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上 ** 蒙骜也收到了子楚的密令。
费尽周折译出密令内容后,蒙骜不禁哈哈大笑,挥手对身旁的蒙武说道:
“做得好!哈哈!此番攻赵再无顾虑,武儿!传我将令,全军加紧训练,严阵以待,不久即刻出征!”
“是!”蒙武领命而去。
蒙骜反复研读密令内容,自言自语道:“这么说来,前几天邯郸的事情确实与公子政有关,他竟然成功逃脱了,到底是谁有这般胆识策划此事,后辈实在令人刮目相看啊……”
……
邯郸。
这几日,嬴政等人一直住在吴巨的宅院里,形影不离。
尽管条件简陋,但四人已适应多年,加之吴巨的住处远胜质子府,因此并不觉困苦。
饮食上,吴巨不会让郭府的仆人备餐,那样太过显眼。他平时命人从邯郸购置小吃送过来,外人只知他嗜食,却不知这些食物是分给嬴政等人的。
同时,吴巨深居简出,假称患病闭门不出。
谨慎行事下,果然滴水不漏,未让郭开察觉异常。
这几日,吴巨与嬴政愈发亲近,常一起探讨古今,畅谈天下。
谈及天下局势,他们深入交流;谈到治国与治军之道,甚至涉及科举策论题目及秦赵战事中的攻守策略。
提及世界历史时,嬴政常请吴巨讲述罗马、马其顿等国的历史,如**战役的谋略、两次布匿战争、四次马其顿战争,嬴政听得入迷。
偶尔也谈及诗文,嬴政问起“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后续,吴巨答曰“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嬴政听后十分振奋。
相处时日渐长,最初的陌生感逐渐消散。
赵姬在吴巨眼中是个聪慧的女子,不过由于性别与身份差异,两人鲜有交流。
除嬴政和赵姬外,吴巨也留意王翦与赵高。
王翦为人刚正,武艺超群,数年前被派来担任嬴政侍卫,兵法全靠自学,未曾领兵作战。但吴巨与他交谈后,深知其兵法造诣非凡,只因无用武之地,日后成为名将也是必然。
赵高行事周密,言辞讨喜,这是他日后追随嬴政数十年的重要原因。他虽为太监,却是天生如此,并非自宫。
按正常时间线,他应成为大秦祸首,首恶奸臣。然而此时他还只是个小太监,心思单纯,只知讨好嬴政,并无掌控朝局的野心,不可与后来那个丞相赵高同日而语。
吴巨认为他与李斯情况相似,但有人时刻关注他们,绝不会让他们重蹈覆辙。
第三天,邯郸城的戒备终于稍有松懈。连续三天的严格排查,大多数人已认定嬴政已离开邯郸,于是搜查重点转向西部和南部,武安、伯阳、涉县、安阳等地成为新的调查区域。
吴巨对此感到非常满意,但他依然保持谨慎,等待更合适的时机。
然而第二天,吴巨便得到一个振奋的消息——边贸交易即将重启!
其实这一趋势早已显现,因为双方对首次交易结果都很满意,所以第二次交易势在必行。
此次交易不仅限于朝廷,部分世家也将加入,不过他们的交易需经赵国监管,并需向赵国缴纳部分收益。
获得交易资格并不容易,最终仅有七家世家入选,晋阳郭家便是其中之一。
郭开为晋阳郭家的庶子,之前不受待见,但近期地位攀升,受到家族青睐。郭家希望通过郭开获取与东、林二胡的交易资格,不惜金钱与礼物相赠。
郭开自然不会拒绝,实际上,通过边贸,他已收受贿赂无数,获利颇丰。
于是,晋阳郭家、邯郸涂家、安阳房家等诸多世家纷纷加入。
现在,郭家商队正准备出发前往雁门关。
这消息让吴巨心中一动。
郭开又可以帮忙了!
他立刻找到郭开,请求道:“不知郭公能否引荐一下郭家商队的负责人?”
郭开疑惑地问:“诸葛先生有何打算?”
“有些货物想出售关外,赚些额外收入。”吴巨笑着说。
“小事一桩!”郭开听后随即摆手,“还需要什么引荐?我这就通知他们。”
“那就多谢郭公了,等货物卖出后定会分利给您。”吴巨笑道。
郭开心中一喜,爽朗地回答:“我们之间何必这般客气!”
事情就此敲定。
吴巨回到院子后,把嬴政四人叫来,对他们说道:\"接下来的计划是跟随郭家的商队前往雁门关。有了郭家和郭开的支持,安全方面会得到很大保障。\"
嬴政四人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嬴政笑着说道:\"没想到郭开又一次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真是我们大秦的中流砥柱啊!\"
吴巨听后也笑了起来。
\"好了,大家简单收拾一下,今晚我送你们出府。\"吴巨接着说道。
嬴政四人点头答应。
四人洗完澡,整理好行李,吴巨还为他们重新化了妆,让他们再次改头换面。
对于需要运往东胡、林胡的货物,吴巨准备起来非常顺利,他弄了一批玻璃杯、玻璃碗等玻璃制品,这些物品不仅独特而且新颖,肯定能够顺利卖出。
他组建了一支小型商队,由五辆马车和三十人组成。
队伍中的成员除了嬴政、赵姬、王翦、赵高外,其余全是魁首近卫的人手,可以确保安全。
出发前,吴巨与郭家商队负责人打了招呼。对方受郭开委托,知道吴巨与郭开关系非同一般,因此态度十分客气,并打包票保证货物不会出问题。
吴巨温和地笑了笑,在对方那里留下了一些钱。郭家负责人哈哈大笑,一再表示吴巨无需如此客气,但还是不好意思地收下了。
接着,吴巨又单独叮嘱嬴政:\"司马欣这次会同行,路上有任何情况都可以找他们商量。尽量避免在郭家人面前过多现身,毕竟言多必失。\"
\"我明白了。\"嬴政点点头问道,\"先生您不和我们一同上路吗?\"
\"我在邯郸还有一些事情未处理完毕,你们的商队速度较慢,我会赶在你们到达雁门关前追上你们的。\"吴巨回答道。
嬴政听后点头表示理解。
\"凡事都要谨慎行事,安全第一。\"吴巨对司马欣强调道。
司马欣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要责任,郑重地点了点头。
然后,吴巨目送商队离开邯郸,朝北方进发。
等到嬴政一行人平安无事地通过城门检查后,吴巨便返回了郭府。
刚到郭开书房门前,就听见里面传来郭开和管家的对话。
“竟敢要价一万贯,简直是狮子大开口。你告诉他,只给三千贯,他愿意卖就卖,不愿意的话以后生意也别想做了。对了,他是不是还有一个女儿?替我问声好!”
这是郭开的声音,语气中带着狠厉。
“我明白了,这就去办!”管家答道。
吴巨挑眉听着。
管家走出书房,见到吴巨,急忙上前打招呼。
“是诸葛先生回来了?”郭开的声音从书房传来。
“是。”吴巨回应道。
他步入书房,原本一脸严肃的郭开见到他后立刻换上笑容,问道:“商队出发了吗?”
“已经出发了。”
郭开点头表示知晓。
“刚才听您和管家似乎在谈生意的事?”吴巨询问。
“哈哈,小事而已,不必多虑。”郭开打哈哈转移话题,随即问道,“依你看,我现在该如何再进一步?”
“郭公想要更进一步?”吴巨笑着反问。
“非常想!”郭开真诚地说。
“郭公有些急躁了。”吴巨摇着羽扇缓缓说道,“不过下一次的机会倒也不难把握,等到赵秦开战时,郭公若能建功立业,虽然未必能立刻升任上卿,但至少可以为日后奠定基础。不过战时的事情战时再说,目前还是先把眼前互市的事务处理妥当要紧。”
郭开点头同意:“也只能这样了。不过到时,还请诸葛先生帮忙。”
“一定!一定!”吴巨摇着羽扇,眼神坚定。
他接着说道:“对了,这几日天气很好,不如一起去秋游如何?”
“秋游?”郭开扬起眉毛,“先生倒是悠闲,我眼下事务繁忙,正愁得不行,几天后还得去雁门关主持第二次互市交易。”
“正因为忙碌才更需要调剂身心,我看您这几日气色不佳,皱纹和白发都多了,正该放松一下。带上家人,一起登山野炊,吹吹山风,用山泉水泡茶,岂不快活?”吴巨笑着说。
郭开被吴巨的话打动,抚着八字胡说道:“可我后天就要启程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咱们明早就出发,就这么定了!”吴巨说完便告辞离去。
……
郭开毫不拖延,当天便备齐所需之物。次日清晨,一行数十人、七辆马车浩浩荡荡地驶向城外。
同行的不仅有郭开和吴巨,还有他的妻子、四位小妾,其中有两房是在本月新娶的双胞胎姐妹,这让吴巨忍不住感叹郭开确实懂得享受生活。此外,还有郭开的七个子女。
众人抵达太行山脚下的一个小山坡,这里虽不高,但山风清爽怡人。正值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景色优美。
下车后,大家无不觉得此地甚佳。谷间清泉潺潺,鸟鸣花香,令人陶醉。
郭开吩咐仆人清扫附近的石亭,随后说道:“好了,你们可以自由活动,我和诸葛先生要痛饮一番。”说罢便转身入座。
二人在石亭中坐下。郭开点燃柴火,架起炉子,开始烤羊腿,并说道:“诸葛先生,这羊肉和牛肉是我去雁门关时,林胡人赠送的,上等的牛羊肉,味道绝佳,不可错过!”
“妙极!我都闻到香味了,哈哈!”吴巨笑道。他取来山泉水煮了一壶茶备用,又打开一坛酒为二人斟满。
郭开靠在石亭的柱子上,眺望远处嬉戏的妻儿,感慨道:“多亏有你指点,我才知山野之间别有洞天,来这里之后,心中的烦闷一扫而空!”
吴巨笑着回应:“没有喧嚣与琐事的困扰,郭公应当多出门走走,这对心性修养大有裨益。”
“好一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先生才华横溢,值得敬佩!”郭开举杯与之共饮。
二人一饮而尽,郭开将烤好的羊腿翻面,用刀切下一块递予吴巨品尝。
吴巨接过羊肉,吹了吹后放入嘴中细嚼慢咽,连连点头:“果然美味!”
郭开大笑:“胡人虽粗犷,但养的牛羊着实优质!”
吴巨边吃羊肉边眺望山水,缓缓开口:“昨日郭公问我是否还有新的机会,我昨夜思索,倒是想起一些线索。”
郭开听后顿时兴奋,急忙将嘴里的肉咽下,急切问道:“还请诸葛先生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