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就这么传开了。
成了探春的第一块活招牌。
口碑的发酵,比探春预想中还要迅猛。
几天之内,金陵城里几个有头有脸的商户太太,都寻上了门。
探春的“海棠春”妆品,就在这小小的太太圈里,悄无声息地扎下了根。
订单越来越多。
探春的小作坊,渐渐忙不过来。
她干脆找来邻居家的几个手脚麻利的婆子,付给工钱,将她们动员起来。
她将复杂的制香流程一一拆解,变得简单易懂。
探春将流程拆解,手把手地教。
有人专职挑拣花瓣,有人负责研磨珍珠,有人看管蒸馏的火候。
探春手把手地教,确保每一道工序都分毫不差。
流水线的雏形,已然形成。
她还专门请了惜春,为“海棠春”设计独一无二的包装。
惜春笔下的仕女抚花,或是几笔写意的折枝海棠。
被印在小巧的白瓷瓶与木制胭脂盒上。
雅致精美,单是这盒子,就让太太小姐们爱不释手。
“海棠春”的名气,越传越大。
甚至,连一些官宦人家的小姐,也开始悄悄托人来买。
生意好了,麻烦也随之而来。
城中那家最大的胭脂水粉铺子——“万芳斋”。
终于坐不住了!
眼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海棠春”抢走他们那么多生意,自然眼红。
起初,他们只是模仿,照着“海棠春”的样子也去做什么珍珠粉、凝香露。
可配方,才是“海棠春”的命脉。
没有核心的方子,画虎不成反类犬。
做出来的东西粗劣不堪,反倒砸了自己招牌。
明着不行,就来暗的。
几天后,金陵城里开始有流言蜚语。
说“海棠春”的东西来路不明,用的是有毒的材料……
更恶毒的,是针对探春本人。
说“海棠春”的掌柜,是京城来的罪臣之女。
身上带着晦气,谁沾上谁倒霉……
谣言猛于虎。
“海棠春”门口,瞬间冷清下来。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探春却异常冷静。
她没有气急败坏地去街上跟人对骂,也没有一纸诉状告到官府。
她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探春直接在自家院门口,摆开一张长桌。
桌上,一字排开的,是她制备妆品的所有原料。
洁白圆润的南海珍珠,还带着晨露的新鲜花瓣,颗粒饱满的甜杏仁……
她当着围观百姓的面,公开了“海棠春”的所有产品原料。
还把“绛云胭脂”、“珍珠玉容粉”和“百花凝香露”的用法。
完整地亲自演示了一遍。
反正核心配比,在自己心中。
“各位乡亲邻里。”
探春声音清亮,传遍全场。
“我“海棠春”所用之物,全部摆在这里。”
“是好是坏,大家一看便知。”
“这珍珠玉容粉,用的就是这上好的南海珍珠,一颗颗磨出来的。”
“这百花凝香露,更是用清晨带露的鲜花蒸馏而得。”
“不掺半点铅粉,不加一滴浊水。”
她一边说,一边将刚刚做好的成品,分给围观的妇人们试用。
“至于我本人的身份,”
她坦然地迎向众人的目光,腰杆挺得笔直。
“没错,我姓贾,是从京城贾家出来的。”
“贾家犯了罪,但犯罪的人,已经受到了国法的惩处。”
“我们如今,不过是一个想凭自己双手,养活一家老小的普通女子。”
“我卖的东西,干干净净。”
“我挣的钱,清清白白。”
“何来晦气之说?”
一番话,坦荡磊落,没有半分遮掩和怯懦。
围观的百姓看着那些实实在在的原料,闻着空气中骗不了人的清雅香气。
再看看眼前这个不卑不亢、气度不凡的女子。
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但谣言的阴影,仍在人群中盘旋。
就在人群窃窃私语、气氛有些胶着之时,一个洪亮的女声忽然响起。
“哪个黑了心的烂舌头,说‘海棠春’的东西有毒?!”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对门的王太太拨开人群,像一头护崽的母狮,气冲冲地挤到最前面。
她指着自己的脸,几乎要戳到众人眼前。
“我,就是贾三姑娘的第一个客人!”
“你们都给我睁大眼睛瞧瞧!”
“我这张脸,可有半点要烂的迹象?”
“我告诉你们,自从用了贾三姑娘的珍珠粉。”
“我这脸上的老褶子都浅了!”
“皮肤比我女儿还滑!”
她这一嗓子,仿佛点燃了引线。
人群中,立刻又有几位妇人站了出来。
“没错!”
“王太太说得对!”
“我上月买了‘海棠春’的绛云胭脂,颜色雅致不说。”
“最要紧的是,我喝了一下午茶。”
“茶碗边上干干净净,真不沾杯!”
“可比‘万芳斋’那又腻又俗的猪油膏强了一百倍!”
“就是!”
另一个声音尖锐地附和。
“‘万芳斋’自己东西不行,就只会使这种脏手段,真不要脸!”
这些,都是“海棠春”最忠实的客人。
她们被产品实实在在的效用所征服。
此刻见到有人污蔑,便自发地站出来,成了探春最坚实的盾牌。
一时间,你一言,我一语。
舆论,瞬间反转。
那些躲在人群里煽风点火的宵小。
见势不妙,早已灰溜溜地没了踪影。
探春看着眼前这一幕,一股暖意在胸口化开,驱散了清晨的寒凉。
这是她用真材实料和童叟无欺,为自己赢得的最强援军。
正在此时,一顶精致的软轿在人群外停下。
轿顶的角落里,缀着一个小小的“甄”字徽记。
众人正议论纷纷,却见轿帘掀开。
一位管事妈妈先下了车,恭敬地扶出一位衣着华贵、气度雍容的夫人。
“真是甄家的夫人!”
人群中有人低声惊呼,嘈杂的议论声渐渐平息。
所有目光都投向了这位意想不到的贵客。
来人,正是买走惜春画作的甄老先生的夫人。
原来,甄夫人近日常听女儿提起“海棠春”,本就有意合作。
今日听闻城中风波,特意亲自前来。
就是要亲眼看看,这“海棠春”的掌柜,究竟是何等人物。
又是如何应对这场危机的。
她并未立刻上前,只是站在人群外围。
静静地看完了探春坦荡的自白,也听见了王太太等人真挚的维护。
她的目光在探春那张不卑不亢的小脸上停留了许久,眼神里的欣赏之色愈发浓郁。
直到此刻,她才缓步穿过自动为她分开的人群,走到桌前。
甄夫人没有理会周遭的揣测,先是对探春温和地点了点头。
语气里带着赞许。
“做得不错!”
而后,她才拿起一瓶刚制好的“百花凝香露”,放在鼻尖轻嗅。
“嗯,香气清冽,内质纯净。”
“果然是好东西!”
她满意地颔首,转身对身边的管事妈妈吩咐。
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全场听清。
“去跟贾三姑娘商议,今天她这里所有妆品,我们甄家都要了。”
“往后,‘海棠春’产出的所有成品,我们甄家的铺子,也预订一半。”
此言一出,效果比方才还要震撼!
这已不是单纯的购买,而是长期的合作!
是金陵城最大的商家,对“海棠春”价值的最高认可!
甄夫人这才转向众人,缓缓说道:
“我女儿,用的就是‘海棠春’。”
“我今天来,就是想看看,能做出这般好东西的人,品性如何。”
她意有所指地补充了一句。
“真正的好东西,自己会说话。”
“有些人与其费尽心机在阴沟里使手段,不如多花点功夫,把心思用到自己的产品上来。”
这句话,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所有造谣者的脸上。
人群彻底炸了!
甄家的考察,变成了最大、最公开的背书!
这比任何解释都管用!
那些关于“毒物”、“晦气”的谣言,此刻已成了全金陵城最大的笑话。
“万芳斋”的阴谋,彻底破产。
而“海棠春”经此一役。
不仅没有倒下,反而借着甄家这股东风。
一步登天!
成了金陵城里,“品质”与“诚信”的代名词。
当晚,探春将一大包沉甸甸的银子,放在了桌上。
贾母看着那堆散发着光泽的银钱。
又看看眼前这个神采飞扬、独当一面的孙女。
许久,没有说话。
最后,她长长地叹息一声,端起茶杯,对探春说。
“三丫头,你放手去做吧。”
“往后,这个家,你说了算!”
探春的眼圈,瞬间就红了。
她强忍着泪意,端起自己的茶杯。
在摇曳的灯火下。
与祖母的杯子,轻轻一碰。
一声清脆的瓷响,在小小的院落里回荡。
一个属于过去的时代,彻底落幕。
而一个崭新的未来,正在一个女子的手中,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