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楠皱眉:“刘广生,你什么意思?”
“我能有什么意思?”刘广生摊开手,“工会的人都要参加,这不是规矩吗?”
韩云逸靠在椅背上,打量着刘广生脸上的伤痕:“行啊,我出个节目。”
刘广生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韩云逸答应得这么爽快。他原本还准备了一堆说辞,现在全都堵在嗓子眼里。
“那就这么定了。”刘广生强撑着说完,转身离开。
徐楠担心地看着韩云逸:“你会唱歌吗?”
“不会。”韩云逸老实回答。
“那你还答应?”
“谁说不会唱就不能出节目了?”韩云逸笑了笑,“我可以写歌。”
徐楠瞪大眼睛:“你会写歌?”
“试试呗。”
韩云逸从抽屉里翻出纸笔,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前世他虽然不是音乐人,但好歹也是文化人,脑子里存着不少经典老歌。这个年代正是工人阶级最有力量的时期,《愚公移山》这首歌再合适不过。
半个小时后,韩云逸放下笔。
徐楠凑过来看,纸上工整地写着歌词和简谱。她小声念出来:“一座山,一座山,一座山,山连山,山连山……”
“这歌有点意思。”徐楠眼睛亮了。
“还有一首。”韩云逸又拿出一张纸,“这首适合男女合唱。”
徐楠接过来,看见《知心爱人》四个字,脸颊微微泛红。
“你想让我和你一起唱?”
“怎么,不愿意?”
“也不是不愿意……”徐楠低下头,声音越来越小。
韩云逸站起身:“那就这么定了。我先去趟古玩市场,晚点回来排练。”
他推着三轮车出了厂区,直奔古玩市场。
这个年代的古玩市场还很原始,就是几条破旧的街道,两边摆着地摊。摊主大多是附近的居民,拿家里的旧东西出来卖。
韩云逸推着车慢慢走,眼睛扫过每个摊位。
一个老太太的摊位前,他停下了脚步。
摊子上摆着些破碗烂罐,还有几件旧衣服。角落里有个青铜香炉,表面锈迹斑斑,但韩云逸一眼就看出这是明代的东西。
“老太太,这香炉多少钱?”
“五块。”老太太头也不抬。
韩云逸蹲下来,拿起香炉仔细看。炉底有“大明宣德年制”的款识,虽然不是官窑,但也是不错的民窑精品。
“三块,行不行?”
“行。”老太太痛快地答应了。
韩云逸付了钱,把香炉放进三轮车的麻布袋里。
继续往前走,他又淘到了几件小物件:一对民国时期的粉彩花瓶,一块清代的玉佩,还有一幅破损的山水画。
这些东西单个价值不高,但积少成多,也能卖个好价钱。
傍晚时分,韩云逸推着满载的三轮车回到工厂。
工会办公室里,徐楠已经把歌词抄写了好几份。看见韩云逸进来,她立刻站起来:“我找了几个人,大家都想听听你写的歌。”
办公室外面,围着七八个工人。
韩云逸清了清嗓子,开始唱《愚公移山》。
他的声音并不算特别好听,但胜在感情充沛,把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唱了出来。
“一座山,一座山,一座山,山连山,山连山……”
歌声在办公室里回荡,工人们听得入神。
唱完最后一句,办公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好!唱得好!”
“这歌写得真不错!”
“小韩,你还真有两下子!”
刘广生站在人群外围,脸色阴沉得快滴出水来。
他原本想看韩云逸出丑,没想到反而让他出了风头。
“还有一首。”韩云逸看向徐楠,“我们一起唱。”
徐楠有些紧张,但还是走到韩云逸身边。
两人对视一眼,开始合唱《知心爱人》。
“让我的爱伴着你,直到永远……”
徐楠的声音清澈甜美,和韩云逸的声音配合得天衣无缝。
办公室里静得只能听见歌声。
唱完后,掌声比刚才更加热烈。
“太好听了!”
“你们俩真配!”
“这次比赛冠军肯定是你们的!”
徐楠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低着头不敢看韩云逸。
刘广生咬着牙转身离开,心里的怨恨更深了。
第二天一早,韩云逸刚到工会办公室,就被副厂长叫去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副厂长满脸笑容:“小韩啊,听说你写了两首歌?”
“是。”韩云逸点头。
“能让我看看吗?”
韩云逸把歌词递过去。
副厂长看了一遍,眼睛越来越亮:“好!写得好!特别是这首《愚公移山》,太适合我们工人唱了!”
他放下歌词,看着韩云逸:“小韩,你这才华不能浪费啊。这样吧,下个月的歌唱比赛,咱们请电视台来录像,做个新闻报道。”
韩云逸心里一动。
如果能上电视,那影响力就完全不一样了。
“行,听厂长安排。”
“好好准备,别让我失望。”副厂长拍拍韩云逸的肩膀。
接下来的日子,韩云逸白天在工会上班,晚上就和徐楠排练。
两首歌经过反复练习,配合越来越默契。
其他工人也纷纷报名参加比赛,工会办公室每天都热闹非凡。
刘广生看在眼里,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
他找了几个关系好的工人,商量着怎么给韩云逸使绊子。
“要不咱们在比赛那天搞点小动作?”一个工人提议。
“别傻了,现在电视台都要来,出了事谁担得起?”另一个工人摇头。
刘广生阴沉着脸:“等着吧,总有机会的。”
歌唱比赛的日子终于到了。
厂里的礼堂被布置得焕然一新,舞台上挂着红色的横幅,写着“庆祝建厂三十周年职工歌唱大赛”。
下午两点,工人们陆续进场。
礼堂里坐满了人,连过道都站满了。
韩云逸和徐楠站在后台,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
“紧张吗?”韩云逸问。
“有一点。”徐楠深吸一口气,“你呢?”
“还好。”
其实韩云逸心里也有些忐忑。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演。
三点整,比赛正式开始。
副厂长致开幕词,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在台下拍摄。
第一个上台的是车间主任老王,唱了一首《我的祖国》。
虽然跑了几个调,但感情真挚,赢得了不少掌声。
接下来陆续有十几个人上台表演。