没让人盯着沈家的一举一动。
沈烨也想起妹妹透露过的,陛下消息灵通的事:“那要是瑛弟不愿意呢?”
“那我们就当没收到这封信,”沈茹茵果断的说,“卫瑛哥哥能送来这么一封信,我承他的情,自然不能不顾他的意愿,将他这么早推到陛下和九殿下跟前去。”
“倒也不必这么绝对,”沈烨说,“我们可以想想办法,婉转一些,查到其他的证人再去禀报给陛下嘛。”
沈茹茵摇头:“哥哥,我们可是依赖舅舅的好外甥,怎么能在没有旨意的情况下,动用自己府上的势力去查这么大的事呢。”
“你要是没查出来,可能打草惊蛇,让他们把证据转移。”
“你要是查出来了,岂不是把我们府上的实力给暴露出去了?”
“茵茵你太过小心了,爹从前在北境军中这么久,我们府上就不能有几个能人了?”沈烨劝她,“有时候谨慎太过,反而不美。”
“我只是不敢小看陛下的小心眼儿,”沈茹茵道,“何况咱们从前就是这样的表现,在陛下面前不藏私,如今你我还没长成,就自己做这么大的主,焉知以后在他心里是什么样的印象?”
“可我们总会长大,我都要说亲了,”沈烨说,“茵茵你给陛下的印象风险太大了,以后一旦做不到……”
“那也不能是现在,”沈茹茵道,“哥哥,我们还在京城呢。”
兄妹俩虽然都同意去问一问卫瑛,但还是不能完全说服对方,索性去寻母亲来评断。
晋阳听了一双儿女的话后,果断地站在了沈茹茵这边:“在对陛下的态度上,你得听茵茵的,至少在京中、在陛下眼皮子底下,你得全力做个好外甥。”
见儿子还不服气,晋阳叹了口气,仔细的说:“烨儿,你与茵茵只是陛下的外甥,不是陛下的亲儿女。”
“这些私心,陛下的亲儿女可以有,你们却有不起。”
“你们要是在陛下面前有了私心,那你们同别人何异?”
“在茵茵掌控北境军前,你就算装,也得装出一个好外甥模样,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