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苾何力浑身浴血,肩胛处的伤口随着他每一次挥刀都迸射出细小的血珠,但他恍若未觉。
他脚下的城墙砖石滚烫,青烟从裂缝中不断渗出,带着一股焦糊的气味。
他和他麾下的悍卒如同楔子般牢牢钉在了这段摇摇欲坠的城墙上,并且不断向两侧挤压守军的生存空间。
守军的抵抗虽然依旧疯狂,但已然带上了穷途末路的绝望。
“陛下万岁!大唐万胜!”更多的唐军沿着云梯和坍塌的斜坡涌上城头,刀光闪烁,血浪翻腾。
城墙上,唐军的旗帜终于零星地,却又无比坚定地竖立起来,并且越来越多。
乙支文德须发戟张,挥舞着已经崩口的长剑,嘶吼着指挥最后的亲兵进行反扑。
“顶住!城破了谁都活不了!”但他的声音在唐军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和城内蔓延的恐慌中,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亲眼看到,一段靠近缺口的城墙,在内部火焰的持续灼烧和外部战斗的震动下,轰然又塌陷了一小块,几名守军惨叫着随之坠落。
完了吗?乙支文德心头一片冰凉。
他仿佛已经看到冰冷的横刀架在自己脖子上,看到唐军的铁蹄踏破这座他倾注了心血和生命的城池。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异变陡生!
辽东城的北方,遥远的地平线上,先是传来了一阵沉闷得如同滚雷般的声响,随即,一道黑线缓缓浮现,并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粗、变宽!
唐军后阵的了望塔上,哨兵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一情况,他揉了揉被汗水与血水模糊的双眼,待看清那席卷而来的烟尘以及烟尘中若隐若现的旗帜和兵刃反光时,脸色瞬间煞白,用尽平生力气发出凄厉的嘶吼:
“北面!北面!敌军!大队骑兵——!!”
这一声呐喊,如同冰水泼入了滚油之中,整个战场的气氛为之一窒!
高台上,李世民的鼓槌悬在半空,锐利的目光猛地投向北方。
李靖、李绩等大将同样脸色剧变,齐齐望向那片席卷而来的烟尘。
他们都是沙场老将,仅从声势和扬尘的规模就能判断,来的绝非小股部队,而是一支庞大的生力军!
“高句丽的旗帜!是……是渊盖苏文的援军!”眼尖的将领已经辨认出了烟尘中那熟悉的旗帜样式,虽然看不清具体将旗,但毫无疑问来自高句丽国内!
城头上,原本已经陷入绝望的乙支文德也愣住了,他难以置信地望向北方。
当确认那确实是高句丽的军队,并且规模极其庞大时,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和生机从他心底爆炸开来!
“援军!是我们的援军!援军到了!天不亡我高句丽!天不亡我辽东城!”
乙支文德的声音因为极致的激动而变得尖利扭曲,他挥舞着长剑,对着身边那些同样愣住,继而爆发出劫后余生般欢呼的守军嘶吼:
“听到了吗?我们的援军来了!杀!把这些唐狗赶下城去!”
原本濒临崩溃的守军士气如同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求生的本能和援军到来的希望让他们爆发出了最后的力气,反击骤然变得凶猛起来。刚刚打开的缺口,瞬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契苾何力一刀劈翻一名狂呼着冲上来的高句丽士兵,感受着肩伤传来的剧痛和骤然增加的阻力,他赤红的眼睛死死盯着北方那遮天蔽日的烟尘,发出一声不甘的怒吼:“只差一步!只差一步啊!”
…………
唐军中军大帐,气氛瞬间从即将破城的兴奋跌入了冰点。
“探马呢?!为何敌军援军直至如此之近才被发现!”程咬金须发皆张,怒不可遏。
他们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攻城战和地道作业上,对远方哨探的关注确实有所松懈,更没想到渊盖苏文派出的援军速度如此之快,规模如此之大!
李靖面色凝重至极,快速分析着军情:“陛下,观其尘头,步骑混杂,兵力恐不下十万!虽看似阵容不整,部分似为新募之卒,但在此刻出现,于我攻城部队侧后,威胁极大!”
李世民的脸颊肌肉绷紧,眼神锐利如鹰。巨大的失望和突如其来的危机感交织在他心头,但他身为帝王和统帅的理智瞬间压过了一切。
他深知,攻城部队久战疲敝,伤亡不小,且完全展开于城下,阵型不利于应对侧翼和背后的突击。若被这支生力军拦腰冲击,后果不堪设想!
几乎是电光火石之间,李世民做出了决断。
“鸣金!收兵!”他的声音冰冷而果决,不带丝毫犹豫,“令契苾何力、尉迟敬德等登城部队,交替掩护,徐徐而退,不得慌乱!
李绩,率左军甲士转向列阵,迎击北方之敌!弓弩手、抛石机,调整射界,覆盖敌军前锋!”
“遵旨!”众将轰然应诺,虽然心有不甘,但也知道这是当前最正确的选择。命令迅速通过旗号和鼓声传达下去。
清脆而急促的鸣金声在战场上响起,与之前激昂的总攻鼓声形成了刺耳的对比。
正在城头血战的唐军将士们愣住了,他们回头望去,看到了北方那庞大的敌军援军,又听到了收兵的信号,无不扼腕叹息,愤懑难平。
但他们毕竟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在将领的指挥下,开始有序地后撤,利用盾牌和残存的攻城器械掩护,逐次脱离与守军的接触。
契苾何力狠狠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一刀逼退眼前的敌人,在亲兵的护卫下,率先从危险的城头缺口处退下。
他知道,再不退,等敌军援军靠近,他们这支登城部队就可能被完全切断在城上,只有死路一条。
城头上,劫后余生的高句丽守军发出了震天的欢呼,他们挥舞着兵器,看着唐军如同潮水般退去,看着北方那越来越近的援军旗帜,许多人激动得跪地痛哭。
乙支文德扶着灼热的城垛,大口喘着粗气,望着退去的唐军和逼近的援军,心中充满了巨大的庆幸和一丝苦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