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江泉的秦风,像一张拉满的弓,迅速投入紧张的工作中。省委的期望、未来的重任,如同无形的鞭策,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但在他内心深处,始终萦绕着一份沉甸甸的思虑——关于江泉未来的领导力量格局。王力书记电话中的寥寥数语,信息量巨大,预示着江泉的领导班子将迎来一次重大调整。这份信任,是压力,更是必须审慎应对的战略考题。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秦风正在办公室批阅一份关于明年民生实事项目的报告,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骤然响起。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省委总机的号码,心猛地一紧,迅速拿起听筒。
“您好,我是秦风。”
电话那头传来省委书记王力沉稳而亲切的声音:“秦风同志,没打扰你工作吧?”
“王书记好!没有没有,您请指示!”秦风立即站起身,语气恭敬。
王力书记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语气平和却字字千钧:“秦风啊,给你通个气。关于江泉班子的调整,省委已经有了初步意见。周海洋同志在江泉工作期间,成绩卓着,省委经过通盘考虑,并报中央同意,拟推荐他担任更重要的领导职务。这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江泉整体工作的认可。”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听到周海洋书记确切的调动消息,秦风心中仍涌起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老领导高升的由衷祝贺,也有对即将失去一位得力掌舵人的不舍与担忧。他立刻表态:“王书记,我代表江泉市委市政府,坚决拥护省委的决定!海洋书记政治坚定,领导有力,经验丰富,他的提拔是众望所归,我们为他感到高兴!”
“嗯,”王力书记继续道,“同时,考虑到干部交流和工作需要,省委也计划对江泉班子其他成员进行适当调整。副书记和常务副市长刘玉凤同志,都将交流到其他重要岗位任职。”
这个消息,让秦风的心再次一沉。李建华副书记沉稳老练,刘玉凤常务副市长更是他得力的左膀右臂,他们的同时离开,意味着江泉班子将出现三个关键位置的空缺,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人事变动考验。
王力书记的话锋在此处微微一顿,语气变得更加郑重:“秦风同志,江泉这几年的发展局面来之不易,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至关重要,实现新老班子的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是头等大事。省委对你是信任的,也是寄予厚望的。”
他给出了明确的指令:“海洋同志调离后,由你暂时主持市委全面工作。关于新任副书记和常务副市长的人选,省委想充分听取你这个市长的意见。你对江泉的情况最熟悉,对班子的搭配最有发言权。你认真考虑一下,从有利于江泉长远发展、有利于班子团结协作、有利于工作顺利衔接的角度出发,尽快向省委组织部提出一个初步的人选建议名单。要出以公心,着眼长远。”
这番话,赋予了秦风在关键人事安排上重要的话语权,也意味着省委希望由他来主导完成江泉领导核心的平稳交接与重构,确保这艘航船在换舵之后能沿着既定航向继续破浪前行。这既是对他政治判断力和人格人品的极大信任,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请王书记和省委放心!”秦风语气坚定地回答,“我一定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对江泉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入思考,慎重提出建议,确保班子平稳过渡,工作有序衔接,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通话结束,秦风缓缓放下电话,在办公室里踱步良久。窗外,江泉的夜景璀璨夺目,而他的内心却波澜起伏。一个新的阶段,即将开启。他必须为江泉的未来,谋划一个坚强有力、结构合理、能担重任的领导核心。
沉思良久,秦风拿起电话,拨通了周海洋书记办公室的线路。片刻后,周海洋浑厚的声音传来:“秦风啊,还没休息?”
“书记,您不也没休息嘛。有点事,想当面向您汇报一下,不知您是否方便?”秦风语气郑重。
周海洋似乎心领神会:“来吧,我在办公室。”
几分钟后,秦风来到周海洋的办公室。两人隔着茶几坐下,周海洋亲自给秦风倒了杯热茶。灯光下,两位搭档多年的战友,神情都有些复杂。
“省委王书记刚给我打过电话了。”秦风开门见山,将王力书记的指示原原本本转达了一遍。
周海洋静静地听着,脸上露出欣慰而又感慨的神情。他轻轻吹开茶杯上的热气,缓缓说道:“这一天终于来了。秦风啊,我在江泉这五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充实、也最难忘的五年。能和你,和玉凤、建华他们一起搭档,带领江泉打拼出今天这个局面,我心满意足,无愧于心。”
他目光深邃地看向秦风:“省委让你主持工作,征求人事意见,这是对你的信任,也是对你能力的认可。江泉这副担子,下一步主要就要压在你肩上了。”
“书记,我……”秦风想说些什么。
周海洋摆摆手,打断他,语气变得严肃而真诚:“秦风,你我之间,不说客套话。谈人事,首要的是公心。一切都要从江泉的发展大局出发。我离开后,班子配备至关重要。副书记这个岗位,要选一位政治过硬、顾全大局、善于抓党建、能协调各方的同志,成为你的有力支撑。常务副市长这个角色,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必须懂经济、善谋划、执行力强,能帮你稳住政府工作基本盘,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也要考虑干部的个人意愿、成长空间,以及整个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优化互补。你的建议,既要立足当前,也要着眼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发展需要。”
这番话,推心置腹,充满了老领导的关怀与期望,也为秦风思考人选提供了重要的原则和方向。两人就江泉当前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未来需要强化的领域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直至深夜。这次谈话,不仅是工作的交接,更是精神的传承。
送走周海洋书记,秦风回到办公室,毫无睡意。他铺开一张白纸,开始梳理思路。脑海中,几位可能人选的影像、性格、能力、优缺点一一闪过。
秦风陷入深深的思考。他不仅要考虑个人的能力,更要考虑班子的整体搭配。如果自己接任书记,那么市长人选从何而来?新班子需要怎样的气质?是延续当前的锐意进取,还是需要更加稳健持重?哪些工作是未来必须加强的短板?
他反复权衡,在纸上写写画画,比较各种组合的优劣。直到凌晨,窗外的城市彻底安静下来,他的思路才逐渐清晰。一个以“稳定、传承、创新”为基调,注重能力互补、结构合理的初步构想,在他脑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