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的ht-07地块,作为首批纳入“耕地轮作休耕与地力提升计划”的试点区域,已休耕近八个月。
按照项目《土壤质量监测规范》要求,需在每月15日前后完成一次全面的土壤理化性状动态监测,以科学评估休耕措施种植绿肥、秸秆还田、自然恢复的实际效果,并为后续管护方案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田野,东方天际才刚泛起鱼肚白。
休耕田里,替代了往昔小麦玉米的,是茂盛的紫云英,开着淡紫色的小花,和长势旺盛的毛叶苕子,匍匐的茎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宛如撒了一地碎钻。
脚下,土地松软,覆盖着一层还田后已部分腐解的秸秆碎屑。
负责人王技术员,一位皮肤黝黑、经验丰富的老农业技术人员,穿着那双标志性的、沾满干涸泥点的旧胶鞋,正带着他两位年轻的助手,小张和小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里。他们携带着不锈钢土钻、GpS定位仪、样品袋、冷藏箱等一应工具。
王工停下脚步,看了一眼手持终端上显示的网格化采样地图,确定位置:“好了,就这儿,b-4点。”
他熟练地选定位置,避开明显的作物根系和秸秆堆,将不锈钢土钻垂直向下,利用身体重量平稳地将其旋入土壤。取出后,一个完整的、层次分明的圆柱状土样展现在眼前。
王工小心翼翼地用手套拂去土柱表面的浮土,凑近了仔细端详,甚至用手指捻了捻土粒,脸上露出一丝欣慰:“小张,记录一下:ht-07地块,采样点b-4,深度0-20厘米。你看看这土,”他把土柱递到小张眼前,“颜色是不是比上个月这时候又深了点?有点泛油光了。再看看这些,”他指着土柱上几个细小的孔洞和颗粒状物质,“蚯蚓粪明显多了,个头也大了。好啊!这说明咱们种的这些紫云英、毛叶苕子,还有深耕秸秆还田,见效了!土壤有机质在积累,生物活性也上来了!”
紫云英对于土地的修复力是毋庸置疑的。
助手小张一边迅速在本子上的表格上对应位置写下相应的信息,一边点头附和:“是啊王工,而且今天这土壤湿度感觉也特别适中,捏在手里能成团,落地能散开。昨晚那场小雨下得真是时候,取样条件理想。”他熟练地给专用的样品袋贴上包含地块编号、采样点、深度、日期等信息的二维码标签。
另一名助手小李接过王工取出的土柱,用特制的不锈钢小铲,按照规范要求,截取中间不受钻具影响的代表性部分,小心地装入对应的样品袋中,并仔细密封好,避免交叉污染。
他直起身,望向田块边缘那条通往村子的小路,想起上个月的报告提示,问道:“王工,这边界上,靠近小路那边,按照上期报告的建议,我们是不是还得额外加采一个样?监测一下可能的人为扰动或者粉尘沉降影响?”
王工赞许地看了小李一眼,点头道:“对,考虑得很周到。加采一个,就选在离小路五米的地方,同样0-20厘米深度,样品袋上一定要明确标注‘边界对照’。咱们这取样工作,可是评估休耕效果最直接、最科学的证据链起点,关系到后续所有数据分析和政策评估的准确性,一点都马虎不得!每一个样品,都必须能真实代表它所在点位的情况。”
三人配合默契,在清晨的田野间穿梭,严格按照预设的网格点位,在不同位置和不同深度重复着取样、观察、记录、封装的过程。每取完一个样,王工都会对比一下刚刚的土壤,然后让小李小张对于土壤进行自己理解的点评几句土壤的直观感受,将实践经验与年轻人的技术操作结合起来,只有这样让年轻人说出来自己对此的理解,才能知道他们对于土地信息和农业信息的把控程度。
当所有十几份来自不同点位、不同深度的土样都被准确封装并贴上唯一标识后,小李仔细地将它们按顺序放入专用的冷藏保温箱内,并放入预冷的冰袋,以确保土壤微生物活性和部分理化指标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王工最后核对了一遍采样记录和样品清单,确认无误后,合上保温箱盖:“好了,任务完成。尽快送回中心实验室,路上注意保持低温。
接下来,就看检测中心的反馈数据了,不过这次的报告回来可以给方教授他们同步一份。”
傍晚时分,一辆风尘仆仆的越野车驶入省农科院大门,稳稳停在土壤与肥料研究所楼下。负责人王技术员利落地跳下车,从后备箱抱出那个贴着封条、带有冷链标识的蓝色保温箱。
他快步走进大楼,与早已在门口等候的检测中心接样员小李汇合。
“王工,这么晚还特意跑一趟?”小李一边打招呼,一边熟练地检查保温箱封条的完整性。
“嗐,赶早不赶晚嘛。”王技术员擦了把额头的汗,“这批样是ht-07和b-03几个关键监测点的,刚取出来就赶紧送来了,就怕耽搁了影响数据时效性。手续都在这儿。”他递上交接单。
小李仔细核对样品编号、数量、送检信息,确认无误后,在交接单上签下名字和时间:“行,放心交给我们吧。马上安排进入流程,今晚就能把前期处理做上。等出了报告第一时间通知您来取。”
王工点点头,说了一句那就辛苦了,跳回车上,赶回田里,今天还有其他数据需要回去和小李小张他们填写。
保温箱经过箱体的消毒,登记被迅速送入实验室样品接收室,王工出发前就来过电话说明情况,所以相关的检测人员都还在岗位上待岗,等待着这批样品的来到。这里灯火通明,与窗外的夜色形成鲜明对比。各种精密仪器低沉而规律的嗡鸣声,构成了背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