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斋”,从此将不仅修复历史的伤痕,也将成为那些徘徊在古物之中、未能安息的执念的归途驿站。
工作台上,她的加密座机旁边,安静地放着一杯还冒着热气的清茶。
在她工作室临时落脚的陈博正蜷在角落一张临时搬来的懒人沙发里。
陈博对着他随身携带的三块屏幕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屏幕上滚动着常人看不懂的代码和数据流。
听到动静,陈博头也不抬,嘟囔了一句:“回来了?老周下巴惊掉了没?”
“温静刚走,说报社有个紧急采访,茶是她泡的。”
温静的名字自然而然地出现。
这位外柔内刚的记者,在经历了柳树沟乱葬岗的尘土和西郊墓地的肃穆后,眼神中少了几分初时的好奇与探究,多了几分沉静的理解和坚定的支持。
她离开前留下的那杯热茶,无声地传递着她的关心和已成为伙伴的默契。
苏晓岚端起那杯温热的茶,氤氲的水汽模糊了她的视线。
她看向陈博专注的侧影,又想起温静临走时那个了然于心的眼神。
恐惧依然存在,未来的路也必然充满未知的挑战和凶险。
但此刻,她不再是孤身一人。
陈博,这个行走在灰色地带的信息掮客。
温静,执着于挖掘真相的记者。
他们因这面诡异的婚镜而卷入,共同经历了寻骨、合葬、见证净化奇迹的全过程。
这份共同的经历,在彼此间建立起了一种超越普通合作关系的、牢固的信任与默契。
苏晓岚轻轻抿了一口茶,温润的液体滑入喉咙,带来一丝暖意。
她将目光投向工作室的大门,眼神平静而深邃。
……
她在等待。
苏晓岚有预感。
她在等待着下一件承载着未了故事、未解执念的“特殊”古董,带着它的秘密与诉求,敲响“拾遗斋”的门铃。
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那面民国婚镜最后散发出的温润光泽,以及风中那一对恋人悠长的、满足的叹息。
……
(镜中新娘结束《修复师》情节未完。)
……
苏晓岚是一位技艺登峰造极、对文物怀有纯粹热爱的年轻学术权威教授。
一场意外的灵异遭遇,让她获得了窥见古物之灵的能力,也赋予了她沟通阴阳、化解执念的使命。
她以“拾遗斋”为据点,凭借智慧、勇气和逐渐凝聚的伙伴力量比如黑客陈博、记者温静。
在修复历史伤痕的同时,抚平那些因未了心愿而徘徊世间的灵魂,走上了一条独特而精彩的“修复师”之路。
……
在这部网剧中,罗青英作为女主情节最多,她的剧情已经拍了一部分,但是两个重要配角还没确定下来。
温静这个角色已经请了杨梅演,也算是合作过的演员了,演技好不作妖。
至于陈博……
陈博这个角色的外表不修边幅,乱发、黑框眼镜、仿佛万年不变的连帽衫。
看起来性格孤僻,不善社交,现实交流中常显得眼神躲闪、言辞简短甚至有点木讷。
但在网络世界或涉及一些专业领域时,显得极其兴奋,思维极其敏捷、语言犀利。
陈博的这种人设,在罗青英眼中简直和余年如出一辙。
她越看越觉得这两个人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相似之处。
恰好此时,余年那个备受期待的关于高考的电影还没有正式开机。
闲着也是闲着,自己的艺人最好是不要闲着。
这让罗青英心中一动。
于是,罗青英直接给余年打了电话陈述了情况。
于是罗青英直接到家里把他从房间里揪出来,软磨硬泡着余年到了剧组。
……
余年垂眸盯着扉页烫金的剧名,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阴影,喉结微微滚动了一下,最终将剧本轻轻推回桌面。
“不要,我不想接这个角色。”余年听完平静地说道。
罗青英皱眉询问:“为什么?”
余年平静地说:“这种角色我之前跑龙套的时候就演过,和我本身的性格也有相似处,没有挑战性,一模一样的角色演的太多也没有意义。”
罗青英撇撇嘴,真是艺术家秉性,但是罗青英没有放弃,目前她找不到比余年更合适这个角色的牛马……呸,演员了。
罗青英的手指叩在玻璃桌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余年,你之前拍的欠我人情,对吧,我当时在情况尚未明朗的情况下投资了《蚍蜉》,作为朋友你是不是应该也帮一下我的忙?”
余年:“这……”
余年犹豫了一下没有说话。
罗青英软磨硬泡:“余年,你不想接这个角色你好歹看看剧本,我觉得这剧本真的不错,我们特效也会做最好的。”
余年接过剧本,看了几眼便立刻沉浸在剧本之中。
他仔细阅读每一个情节,品味每一句台词,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于那个充满奇幻和灵异的世界里。
“……”
在看完剧本后,余年并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沉默片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罗青英敏锐地察觉到余年的内心开始产生动摇,于是她赶紧抓住这个机会,进一步劝说:“你看,这个角色虽然你之前有过类似的演绎经历,但这次的剧本立意可是相当新颖,对吧?”
余年听后,先是点了点头,表示对罗青英所说的新颖立意有些认同,但紧接着又摇了摇头。
他面露难色地说道:“可是,我如果接下你这部戏,那我之前接的那部高考题材的戏该怎么办呢?”
“……两部戏的拍摄时间肯定会冲突啊。”
罗青英见状,嘴角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应道:“这都好商量嘛!”
“毕竟我这部只是个网剧,而你的那部高考电影才是重点。”
“而且,这个网剧也没有太多陈博的戏份,我们完全可以集中精力先把你的戏份拍完。”
“等你拍完那部高考电影之后,再回来补录一些镜头就好啦。”
余年抬眼时撞上罗青英势在必得的目光,突然开口:“你确定你们可以把特效做好吗?”
灵异剧,最害怕的就是把特效做成五毛特效,层层外包,最后什么都不剩,再好的剧情也会被打成烂剧。
罗青英后仰着靠进折叠椅,白色鱼尾裙勾勒出凌厉的线条。
罗青英突然轻笑出声,涂着正红色口红的嘴角扬起自信的弧度:“当然!你还不相信我吗?我出了钱的,我亲自去盯。”
余年果断地点点头:“好,我接。”
他立马拿起剧本开始看。
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
开始向罗青英详细地讲解起剧本中的一些关键情节和人物关系。
余年的讲解不仅让罗青英对剧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让她学到了许多关于表演的细节。
他指出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情感转折点,以及如何通过微妙的表情和动作来展现角色内心的变化。
“嗯,对!是这样!”
罗青英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她发现,余年只是简单看了一下剧本,对于表演剧中情节的理解和把握确实非常独到,这让罗青英忍不住多听一些他的分析。
余年的指尖无意识地叩着剧本装订处,指节与纸张相撞发出轻微的“哒哒”声。
说到“镜中新娘林晚秋”时,他忽然收住话头,眉峰微蹙,目光从剧本上抬起,带着审视与谨慎:“镜中新娘的角色确定下来了吗?”
罗青英垂眸轻抿了口保温杯里的花茶,杯盖边缘沾着一抹艳丽的口红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