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浊浪翻跌,一艘小舟逆水穿波,沿着大江争向西去。舟头两名男子对坐相谈,却是让一娇俏女子在船尾操舟。
“云帆师弟,你是说我师父他还有重生的机会?”
云帆肯定地点了点头,不过话锋一转,却又摇头道:“但是,我却不想这么做。”
“为何?”
云帆不答,而是出言问向常青:“我欲带常大哥前往我修行的地方,继续传播王门心学,不知常大哥意下如何?”
“你修行的地方?”
“嗯!”
“那里难道也有凡人,也会有人愿闻这世俗之学?”
云帆笑道:“自然,那里叫作东华州,人口或许不及大明,却也有凡人无数。更何况据我知,王叔父的心学也并非是世俗之学,其中的精髓,更多的是一种对人对己以及对待这方世界的态度,心学一道,赋予百家则百家皆可受益,付诸于修行则修行亦然。”
“好,我跟你去。”
见常青答应,云帆这才向他解释道:“王叔父以自身的德操和学识惠及当代,却功在千秋,乃是千年难遇的人间圣贤,当受后人的万世敬仰。”
将昆虚圣境的来历,以及域内域外的情形向常青解说了一番,以至目前所面临的境遇和此次出界的目的,云帆皆无无保留,有些事情就连操舟的阿离也是首次听说。
“这么说,师弟是想让我师父的元神入主太微星宫?”
“不错,此事我已征得了王叔父的同意。”
闻听此言,常青倒是并不觉得意外,他那日和化凤鸣说,想要拿回葫芦须得他师父的首肯,还真不是虚言,只是那化老仙不信,并且还怒而出手。
当云帆拿到那紫檀葫芦之后,就以神识探入了其中,原来那里面并非是一个完整的元神,而只是一缕人魂爽灵。
王守仁最终的修为尚未达到化神境界,但是他临死之前手持这葫芦法器,天魂与地魂各归其位,人魂却是被纳入了这葫芦之中。
若是换做了常人,即便这葫芦通灵,也不可能长久保存人魂不散,但阳明先生却并非常人。随着心学的普及,感念阳明先生之人也越来越多,无形之中这一缕人魂便汇集了越来越多的愿力,反而使这缕人魂也随之越发地壮大。
人魂不散,则生前的记忆也就未失,常青于某次祭祀之后,甚至于睡梦之中还能得到先师的一些意志反馈,初时还以为只是偶然,但其后却百试不爽,因此才会有那日对化凤鸣的一番言语。
云帆让常青去东华州中传播心学,也正是秉持了继续发扬心学的念头,就像当初袁清灵在雾隐岛上衍道那般,人间大圣所能收集的愿力,甚至远非帝王可比。
不过想要让这一缕人魂修成元神,那就必须还要为其补全天地二魂,不过这也难不倒云帆。
江面上星空寥廓,寒烟笼罩的江岸边,几点渔火忽明忽灭,突然,一只水鸟从一片枯苇丛中惊起,但见江边一艘小舟之上有一面镜子一闪即逝,那面镜子竟与一道人影,一起钻入了空中的一道漆黑的缝隙之中。
见云帆就那么在眼前消失不见,常青不禁好奇地问道:“阿离你说,你师父真的是去了阴间?”
“自然是真的,我师父又不是第一次去。”
“唉,没想到云帆师弟真的已是神仙中人,我之前听他说那些域外之事,还有些不信,眼下才知是我孤陋寡闻了。”
“你这么说也不算为过,我师父已经成就元婴之身,也就是传说中的羽化成仙,已然能与天地同寿。”
“难怪......难怪,难怪那日他能及时将我救下,一定是云帆师弟之前就算准了我有此一劫。”
阿离却道:“那倒不是,那日我和师父正好行走在南京城外,距离你所在的地方还不到两百里,以我师父的神识,只要他愿意,千里内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的他的感知。”
阿离这么说倒是略有一些夸张,云帆目前的神识,最多也就能覆盖六百多里的范围,不过这对常青来说,已然是感觉不可思议。
阿离瞧了一眼常青,表情有些古怪地道:“不过我师父可不会时时刻刻都释放出神识,一定是你在心里念到了我师父来着,这才引起了我师父的明心返照。”
“明心返照,那是什么神通?”
“不是神通,就是到了一定境界后生出的天人交感,就比如你若是在心里骂我师父,就一定会被他知晓。”
二人就这么随口闲聊,直至听到远处有雄鸡唱晓,这才有些着急起来。又等了个把时辰,眼看天色将明,半空中一道裂缝犹如张开的大眼般出现在面前,瞬息间,云帆便从容地自内走了出来。
“师父,找着了吗?”
“嗯,成了。”
云帆将玄天宝鉴悬于身前,一步便跨了进去,常青和阿离二人虽在镜外,但是镜中的情形却是一览无余。
此时云帆进入的还是阴镜的一面,月桂树下,金蟾“呱呱”地叫了两声,算是打过了招呼,树后,浓重地阴气一阵翻滚,竟从中走出来一名甲胄俱全的将军,而在树下,却是一直盘坐着一名龙袍衮服的少年。
“大帅,景春请战。”
“不急,大战未起,尔等还需继续修行,自有戮力杀敌之时,你且先退下吧。”
“诺!”
这十万楚兵,当年含恨而死,因那地底洞窟中的环境特殊,而保得执念未消,千多年下来也不肯去转世轮回,云帆将他们收纳之后,便传了他们一部十厌指环中得来的冥修功法,在这玄天宝鉴的阴气滋养下,已然卓见成效。
云帆取出来一枚玉符,一招手,又从月挂树上取来那只紫檀木的葫芦,不见再有其它动作,那葫芦和玉符中居然各自飘出来一道影子,二者合而为一,随后竟化成了一道有些虚幻的人形。
“王叔父!”
“长风......我这是?”
云帆将一枚白色的果子先递了过去,而后才道:“王叔父不急,你先将这果子中的魂力吸收了再说。”
王守仁的人魂还算凝练,但是其地魂却稍显不稳,而在吸收了那一枚塑魂果的魂力之后,看起来就已然与常人相差无几。
“王叔父,等将来去了域外,便能补全你的天魂,在此之前你也可以继续吸收魂力来壮大人魂与地魂,待三魂俱全,凝炼元神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
“如此甚好,将来若真能庇护此界,正是我辈所求。”
其实这入主星宫和修士的以身化道差不多是一个道理,形式上一样,但二者却是有本质上的区别。以身化道是自身意志被天地同化,而普通星辰上却并无天道,其不同之处就在于,入主星宫就等于是以自身意志去塑造天道。
塑造天道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因此,入主三垣星的三个元神才会有如此严苛的要求,因为那需要源源不断地愿力加持,而这三个元神,也算是另外的一种修行,或许将来也会有达到超脱境界的一天。
随后云帆又留下了几枚塑魂果,便出了玄天宝鉴,经此一事,那去阳明先生墓前祭奠之事就已然再无意义,三人溯江而上,与江夏弃舟登岸。
在三清和建木消失之后,当年的神木域就已然名不副实。,如今却是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半山域,只因原本矗立着建木的那座太灵山,被建木压制的平整山头,犹如凭空消失了一半,于是便有了如今的称呼。
没想到在建木被云帆带走之后,这半山域中竟然还有着上千万的人族,而且还都是一些不曾修炼过的凡人。
其实就算是在灵气充裕的太阳大界,大部分的种族修行者也都只是少数,大多数还都是普通的生灵。
就拿圣灵族来说,未曾修行过的圣徒就占了九成,而踏上了修行之路,就变成了准圣灵,只有有了堪比筑基修士的修为,才会被称之为圣灵。
再往上则为教化圣灵,然后是主圣灵,到了主圣灵就已然达到了虚神境界,而大圣灵,整个圣灵族也就一直保持在十二位,无一不是领域大成的修士,其中职权最大的共有三人,那便是祭圣灵、礼赞圣灵和审判圣灵。
不过也有那种一诞生下来就能修行的种族,比如混乱之域的四大种族,巨神古族也是。只是这些种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上限不高,很难出现领域大成的修士,不过一旦出现,往往实力也都高过了同阶。
如今的神木域,或是说半山域,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安宁祥和,田野间杂草丛生,村落里十室九空,就算是在城池中也很难见到人影,即便是偶尔看到几个,那也是在四处巡逻的魔族修士。
并非是说这些地方都已经没有了人,而是所有的人都没有精力外出走动,饥饿,乃是这世上最大的恐怖。
先是肉体上的折磨,然后是精神上的崩溃,半山域在魔族的统治之下不断地压榨人族的负面情绪,而圣灵族则又乘虚而入,诱导那些在崩溃边缘的人们成为他们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