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的调研足迹,汇聚众智的咨询委员会,以及市政府内部围绕预算调整展开的激烈辩论……所有这些前期铺垫,如同江河汇流,最终都指向一个核心目标——为江泉的未来发展绘制一幅清晰可行、凝聚共识的蓝图。经过近两个月的充分酝酿、反复论证和多方征求意见,这份承载着江泉新班子施政理念和全市人民殷切期望的纲领性文件,终于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刻。
市委常委会的小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严肃。这是《江泉市绿色发展暨民生改善五年行动纲要(草案)》提交市委常委会审议决定的最后关头。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市委常委们神情专注,每人面前都放着一本厚重且装订精美的草案全文。这份凝聚了秦风团队无数心血、吸收了咨询委员会专家智慧、经过了数十次修改打磨的文件,即将接受最高决策层的最终检验。
市委书记周海洋主持审议。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同志们,今天会议的唯一议题,就是审议《江泉市绿色发展暨民生改善五年行动纲要》。这份纲要,是新一届政府班子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基础上形成的,是未来五年我们江泉发展的总抓手、施工图。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请大家畅所欲言,认真审议,确保纲要既符合上级精神,又切合江泉实际,真正能够指引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审议开始,首先由秦风代表起草小组做说明。他走到投影幕布前,目光扫过全场,沉稳开口:“周书记,各位常委同志。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纲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考虑和核心内容。”
他首先阐述了《纲要》的起草背景和指导思想,强调了其是在省委“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立足江泉市情实际和阶段性特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战略选择。接着,他直指核心,抛出了《纲要》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和目标:
“《纲要》最核心的目标,也是我们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就是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我们明确提出,到五年规划期末,力争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显着扩大!”
此言一出,会场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尽管会前已有风声,但当这一极具雄心的目标被正式提出时,还是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收入翻番!这是一个需要巨大勇气和扎实举措才能支撑的目标。
秦风没有停顿,继续阐释支撑这一宏伟目标的三大战略路径和具体指标体系:
“一是绿色动能培育战略。” 他展示了相关指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以上;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大幅下降;雾江流域水质稳定达到3类以上;森林覆盖率提升到42%。
“二是民生福祉提质战略。” 指标包括: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养老床位数列入全省前列;城镇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
“三是治理效能提升战略。” 侧重于营商环境优化、数字政府建设、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设定了“一网通办”事项覆盖率、市场主体满意度等软性指标。
《纲要》不仅设定了宏观目标,更明确了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如“雾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工程”、“制造业绿色智能化改造行动”、“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培育计划”、“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工程”等,每一项都对应着具体的责任部门和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
秦风的汇报逻辑清晰,数据详实,既有宏大愿景,又有具体抓手,展现了对江泉未来发展深思熟虑的系统性规划。
汇报完毕,进入常委讨论审议环节。会场气氛活跃起来,各位常委从各自分管领域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钱卫国首先肯定《纲要》的方向和框架,但谨慎地提出:“‘收入倍增’的目标非常鼓舞人心,但实现难度极大,需要超常规的举措和持续的努力。建议在表述上可以更留有余地,强调‘力争’,同时要更加突出风险防控和社会稳定,确保改革在平稳环境中推进。”
纪委书记李静则关注保障措施:“目标宏伟,关键在于落实和保障。建议强化监督考核机制,将《纲要》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的核心内容,对落实不力的要严肃问责,确保蓝图不变形、不走样。”
宣传部长郑强从舆论引导角度建议:“《纲要》发布后,要组织大规模、多形式的宣传解读,讲清楚目标、路径和惠民举措,凝聚全社会共识,避免误读和炒作,营造支持改革、参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组织部长吴兵提出人才支撑问题:“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建议同步研究制定配套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特别是绿色产业、科技创新、城乡规划等紧缺人才。”
其他常委也分别从各自角度发表了看法,有补充,有完善,有提醒。讨论热烈而深入,但总体基调是支持与完善。
周海洋书记认真听取每位常委的发言,不时记录。最后,他进行总结梳理:“同志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起草组要认真研究吸纳。总体看,这份《纲要》贯彻了新发展理念,切合江泉实际,回应了群众关切,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措施具体,是一个高质量的行动纲领。‘收入倍增’目标是自我加压,体现了新班子的担当和决心,虽然有难度,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久久为功,完全有可能实现!我原则同意这个《纲要》草案,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提交市委全会审议,并准备向社会公布。”
常委会审议顺利通过,为《纲要》的正式出台铺平了道路。
几天后,江泉市委全会审议并通过了《江泉市绿色发展暨民生改善五年行动纲要》。随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规模空前的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媒体记者云集,长枪短炮对准主席台。秦风市长亲自出席,并主发布。他身着深色西装,神情自信而坚定,向全社会详细解读了《纲要》的核心内容、背景意义和实施保障。当“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和一系列硬核指标通过媒体镜头传遍全场时,台下响起了一阵惊叹和热烈的掌声。
“这不是一个轻易能够实现的目标,”秦风坦诚地说,“它需要我们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需要全市上下同心同德,需要打破常规、锐意改革。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更有清晰的路径和扎实的举措。我们将把《纲要》确定的每一项任务,都分解到年度计划,落实到具体项目,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机制,确保说到做到,取信于民!”
新闻一经发布,立刻引爆了舆论场。江泉本地的电视台、报纸、网站进行头版头条、黄金时段重点报道,街头巷尾,人们都在热议这份关乎自身未来的蓝图。
“收入要翻番?真的假的?要是真能实现,那日子可就有盼头了!”一位退休工人充满期待。
“绿色发展,听起来不错,可那些污染企业怎么办?会不会影响就业?”一位钢厂职工不无担忧。
“关键是看怎么落实,光喊口号没用。”也有市民持观望态度。
《纲要》同样在全省范围内引起了巨大轰动。省报、省台等主流媒体在显着位置刊发报道和评论员文章,称赞江泉市“展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宏大气魄”,“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探索了新路径”。兄弟地市的领导也纷纷来电,表示关注和探讨合作可能。
面对如潮的关注和热议,秦风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发布会结束后,他立即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纲要》的任务分解和落实方案。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秦风语气严肃地对与会的各位副市长和部门负责人说,“从现在起,我们每个人肩上都有沉甸甸的担子。《纲要》里的每一项指标、每一个项目,都要明确责任单位、时间节点、考核标准。要建立‘月度调度、季度通报、年度考核’的工作机制,绝不允许搞形式主义、纸上谈兵!”
会议决定,立即成立由秦风任组长的《纲要》实施领导小组,下设若干专项工作组,分别由相关副市长牵头,强力推进。
散会后,秦风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华灯初上的城市。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纲要》的发布,只是吹响了冲锋号。接下来,将是更为艰巨的改革攻坚、项目推进、矛盾化解。巨大的期望背后,是巨大的压力。但他坚信,只要方向正确,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凝聚起全市人民的力量,江泉的未来,必定可期。
《江泉市绿色发展暨民生改善五年行动纲要》的正式发布,如同一座灯塔,为江泉这艘航船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它标志着江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目标更明确、路径更清晰、动力更强劲的新阶段。全省瞩目,全民期待。而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以秦风为首的新一届政府班子身上,看他们如何将这幅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生动的现实。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嘹亮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