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郎中好眼力。”
李国助闻言,脸上露出一丝与有荣焉的笑意,
“颜楚城是我镇重金聘请的一位荷兰工程师主持构筑。”
“天启二年,奴酋皇太极亲率万余人马犯境,就是在颜楚城下碰得头破血流,铩羽而归,足见其利。”
“竟有如此高人!”
孙元化立刻追问,
“不知这位先生尊姓大名?下官此番可否有幸拜见,请教一二?”
“他名叫科内利斯·雷耶斯。”
李国助道,
“如今他在永乐大帝湾北岸的海马城兼任武学教授,专司讲授军事工程与火器操典。”
“科内利斯·雷耶斯先生……”
孙元化闻言,郑重拱手道,
“某必当拜访!此等工程学与兵法皆通的大家,岂能失之交臂。”
他稍作停顿,转而问道,
“说来,下官自进城以来,见这城内民居与中原屋舍迥然不同,莫非也是西式房屋?”
李国助含笑答道:“孙郎中观察入微。此乃欧罗巴常见的木桁架建筑。”
孙元化若有所思,追问道:
“以铳护城,以城护铳,这城防工事采用西法,自是理所应当。”
“但为何连这寻常百姓的居所,也要尽用西法建造?”
“莫非我中华营造法式,就当真不如西洋营造法式?”
“孙郎中此言差矣。”
李国助连连摆手,正色道,
“绝非孰优孰劣之论。实是因地制宜,各取所需罢了。”
“永明镇以商贸为本,多数人都是以工商为业。”
“因此,我们需要让尽可能多的人聚居在有棱堡庇护的城镇之内。”
“这木桁架建筑,最大的好处便是建造成本低廉,施工快捷。”
“寻常砖石房屋,光是砌墙就要耗费大量工时;而木桁架先立木制骨架,再填充墙体,进度快上数倍。”
“更妙的是,它能轻松建起三层甚至四层高楼。”
“同样一块地皮,若建中式院落,最多容纳十户人家;但建成这等三层木桁架楼房,却能住下三十户不止。”
“城内空间有限,要想让更多工匠、工人及其家眷住在城里,就非得这般向天借地不可。”
他语气诚恳地补充道,
“若论居住的舒适雅致,自然是中式院落更胜一筹。”
“但眼下我永明镇要的是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少的花费,安置最多的人口。”
“而在这方面,木桁架建筑更符合我们的需求。”
“原来如此!李总兵这番解释,让下官茅塞顿开。”
孙元化听得连连点头,感慨道,
“建城筑屋,竟有这许多讲究,不仅要考虑防御之需,更要权衡人口、工期、财力诸般因素。”
“永明镇诸事皆从实务出发,难怪能有今日之气象。
待这番关于城防的议论稍歇,翰林院编修杨景辰方才开口,语气中带着文士特有的审慎与关切:
“颜总兵,昨日闲暇,杨某曾参观颜楚城内学塾,见塾中授业,多为农学、医学、数学、气象、历算等,甚而公开传习各类匠作技艺……”
“永明镇既为大明治下边镇,教化乃人心根本,何以独独轻慢了儒学正途?”
李国助闻此,坦然看向杨景辰,言辞恳切而从容:
“杨大人,永明镇地处极边,人烟稀少,创立根基在于商贸拓殖。”
“欲在此地立足图强,首重实用,故而蒙学之后,便需授人以在此地安身立命、建设家园的本事。”
“精进农技以足食,通晓工巧以利器,明算数以通商贾,知天文历法以察四时、利航海事。”
“此非轻慢圣贤之道,实乃生存发展所迫。”
他语气微缓,继续道,
“至于儒学教化,永明镇并未全然偏废。”
“蒙童启蒙,仍以《三字经》、《千字文》等奠基;”
“若有学子心向此道,进入高等学堂后,亦设有专门课程供其深研。”
“只是不强求人人必学,各依其志趣禀赋而有所侧重罢了。”
“边镇艰难,百事待兴,务实方能存续,望大人体察。”
杨景辰听罢,沉吟片刻。
他虽觉此论与正统教化之道颇有出入,但观永明镇之气象,察其处境之特殊,亦知此乃不得已而为之的变通之法,最终微微颔首:
“非常之地,行非常之策,李总兵,确是用心良苦。”
最后,太医院医士吴有性问道:
“颜总兵,听闻此次朝鲜之战,你们救下了六万辽东饥民,这般多的百姓,永明镇是如何安置的?”
“吴医士有心了。”
颜思齐答道,
“这些百姓,我们主要安置在了北琴海以南、双城卫周边的广袤平原上。”
他言辞间带着对那片土地的期许,
“那里地势平坦,沃野千里,水草丰美,正是绝佳的垦殖与畜牧之地。”
“这六万百姓,如今正在那里挖沟排涝,垦荒造田。”
“假以时日,那片土地必将成为我永明镇稳固的大粮仓。”
“那丰茂的草场也极适宜牧养牛马,于民生、于军需皆大有裨益。”
“此外平原周边的丘陵也能开辟柞园,养殖柞蚕。”
“百姓或农或牧,男耕女织,各安其业,既解了自身饥乏,也为我镇充实了物产,可谓一举多得。”
“北琴湖畔,沃野双城……”
吴有性赞叹道,
“妥善安置六万饥民,更兼长远谋划,颜总兵治下有方,实在令人敬佩!”
“今日一番问策,真是受益匪浅!”
汪裕见众人疑问皆有了答案,抚掌笑道,
“永明镇在商贸、技艺、民生、边务等方面,皆有独到之处,难怪能在边荒之地崛起。”
他转向颜思齐,
“接下来,便有劳颜总兵引路,带我等逐一参观各镇,详定贸易、协防诸事。”
颜思齐起身拱手,淡然一笑:
“汪大人客气了!诸位天使请随我来,接下来的行程,定让诸位见识永明镇的全貌!”
众人起身离席,朝着市政厅外走去。
阳光洒满颜楚城的街道,欧式建筑与大明使团的官袍相映成趣,一场围绕着贸易、技术与抗金的深度合作,即将在鲸海西岸全面展开。
而远在盛京的皇太极,尚不知晋商通敌之路将被斩断,后金的生存空间,正被永明镇与大明的联手一步步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