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舅妈回娘家了,家里也没人收拾,我琢磨着等放假了,带孩子们去买身衣服办点年货……”
何平苦笑了一下,忙了一年到头了,到时候给孩子们添件新衣裳,至于他自己,怎么过都行。
“也就这两天吧,回头等账算出来就该分钱了……”
张建国心里还有自己的打算,今年窑上其实生意不错的。
给工人发的钱他都准备好了。
但是除了这些钱,他还打算给这些工人准备点年货,一直没想好,准备什么东西。
在他的计划中,打算让周海生帮他弄一些红糖,回头每个工人发两斤红糖。
这东西过年自己家里用,或者用来走亲戚都是极好的。
还有就是想弄一些肉,却一直有些为难,因为这数量可不少。
去公社那边买肉都要肉票,他也拿不出来这么多。
最后还是和孙瞎子他们商量了一番,就是窑上出钱,把这次他们打到的野猪肉买过来,然后分一些给工人。
主要是上次孙瞎子,去收购站想卖野猪肉,那边给的价钱太低了。
孙瞎子跑了一趟没舍得卖,又跑回来跟张建国商量,最后几个人一合计,就想了这个办法。
现在是每个工人三斤肉,两斤糖,除了每个人应得的工资,还额外多加了五块钱。
这消息传出来的时候,窑上的工人都沸腾了,连带着何平都高兴的不行。
窑上发的这些东西,足以让大家过个好年,都不用怎么额外的花钱了。
回头把父母接回来过年,那也足够了。
至于媳妇儿,她要不回来就不回来吧,自己昨天去接,倒是被丈母娘数落了一通。
最后媳妇儿也没接回来,何平心底打算,实在不行就算了,媳妇爱在哪里,就在哪里过年!
张建国早已把,准备好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许多人翘首盼望着,他们从来没看到这么多红糖,要知道这年头走亲戚,带一包红糖都是很有面子的。
这东西也就生病或者坐月子的时候,才舍得给家里人喝一些。
因为价钱不便宜,购买也不方便,张建国能弄到这么多红糖,还要多亏了周海生。
要不是他有门路,是弄不到这么多红糖的。
每人两斤红糖三斤肉,再加额外的五块钱,签字后就可以从张建国的手里领到了。
这是今年最让这些工人,高兴的一件事。
拿到肉的人,脸上的笑容怎么都遮挡不住。
排队的人踮着脚尖看,一边和同伴感叹着,真没想到张建国这么大方。
他们在窑上干的,这可是个好活。
不少亲戚朋友都想来,正在向他打听,问这边招不招人?
希望明年生意好,到时候石灰窑厂扩招,就能把亲戚介绍过来了。
黄秀莲也站在一边看,他两个儿子都在窑厂,这么好的福利。
这些天她的气色也好多了。
窑厂的人对她们那是真的好,嘘寒问暖不说,遇到点事只要她张嘴,一个个都非常乐意的来帮忙。
而且这些人说话又好听,也没有一个人嫌弃她们老了,反而对他们异常的尊重。
这让黄秀莲心里很高兴,觉得日子最近过得最舒坦。
“娘,我家的肉不少,这点你留着,还有这5块钱你拿着……”
何平先领了钱和肉,赶紧就送了过来。
他家还有一点肉,还是上次张建国送过去的,虽然被陈幺妹拿走了大半回娘家。
但还有几斤,也够他和孩子们吃了。
“今年过年你和爹,都去我家过年吧,窑上到时候太冷清了……”
何平其实也孝顺,就是他那个媳妇,在家闹腾的厉害。
现在陈幺妹不在家,他的工资可以留着,今年额外发的钱,又给父母用了。
“建国给我们拿了五斤肉,又送了十块钱,你妹还额外的给我们做了一身衣裳,过年窑上人少,我们在这里住,还能帮着照看一下……”
黄秀莲只摆手,表示过年就不去儿子那里了。
他们这里挺好的,到时候大家都回去了,窑上的东西怕被人偷,他们住在这里也能照看一二。
“你别管我们了,把东西暂时放这里,去给建国帮帮忙……”
黄秀莲招呼着儿子,赶紧去给外孙帮忙。
此时的张建国确实有点忙,窑上的人有点多,很多人能干活,但是却不大识字。
给他们发的工资,要一遍遍的数,签字的时候,很多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干脆直接按个手印。
张建国还得对照一遍,怕发东西发漏掉了。
好在孙瞎子和李青山他们都来帮忙,毕竟这是窑上的大事,分了这些工人的年节礼后,也该算他们的分红了。
这些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大事,张建国也不敢马虎大意。
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有一辆车缓慢前行,还没靠近石灰窑厂的时候,就停了下来。
一个穿着白色高跟鞋的姑娘,从车上走了下来,然后向着石灰窑慢慢走过来。
在他身后不远的地方,司机像保镖一样,紧跟其后。
姑娘走到有些脏的石灰窑前,看着这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这个姑娘看到张建国的第一眼,一下子就站住了,脚步始终没有向前一步。
满眼却有些不敢置信,她慌忙的从包里拿出一个照片夹,打开照片夹,里面有一张照片。
照片里一个充满笑容,阳光开朗的姑娘。
而眼前的男子,和相片里的姑娘,眉宇间似乎有几分相似。
难道眼前的男子真的是自己要找的人吗?那么赵元成是怎么一回事?
明明赵元成才是卓家的孩子,虽然犯了错误,但是已经受到了惩罚,并且已经得到了卓家的谅解。
这次赵元成,马上就要跟她一起回去了。
可这突然冒出来的张建国,又算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